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滿人以扁頭為美的陋習,會風行全中國?

[複製鏈接]

554

主題

562

帖子

357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曾節明 發表於 2018-12-17 15: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什麼滿人以扁頭為美的陋習,會風行全中國?
  (善本)






  今天,「扁腦殼」儼然成了中國人的一個外貌特徵,從北到南,從東倒西一起扁,尤其是東北人,尤其在城市,以致於好些明星也是扁腦殼,如高曉松、姜文兄弟、李亞鵬、鞏俐、范冰冰,及當熱的鹿晗...這是他們難以啟齒的美中不足之處。

  扁頭往往導致大臉,由於華人扁腦殼的太多,以致於普遍窄面長顱的歐美白人,以為中國人的基因,就是「扁頭基因」——中國人生來就是扁腦殼;歐美白人,尤其是「白右」,因為眾多華人這種嚴重缺乏立體感的「扁頭大臉」外貌特徵,更加深了對華人的種族歧視。
  在美國,甚至一些黑人都看不起中國人的這種特徵,嘲笑「Chin-Chiuang(美國人對華人的蔑稱)」是「f***ing flat-head(扁頭)。」



  其實,中國人的「扁腦殼」特徵,根本不是基因造成的——中國人並非生來扁腦殼,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更是本來與「扁頭」無緣的民族,中國人而今的普遍扁腦殼,是由一種來自清朝滿洲人的陋習,人為造成的,這就是滿洲(族)人「養活孩子吊起來」的陋習:
  滿洲人的兒女初生之後,在一百天之內被捆在搖籃里吊起來,搖籃里塞著綠豆、大豆、黃豆等填充的硬枕頭,由於出生嬰兒頭骨柔軟,嬰兒被捆在在搖籃里仰睡,無法轉動頭部,於是便睡成了畸形的扁頭;
  後來隨著滿人的漢化,「吊起來」或許不必了,但捆手腳和睡扁頭,卻成為滿族習俗流傳下來,在今天廣泛地影響了漢人。

  出版於民國的《中華全國風俗志》記載:滿族「嬰兒初生,枕以硬枕,枕實以豆,務平其後腦骨,以硬起欠美觀,習俗然也」。


  對此,好些滿遺和滿族人造謠說,睡扁頭是你們漢人自己的習俗,就象纏足一樣,怎能怪滿人?


  實事求是地說,纏足是在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威脅下,漢族自己興起的消極保種陋習,的確不假,但睡扁頭的陋習,完全不是漢族自造,而是外來陋習的傳染:
  由先秦、秦朝兵馬俑、漢、唐、宋、明的漢族古墓顱骨的考古發現:古代漢族基本上沒有扁顱的特徵,而且越是往周朝上溯,扁顱痕迹越微少;而古代扁顱現象只存在於以東北亞為主的東夷墓穴中,自周人從西面取代商朝後,扁顱現象在中原急劇消亡,這就證明西來的周人(漢族人祖先)並沒有扁顱陋習,睡扁頭的陋習,純屬外來。周祚八百年,自上而下移風易俗,將周人習俗推行全國,最終使得扁頭習俗在中原大地消亡,直至滿清入主以後死灰復燃。

  今天,扁顱陋習最盛於東北,而古漢族習俗保存相對較好的陝南、漢中、鄂西、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農村,睡扁頭的陋習相對很少,也印證了這一點。

   扁顱本非漢族習俗,也反映於辛亥革命時期的滿漢辨別法:
  由於滿清入關以後,對漢人厲行「剃髮易服」的極權暴政,不從者為「逆命之寇」,統統屠殺,以致於漢人民族服裝、髮式雙雙消亡,滿漢難分,於是後腦扁平與否,竟成為辨別滿、漢的不二法門。《中華全國風俗志》上記載,「故辛亥之役,摸腦骨以別滿、漢,以滿人平直而漢人硬起也」。
  武昌起義后,各省跟進排滿,漢族革命軍懷著對滿清入關種族大屠殺和民族壓迫的刻骨仇恨,一度實行種族報復,要清算平日里殘殺漢人、騎在漢人頭上作威作福的滿人,但歷來狡猾的滿人,這時候紛紛冒充漢人,怎麼辦呢?就除下他們的帽子,伸手摸他(她)後腦,是扁腦殼的,就拉出去崩了!
  這一辨別法堪稱八九不離十,為什麼?就是因為滿人有根深蒂固的睡扁頭習俗,幾乎人人是扁頭,而當時的漢人(特別是南方漢人)沒有這一習俗,普遍是長頭的緣故。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睡扁頭的陋習是滿人的習俗,為什麼漢人會趨之若鶩,以致於今天全中國都「扁」了起來?漢人的文明程度比滿人高那麼多,為什麼反倒忘本,去習從低劣?

