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育子女常犯的「6條戒律」,家長錯的越多,孩子的問題越嚴重

[複製鏈接]

728

主題

728

帖子

448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逾期不候 發表於 2019-2-14 15: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語:教育子女常犯的「6條戒律」,家長錯的越多,孩子的問題越嚴重

什麼才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呢?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孩子的過程,可以實實在在的影響孩子的心靈,幫助孩子發揮潛能。正面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知識、能力和智慧等很多方面都是來自於父母的教誨,孩子的性格、品德和思想也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形成。可是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不科學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卻往往令子女的未來之路越走越窄,背負一生的枷鎖。
總結而言,在家庭教育中,常犯的六條」戒律」如下,家長錯的越多,孩子的問題就會越嚴重。

1、不要把「聽話」當做衡量孩子的標準,調皮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壞孩子。

但凡有孩子出現的地方,我們能夠聽到大人所喊的頻率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聽話」。「你不聽話,不是個好孩子」「聽話才是好孩子」等等類似的話語層出不窮,真的如此嗎?聽話就一定好嗎?不見得,只不過聽話的孩子更便於大人管理罷了,可真正有想法有主見有能力的往往是那些調皮孩子。

2、不要為孩子包辦一切,你的代替只會讓孩子失去成長機會。

父母愛孩子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很多家長的愛走向了畸形走向了極端,孩子就像一個真空娃娃,啥都做不了也不能做,因為一切都有父母代勞。可是,做為父母你要包辦孩子的一切到什麼時候呢?難道你能夠永遠陪著孩子不老去嗎?你把孩子養成一個巨嬰,讓他有什麼能力能夠抗衡這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呢。
3、不要把家長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學會選擇、學會負責。

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云亦云的人?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通常都比較強勢, 從他們很小開始,就不被允許有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允許有自己的想法,生活、學業上的一切都由父母來處理,「想學文科?不行,爸爸媽媽不同意,你必須去學理科。」在我們小的時候,基本一切都聽從的父母的比較多,等到自己踏入社會,才發現自己早已沒有了想法,腦子一片空洞。
4、不要當眾批評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心。

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沒有自尊心,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家長也不分什麼場合,一頓劈頭蓋臉的數落,這會讓孩子內心覺得很不安、羞愧,他難受的不是他做錯了什麼事情,而是在大庭廣眾之後受到「屈辱」。

5、不要讓學業負擔充斥孩子的所有時間,課外閱讀也很重要。

有的父母見不得孩子「看閑書」,似乎只有課本作業本才是正經事,其實孩子在學業上成績好固然很好,但是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的路註定不會很通順,畢竟在知識的海洋中,可以讓孩子更加自由的翱翔,飛向那更加開闊的未來。
6、不要處處束縛孩子。

有的父母帶著孩子出來公園裡玩,孩子看到一隻小蟲子,好奇的上去想摸摸它,家長著急大喊「不要碰,那個會有毒」。孩子看到一朵花,想過去聞一聞,家長大喊「離遠點,不能碰」……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摸,那麼你帶孩子出來幹什麼呢?我們有個同學有潔癖,他的孩子從來不允許去公園裡的沙地里玩沙子,也從不讓孩子下樓接觸小朋友一起玩,他總是說不幹凈,會有細菌感染,結果現在孩子三歲多了還不會說話。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例如不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來嚴厲要求嚴格對待;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讓孩子受不了半點委屈,將來很容易會為一點小事而走向絕路等等,總之,教育孩子既複雜又簡單。既要順應孩子天性,又要遵從和保護他的獨特個性,在學習中共同成長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