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夫妻相處最基本的原則,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259

帖子

156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shsrose 發表於 2018-10-21 16: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夫妻相處最基本的原則,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我乖,我自己玩,不用陪。」聽到兒子這句話,我突然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一下子癟了下來。

  這幾天,單位的審計工作進入尾聲,老公手上的一個項目,也到了關鍵期,兩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或許是因為壓力太大,這段時間我們的夫妻關係糟糕到極點。回家后,兩個人要麼不說話,要麼一言不合就進入互懟模式。

  昨天晚飯後,兒子鬧著要去樓下玩滑板車,我惦記著晚上的電話會議,示意老公帶孩子下去玩一會兒。

  「就你那點工資?連孩子都顧不上。」老公一句話戳了我的馬蜂窩。

  「你還有沒有良心,孩子長這麼大,你帶過幾次?」

  我們很「忘我」地就「誰該多陪陪孩子」開始了辯論,完全忘記了身邊的倆小孩。

  正當我倆吵得不可開交時,兒子哇地大哭起來,邊哭邊說:「我乖,我自己玩,不用陪。」

  「你們吵架的樣子,真難看。」女兒冷冷地丟下這句話,牽著弟弟的手回了房間,身後傳來了砰地一聲關門聲。

  那一刻,我後悔極了,眼淚再也止不住……

  心理學家Cummings認為: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以此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是安全的依據。

  父母之間的每一次爭吵,都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父母間的惡語相向,加註到孩子身上都是一種折磨和摧殘。

  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和愛人之間的言語攻擊和身體傷害,會對孩子造成怎麼樣的傷害?

  泰國有個4分鐘的動畫片《父母吵架是孩子的恐怖片》,以小孩子的第一視角,形象地描述了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04:17

  父母之間的每一次互相傷害,就像恐怖片的鏡頭一樣,撕扯著孩子的神經,傷害著他們的身心。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大嗎?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列舉了這幾條:

  性格存在缺陷,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敏感,有些人怯懦、膽小,還有些人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

  親情淡漠,當父母吵架的時候,每一分鐘都像煎熬,都想逃離,因為感受不到家的溫暖,對待親情也異常的淡漠;

  影響戀愛觀和擇偶觀,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會延續到成年,由於經常目睹父母的相處模式,使得他們不相信愛情或者很難信任異性,不知道如何與愛人相處;

  缺乏安全感,由於長期被恐懼、不安和緊張折磨,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乏。

  有網友看完這條留言回復說:

  「看完好心疼,每條都戳中了我。」

  「眼淚吧嗒吧嗒掉進碗里,每一條都是我。」

  深以為然。

  如果夫妻感情不好,經常在孩子面前吵得面紅耳赤,互相拆台,甚至大打出手,不但會傷害到親子關係,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更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

  父母吵架,輸掉的總是孩子。

  成年人的戰爭,不應該讓孩子成為犧牲品。

  芬蘭公益片《孤兒院》中,有這樣4組父母:

  第一組父母:爸爸看書,媽媽收拾屋子,兩人四目相對,眼裡充滿了愛意。

  第二組父母:兩人在用餐,有說有笑,連空氣都一起跟著歡脫。

  第三組父母:兩人溫和地交流著,旁邊放著一個嬰兒車,一片歲月靜好。

  第四組父母:兩人在激烈地爭吵,房間凌亂不堪,生活一地雞毛。00:00/00:00倍速

  兩個孩子看到前三組父母時,心情放鬆,眼睛里閃爍著光芒。而看到第四組父母的時候,孩子的眼神立馬暗淡了下來,眼睛里充滿了不安,甚至是害怕。

  然而,結局卻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孩子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

  孩子不能選擇父母,但是我們卻可以為了孩子,停止互相傷害,給孩子營造一個愛的空間,讓孩子在愛里成長。

  

  來自美國的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夫妻鬧矛盾時,吵架可能更有益於身心健康,壓抑憤怒的夫妻日後的死亡率是表達憤怒的夫婦的5倍。

  有人說,再好的夫妻,也有一百次想離婚,五十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夫妻,是攜手要走過一生的人,一輩子不拌嘴,幾乎不可能。重要的是,夫妻吵架要有原則。

  一對負責任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攻擊詆毀另一半,更不會把孩子當成情緒的發泄口,把對伴侶的怨氣發在孩子身上。

  夫妻相處最基本的原則應該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一旦沒有忍住,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者被孩子看出來你們的關係出現了問題,一定要給孩子做出解釋。

  給孩子道歉或者給他們一個愛的擁抱,告訴孩子,父母之間的小分歧,只是生活的一個小插曲。

  好的夫妻偶爾會吵架,會不開心、鬧小情緒,卻也能互相包容,彼此理解。

  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中,陳建斌的「懶萌」表現,一直被網友吐槽,打差評,有網友直言:「娶到蔣勤勤做老婆,是修了幾輩子福。」

  節目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因為收拾餐具,打掃衛生的事情,陳建斌牢騷不斷,一邊做一邊抱怨:「你自己不休息,也不讓我休息」。

  出門的時候更是反覆催促,一點沒有考慮到孕婦的辛苦。最後,把蔣勤勤氣到哭!

  

  然而,當我們為女神打抱不平時,女神卻急吼吼地撒了一把狗糧來:「你們姐夫不會做飯但會養家!不會打掃但會疼人!不會甜言蜜語但會寫寫小詩……」

  大鬧傷肝,小鬧怡情。

  這就是婚姻最好的模樣:只在愛的人面前純真得像孩子,只在愛的人面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互依賴又各自獨立,不去改變對方的習慣,試著用包容心接納對方的不一樣。

  「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我想,蔣勤勤正是有了這份愛做底氣,才能不畏高齡,再次懷孕生子吧。

  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夫妻之間好好說話,互敬互愛,讓孩子浸潤在愛河中長大。

  

  非常喜歡黃磊的一段採訪,他說: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的,我非常反對把夫妻變成親人。親人就是親人,我的母親是我的親人,我的孩子是我的親人,但我的老婆永遠是我的愛人,是我的情人。

  正是基於這樣的相處理念,黃磊和孫莉結婚20多年,恩愛如初,兩人的愛情一直被津津樂道。

  他們一起演舞台劇,一起手牽手體驗生命的不同。一起去旅行,享受旅途中彼此的陪伴。他喜歡洗手羹湯,為她做愛吃的菜。她樂於回歸家庭,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讓他在工作之餘無後顧之憂。

  而三個寶貝也在父母愛的滋養下,成長為溫暖有愛的孩子。

  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就像土壤,生活在父母相親相愛的土壤中的孩子,在愛的滋養下,會開出絢麗的花。

  而語言暴力、冷暴力等土壤中生活的孩子,因為愛的貧瘠,便只能長出渾身都是刺的仙人掌,即便能開花,也是會扎人的。

  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可以選擇「一別兩寬,各自生歡」。但一定要記住,孩子是用來愛的,而不是用來傷害的。

  

  願每一個孩子都沐浴在愛的海洋里,向著陽光,茁壯成長。被歲月妥帖收藏,被父母溫柔以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7: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