   這歸根結底,在於漢文化有一種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官本位:
  儒家本有「華夷之辯」的漢民族主義,但明以後,皇權官本位逐漸壓倒民族主義,使得大批漢族儒家知識分子,成為只要能當官,哪怕認賊作父、數典忘祖、欺師滅祖的寡廉鮮恥官迷。
  本來,對於扁腦殼的滿洲韃子,明朝的士大夫們是深為鄙夷的,聞之無不掩鼻以避「腥膻」...但弱智皇帝朱由檢自尋短見亡了國之後,扁腦殼的滿洲韃子入關,成了達官貴人群體,於是臭狗屎就變成了香餑餑,大儒馮銓、金之俊、錢謙益之流為了富貴,當然需要主動擁抱滿洲習俗;多爾袞等賊韃子又裝模作樣地做出供奉孔子的樣子,實施大包大攬的科舉制度,竭力迎合漢族儒士們的官癮,這更引得以當官為最高價值的漢族儒家士子們,集體投效,主動滿洲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鳩佔鵲巢的滿洲賊韃子成了「正統」,滿洲人「扁腦殼」風俗,自然成了堂皇的「王化」,成了富貴的象徵,它就象漢語的「京腔」一樣,首先同化了駐京的漢族高官,然後通過中國各大城市中的「滿城」,逐漸感染大城市中的漢族上層人士。

  但需要指出的是,終清一朝,滿人「扁顱」陋習,對漢人的感染,是緩慢的,漸進的,因為作為一個古代王朝,清政權沒有多高的組織性和行政效率,而且又受到「皇權不下鄉」中國傳統的制約,所以,清朝時,滿人「扁顱」陋習對漢人的影響,局限於大城市和漢族高官階層,並未普及,尤其對淮河以南沒有多少影響。
  而且,滿人的「扁顱」陋習,長期受到漢族平民階層的嘲笑和抵制,因為漢族並非人人都是官迷,儒家知識分子僅是少數。有文字記載的早在乾隆時期,漢人就注意到滿人普遍是扁頭的現象,暗地裡譏笑滿人是「絕壁頭」,廣東人則稱滿洲頭為「飯剷頭」...有對清朝離心離德的漢族知識分子,摘抄范曄《後漢書·東夷傳》中的:「辰韓人(遼東及朝鮮一帶的民族)兒生欲令頭扁,押之以石」,以此暗諷滿洲人的「扁顱」陋習。

  當時大興文字獄殺人如麻、忘乎所以的賊韃子偽乾隆,不知從哪裡聽到了這種譏諷,勃然大怒,一面嚴查「傳謠者」,一面不惜以萬乘之尊,親自在《滿洲源流考》批語駁斥,云:
  「初生之兒稚嫩,豈堪押之以石?國朝舊俗,兒生數日,置卧具,令兒仰寢其中,久而腦骨自平,頭形似扁,斯乃習而自然。」
   在偽乾隆的慫恿下,北京內城裡的貝勒、「阿哥」們鼻孔朝天、氣焰萬丈,大罵漢人的正常頭型是「南北頭」、「南蠻頭」,以為報復;而漢人是不敢明說滿人的扁腦殼的,因為動輒就是凌遲抄斬。

  乾隆對小小的一個習俗,為什麼煞有介事、氣急敗壞?滿洲的「阿哥」們為什麼氣焰萬丈辱罵漢人的頭型?無非是因為他們底氣虛弱緣故。


  扁顱陋習大規模地感染漢人,是在滿清迫於俄、日吞併危機,不得不放開對東北的封禁,允許漢人移民的晚清時期:經過滿清兩百多年的野蠻陰毒愚昧統治,晚清時期,底層漢人基本已喪失民族意識和民族自尊心,大批自山東、河北湧入東北謀生的漢族農民,很輕易地感染了當地滿洲人的「扁顱」陋習,因為彼時滿洲人仍然是「貴族種族」;之後,已感染的東北漢人,又把這一陋習,又傳給了倍增而至的「闖關東」漢族同胞...以致於到了民國時期,「扁腦殼」已不僅是滿人的特徵,也是東北漢人的特徵。

