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

[複製鏈接]

242

主題

242

帖子

149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q2018 發表於 2018-11-2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突出強調了加強黨的領導對於做好教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對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提出了明確要求。「加強黨對教育的領導,加快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新時代教育發展的主題詞。早在2017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就正式實施,民辦教育跨入分類管理和分類發展,並與公辦教育共同建設教育強國的新時代。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具有社會公益屬性。民辦高校以質量為本,無論營利或非營利,辦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是根本目的。在新時代,民辦高校如何抓住機遇,因時而動,不忘初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既是民辦高校承擔社會責任的需要,也是滿足人民追求優質化和多樣化教育的需要,更是支撐國家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需要。
  一、辦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辦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必須堅持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按照黨的要求辦學立校、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辦好高等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民辦高等教育要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保障與支持,必須立足實際,改革創新,紮根地方,注重內涵,勇於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教育改革和區域發展需求側服務,為滿足人民接受多樣化的高等教育做出應有貢獻。
  民辦大學茁壯成長的事實證明:民辦教育發展離不開黨的全面領導、更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民辦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和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職責。民辦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激活促進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改革發展,民辦大學與公辦大學共同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職能,共同為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平台。
  二、辦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必須回歸教育初心
  中國高等教育提前完成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任務目標,進入了后大眾化教育時代,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對優質高等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大學必須正確認識其基本的職能是培養人才,大學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大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全面的人,這是高等教育的本質屬性。然而,現實中,人們對高等教育從追求規模到追求質量、效益、結構的優化仍存在模糊認識,對優質大學的創辦仍存在認知差異,對師生髮展重視不夠,在辦學理念、辦學定位、辦學特色、辦學質量和辦學初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認知與行動缺失。
  社會的教育發展要與經濟、政治、文化相互適應。當前,「一帶一路」建設、「中國製造2025」等重大戰略的實施,不僅推進了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快速轉換對新型人才的需求,而且給大學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既要立足區域,又要融入社會;既要開放辦學,又要以學生成才為中心開展育人。現代高校已經逐步走出象牙塔,不斷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逐步成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的中心。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高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還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適應未來變化的高素質人才是大學的最基本任務。民辦大學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與發展,原因之一就是能利用其靈活機制辦學並與市場及時互動,舉辦者和管理團隊尊重教育規律和重視市場規律,能不斷激活組織活力,不斷創新辦學思路和把握人力資源效應,把民辦教育作為終身追求的事業做實做好。要辦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應喚醒使命、回歸初心、砥礪前行。
  三、辦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必須構建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民辦高校只有發揮其體制機制優勢,主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才能贏得未來。
  民辦大學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一是要有標新立異的辦學理念,克服同質化辦學,走差異化發展之路。2017年,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這為民辦大學建設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了新的機遇。因此,民辦高校要加強創新,抓住國家政策導向,構建「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特色人才培養體系。二是建設有競爭力的優勢專業集群。民辦大學應主動圍繞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地方主導產業所需的職業崗位(群),設計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新結構,建立專業對接「產業、學業、就業、職業一體化鏈式發展」的優勢專業集群。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教師強則學校強,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既要整合社會資源,用好返聘教授,發揮其「傳幫帶」導師作用;重點抓好45歲以下青年教師發展問題,通過培訓、訪學和進修等,讓教師融入民辦教育,激活教師活力,提升教學能力,打造一支「師德優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甘於奉獻」的優秀教師隊伍。四是探索「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個性化培養之路。認真分析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新特點,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制」的新型教學模式,主動發掘學生優勢,圍繞興趣點,科學引導學習認知,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找到學生學習內驅力,建立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機制,點燃青年學子創新和進取的動力。五是構建民辦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監管機制。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取決於學校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管控與評價,推廣培育校園質量文化,建立民辦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實現自我監管,同時利用社會三方機構開展外部質量監管評價。開展校內外質量監管,測量人才培養過程質量,幫助學校找准存在問題和短板,強化閉環管理,有效促進學校主動改進人才培養。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構建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民辦大學發展的出路;堅持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人民的需要;不忘初心,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是一份責任;質量為本,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是一種情懷。只要紮根中國大地、踏踏實實辦教育,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就一定能實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