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學19年辭職的女教師」,為什麼會戳中淚點

[複製鏈接]

227

主題

367

帖子

102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as203E 發表於 2018-10-10 2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景娟辭職所引起的反響表明,當前教師隊伍穩定面臨著相當嚴峻的挑戰。面對過低的收入,最先離開的總是那些更優秀的教師。


文丨特約評論員 張豐

河南省內鄉縣內鄉五小教師張景娟,可能已經成為這個縣最有名的人。她的辭職文章《教學十九年,我終於辭職了》,不但閱讀量早早突破10萬+,也有超過16000人點贊,而出錢讚賞的超過1700人。

按最常見的讚賞數額5元來計算,這篇文章的讚賞收入達到8500元,相當於張景娟3個多月的工資。38歲的她,已經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9年,目前每月工資為2600元,即便在河南的一個小縣城,這個收入也難稱得上體面。

當然,收入低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看不到「晉陞」的希望。張景娟很有才華,自己在寫一個公號,即便是從教學的角度,她也是一位優秀教師,獲得過很多省里的獎項。在文章中,她展示來所有的獎狀,那是過去的榮譽,但是加起來卻等於「失敗」——她只是二級教師,也看不到晉陞的希望。

張景娟在文章中說,自己的辭職父親和丈夫都不能理解,這很可能是實情。她發誓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好好寫作。作為一個「寫作愛好者」,她看到了通過寫作獲得收入的希望,至少這篇文章的讚賞收入就是一個大大的鼓勵。

這就是新技術時代給人帶來的改變,即便是做一個公號,要獲得每月2600元的收入,似乎也不是太難的事情。一篇爆款文章之後,她還可以趁機創業,這次辭職,真是一個好的開始。

三年前河南省實驗中學一名女心理教師因為辭職走紅,她辭職信中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打動了無數網友。那是一次堪稱浪漫的辭職,而張景娟的辭職,則是沉甸甸的現實。她展示了教育行業真實存在的傷疤,19年,儘管收入也在增長,但是基層教師依然無法甩掉「清貧」這頂帽子。

文章後面的大部分留言都來自一線教師,充滿了哀怨和憤怒。有不少教師表示,自己的收入比2600元還要低。這一次成為網路輿情的辭職事件,反映出基層(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和農村)教師中普遍存在的憂慮。教師的收入,幾乎可以稱之為「赤貧」。

當去從事任何一個職業收入都比教師高的時候,教師的尊嚴到底如何維持?國家層面多次強調「教師的待遇不低於公務員」這個總體原則,但是很明顯,這兩個職業給人的尊嚴感是不同的。教師的尊嚴,一直來源於道德激勵所塑造的使命感,在房價高企,人們生活方式也趨於多元的今天,這種道德激勵,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有限。

對有些「貧困地區」來說,非但「待遇不低於公務員」難以實現,即便是按時發放工資都會成為問題。這兩年,「拖欠教師工資」這樣的極端事件又開始出現。面對這樣的生存處境,我們很難再要求老師們安於清貧,為了讓家人能有更體面的生活,很多教師只能去偷偷開補習班,或者接受家長的好處,這又從根本上造成了教育的亂象。

張景娟辭職所引起的反響表明,當前教師隊伍穩定面臨著相當嚴峻的挑戰。面對過低的收入,最先離開的總是那些更優秀的教師。學校總能找到更差的替補人員,但是教育的質量,卻不折不扣地下降了。保持教師隊伍穩定,更重要的其實是想辦法留住那些優秀教師,這些人才的流失,不會反映在基層教育局的工作總結中,但後果卻是切切實實的,由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承擔著。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就在這裡。張景娟的辭職,當然是她的個人自由,她可以賺到更多錢,過上更體面的生活。我們願意為她送上祝福——但卻無法生出歡喜之情。教師群體生活的艱難和尊嚴的喪失,從根本上來說是社會的恥辱,也是一個災難。只有他們發自內心自豪的時候,他們才能給學生傳遞一個真正美好的明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