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份「遲到證明」為何難能可貴

[複製鏈接]

143

主題

241

帖子

103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itanghuakai 發表於 2018-11-6 1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1月1日一大早,河北省滄州市一名小學二年級學生在上學路上撿到6元錢,她在父親的陪伴下把錢交給了執勤交警。考慮到孩子可能因此上學遲到,當事交警給孩子寫了一份「證明」說明情況。面對孩子的這份純真,家長、交警、老師選擇了高度讚揚和小心呵護。

無疑,這是「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生動的現實版本,很多人都為之感動,感動於孩子這份純真,父親的耐心呵護,交警字美心更美,以及班主任老師肯定與激勵的價值導向。

同時,在不吝讚美的背後,又不難解讀出現實中的某種稀缺。顯然,「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兒歌所傳遞的不只是孩子的純真,更多還是教育孩子「不以善小而不為」,確立做人誠實、良善的清晰的價值導向,「一分錢」拾金不昧,於小中見大。

然而,大善難為,「為小善」同樣不容易。比如,同樣是家長和孩子撿到6元錢,會不會都像這對父女一樣作出交給警察的選擇?相信在許多人眼裡,這6元錢顯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如兒歌時代里的「一分錢」,「上交」這6元錢要花費很多成本,比如交通費、時間成本,還耽擱事,比如孩子會因此遲到、誤了早讀,擔心被老師批評,因此才有了「遲到證明」——其付出的代價比6元錢的有形價值要大得多。或因此,孩子的父親起初才只是打算想在業主群里問問,是孩子執意要交給警察叔叔。

不得不說是孩子的純真與較真,讓小善之為顯得更純粹。顯然,這又帶給人們一個冷思考:當孩子不再天真,道德的堅守會不會被功利的算計所羈絆乃至動搖?事實上,不得不說這正是當下所面臨的蒼白現實,從公交讓座的糾葛到「扶不扶」的糾結,小善不為、大善難為的場景時常可見。

何以如此?關鍵就在於,長期以來對於道德良善的價值,都止步於溢美之詞的褒獎,而忽視了真金白銀式的呵護與涵養,正所謂「口惠而實不至」,流於單純的道德說教。比如對拾金不昧,我們一邊在抱怨人心不古,卻又一邊為有償歸還失物耿耿於懷,殊不知中國古代就有「子路受人以勸德,子貢謙讓而止善」之說。

道德的價值不能止於精神層面的肯定,更需要得到來自製度、規則、社會等層面實質性的尊重、激勵,甚至是買單。讓「還6元錢」不只是一場道德秀,還需要家長、警察和老師等相關人等,都從心裡認同孩子行為的價值,願意包容、呵護,願意為不對稱的「成本」買單,少一些所謂功利成本的計算,才可能讓孩子感受到道德的價值,強化道德堅守的信念。推而論之,只有行善不至於成為一種負擔,給道德精神鬆綁,社會良善正義才會輕裝前行。

143

主題

241

帖子

103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9
沙發
 樓主| haitanghuakai 發表於 2018-11-6 11:13 | 只看該作者
道德的價值不能止於精神層面的肯定,更需要得到來自製度、規則、社會等層面實質性的尊重、激勵,甚至是買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