  民國時期流行一句順口溜:「頭戴狗皮帽,腰挎盒子炮;後腦勺子是護照,媽拉巴子能免票。」說的就是東北漢人的扁頭,和「媽拉巴子」的東北國罵。
  順口溜的來由,是張作霖的東北軍兵痞作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張作霖的奉軍戰勝了吳佩孚的直軍,以東北漢人為主的奉軍一直打到了上海。在民國各軍閥軍隊中,東北軍匪氣深重,有坐火車不買票作風,如果有人敢查票,他們就把狗皮帽子或大檐帽摘下來,摸一下後腦勺子,然後罵一句:

  「媽拉巴子,你沒長眼睛那!」

  這時乘務員就知道這是奉軍兵痞,惹不起。大扁頭竟成了東北人的「護照」!



  滿清入關,雖然造成了「扁顱」陋習的入主,但真正令「扁顱」陋習走向全國的,是中共的入關:
  明眼人知道,中共能奪取天下,主要仰賴由東北入關的林彪四野百萬大軍,隨著林彪四野摧枯拉朽般地進軍,大批由扁腦殼東北人組成的「南下幹部」走向全國,他們儼然是當代的滿洲權貴——新時期革命色彩的「貴人」,指手劃腳當然都是革命色彩的政治正確,東西南北中、社會三六九等都必須學習、遵從,於是,「南下幹部」家庭的扁顱風俗,也就成了廣大南方人效法的對象;更兼,中共的組織能力、行政效率、覆蓋每個角落的專制徹底性,都是滿清難望項背的。
  於是乎,全國看東北,滿人以扁頭為美的陋習,也就風行中國了,甚至被許多數典忘祖的漢人當作漢族祖先的優良習俗。

  從這個角度,也再次可見中共政權的后清政權性質——它繼承了滿清的陋習,並把滿清的陋習發揚光大。  



  從審美的角度看,睡扁頭的習俗,不折不扣是以丑為美的陋習:因為黃種人本來就眼窩較淺,鼻樑較低平,人為把嬰兒的頭睡扁,造成扁頭大臉,等於是人為放大黃種人外貌的缺陷,造成黃種人更無立體感;而女人臉盤過大,也缺乏靈秀之氣,所以現在好些中國女明星去做臉骨整形手術,因為她們實在羨慕劉曉慶、劉亦菲、酒井法子...的長頭和瓜子臉!這實在是一種悲哀的自受現象,她們多不明白,自己的臉盤、頭型不好看,是因為她們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被其母親做了「整形手術」——人為地睡成扁頭。

  立體比平面更美,這是藝術界的公識,英國人和德國人就以立體為美,故英國人、德國人多是長頭,漢族人的祖先周人也是以立體為美,故周人普遍長頭...審美反映了一個民族素質的高下。至於滿洲人為什麼以扁腦殼為美,也許與薩滿崇拜有關吧,薩滿就是魔鬼,崇拜魔鬼當然會以丑為美。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睡扁頭的陋習,違逆了嬰兒顱骨的自然發育,造成潛在的健康損害,現在的科學已證實:
  使用硬枕頭強迫嬰兒長時間仰睡,等於壓迫嬰兒小腦部位,使枕骨變形,造成小腦發育受損傷,抑制小腦下端垂體分泌生長激素;
  而且,圓形頭骨在受到劇烈衝撞時更能保護腦組織。圓形的東西,豆子,乒乓球,掉地上肯定會彈起,有緩衝,而盒子,磚頭,豆腐等掉地上只會內部吸收衝擊力。


  
  綜上所述:漢族更應該反思的是,為什麼會丟掉自己祖宗的好東西,趨之若鶩地去效法一個低劣民族的陋習?就因為這個低劣的種類武力上的一時得逞?
  漢族什麼時候才能重樹自己的民族自尊心,真正回歸自己的周以來的優良傳統?
  這一點,漢族真應該向日本人學習,日本人對北胡「睡扁頭」的陋習深為鄙夷,早在幕府時期,就發明了防止嬰兒睡扁的枕頭,日本人大力學習漢唐宋的中華文化,卻絕不學習漢人纏足的陋習...今日中國漢文明的精華,不在大陸、不在台灣,而保存在日本。






曾節明 2018.12.16 戊戌甲子壬午於冬雨紐約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