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菜那麼油,為什麼胖子遠不如美國多?

[複製鏈接]

75

主題

8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ianyueri 發表於 2019-1-29 1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論做菜,中國人煎炒烹炸,花樣遠多過美國。
但2017年5月經合組織的數據,美國成年人肥胖率38%,墨西哥32%,紐西蘭31%,匈牙利30%,澳大利亞28%,英國27%。
反過來,日本不到4%,韓國剛過5%,中國7%。
哪位說了:歐美國家都胖嘛!——但歐洲國家肥胖率,普遍低於20%。
為什麼呢?


一個人胖不胖,大結構上,是看攝入熱量-代謝熱量的差別。運動員吃得比普通坐辦公室的多多了,但人本身代謝厲害,運動量又大,消耗得掉。

假設一個極端情況:
甲每天吃100克花生油——這得齁死了吧?
乙每天吃一斤白面——看著好像挺正常的。
吃了一年,甲和乙哪個胖一點?
看著是甲吃得更油,但實際上,100克花生油大概900卡左右熱量。一斤白面大概1800卡左右熱量。所以是乙攝入熱量更多。
最後同等代謝情況下,乙容易胖。

哪位會說:沒有誰空口白牙吃100克油啊!
但如果甲每天吃100克蔬菜、一斤白面,用100克花生油來炒。
乙每天吃100克蔬菜、兩斤白面,或者一斤半白面、半斤砂糖(砂糖和白面的熱量類似)。
甲看著比乙吃得油,但乙還是比甲攝入的熱量多吧?——結果還是乙容易胖。
就是這意思咯。

2006-08年的數據: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天攝入3750卡,世界第二。
中國2990卡,世界第61。
當然十年過去了,中國人攝入熱量提升了,但終究還是不如美國人吃得多。
世界上沒有所謂負熱量食物。只要吃得多,什麼都會胖。
《深夜食堂》漫畫版里有個段子:胖姑娘真由美聽說納豆可以減肥,於是每頓吃一大堆納豆配三碗米飯,「哎,我沒瘦下來呀!?」
在解決了量的問題后,才能談論飲食結構——就像,我每天吃一百個蘋果,我媽媽吃一百克薯條。雖然看著是我健康,但架不住量大。吃一年下來,還是我比我媽胖。


好,說結構。
論人均攝入熱量,英國和墨西哥都不算特別高,大概世界前二十到三十的水平。但如上所述:肥胖率墨西哥世界第二,英國世界第六。
實際上,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這些英聯邦國家,肥胖率都挺高。
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這些歐洲國家,就還好些。
東亞三國中日韓,肥胖率就很低。
這就是飲食結構了。

英語國家也得分。美國飲食里,高果糖玉米糖漿霸道無比。墨西哥作為玉米大國,那也逃不過的。而且美國墨西哥的罐頭食品格外流行:那玩意對催肥特別霸道。
而澳大利亞、英國和紐西蘭這些英聯邦國家,各類點心零食、蛋糕甜品,厲害得很,還有飲酒習慣。
減脂的要務,控制油只是第二位。第一要控制的是糖。
點心零食、蛋糕甜品里的糖,嘿嘿。起酥靠黃油,順滑靠奶油。甜品本身又是扎紮實實的澱粉。而且飽腹感不如蛋白質和脂肪,吃了還想吃。這熱量,想象一下。


都說韓國人吃得不健康,但他們至少胖子少。為什麼?韓國人食譜裡頭,蔬菜和魚相對豐足——韓國飲食的不健康處,是他們腌制食品和酒類多了,鹽與酒精攝入不低,但均衡程度,還是夠的,而且不算油。
日本飲食是韓國的加強版,整體健康狀況也好些。胖子少,就是靠魚、蔬菜和主食的相對均衡。當然還有對豆類的熱愛:納豆和醬油都從黃豆里來。當然,傳統日本飲食很容易蛋白質不夠,所以1980年代一度有研究說,沖繩的飲食是日本最健康的:只因為沖繩人吃東西,除了海產,還有大量的豬肉。這個研究當時引發了日本本土吃豬肉的風潮——畢竟傳統上,日本人是不那麼愛吃肉的。
總之,清淡、均衡、海產,是有用的。像冰島,預期壽命81歲,世界最頂級的水平。為啥呢?魚咯!
這也可以解釋歐洲,尤其是南歐地中海地區,雖然吃得多、經濟也不算頂尖,但肥胖率和健康狀況普遍還算良好:地中海飲食多橄欖油、海鮮、植物香料、蔬菜與葡萄酒;少酥皮甜點、玉米糖漿、腌製品和高緯度地區的烈酒。


說回中國。
雖然中國飲食也有不健康處,但至少大多數中國人,如果有條件的話,對主食蔬菜肉的平衡是有執念的。
所以中國做得到基本的、相對的膳食平衡。
中國人最好的一個習慣,是酒精攝入量相對小。有酗酒習慣的人不多,而且越是年輕一輩,越沒有喝高度酒的習慣。
中國人攝入的糖分雖然在提升——近兩年對奶茶和其他甜品的熱愛,嗯——但比起美國墨西哥,那真是少得可憐。而且中國人不那麼依賴罐頭食品。
順便:加拿大靠著美國,但肥胖率低,一個原因就是亞洲移民挺多,飲食習慣也比較好。

所以咯:
中國,乃至整個東亞,飲食結構相對均衡,攝入總熱量少,攝入糖分也不夠多;即便吃得油一點,那也比每天玉米糖漿糕餅酥皮不離口的美墨英新好多啦。
何況人家甜品起酥、炸魚薯條,不也得靠油么?中國人用來燙火鍋的牛油不一定吃下去,炒菜的油也不會喝進肚裡;而美墨澳新烤甜品、煎蛋餅、弄土豆泥(土豆泥是需要黃油、奶油和牛奶的),那些油可是直接全塞進肚裡了……


說到這裡了,順便聊一些基本營養學常識。
不,我不是建議您這不吃那不吃。實際上我自己什麼都吃。這不,前天自己做的粉蒸肉。



只是,一個人得知道因果,胖瘦起來也心安理得,「我吃這個,知道會發胖,但發胖我樂意!」

——世上不存在負熱量食物。再健康的東西吃多了也胖。
——東亞人的膳食平衡是全世界相對做得最好的,這是大優點,請繼續保持,別挑食,啥都吃。
——中國人,相對而言,蛋白質(魚肉雞蛋牛奶)攝入得不夠,主食和鹽則超標。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比如同時面對一盤蒜泥白肉和一碗油潑面,可以考慮多吃前者。
——要減脂,控制主食別超量,同時少吃糖:如果餓,寧可多吃肉。說直白點,美國那些胖子不是吃肉吃胖的:是吃甜點吃胖的。
——一斤冰淇淋的熱量等於一斤半牛肉。
——雖然大家都喜歡「最後吃點米飯麵條溜溜縫」,但蛋白質其實比麵條容易產生飽腹感。
——想要下午不困,中午吃清淡點試試看:尤其別碰太濃的甜味或香辣料。
——如果是為了口味,喝湯無所謂;如果是為了健康,喝湯不如直接吃湯里的食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