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生思維

[複製鏈接]

132

主題

135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蝙蝠女俠 發表於 2018-9-2 17: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我說一個吧,大部分還在校或者剛離校不久的學生,多多少少存在著一個問題:不會坦然地接受來自別人的非常具體的且小小的好意。
下面細說:

從小我受到的教育都是,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要謙讓要客氣要有禮貌。於是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面對別人善意的幫助或邀請,我總是先流露出一副驚慌和錯愕的表情,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我自己來就行。」

說到這裡,請大家自行腦補一下,一個年輕人,努力想要表現出禮貌和客氣,卻看起來慌慌張張手足無措,給人留下的印象只有:小家子氣。

舉個例子,剛工作,來到一個新環境,大家可能相互都不熟悉,我的一個同事想要做些什麼來打破可能比較尷尬沉悶的氣氛。「嘿,我早上從家裡帶了兩個蘋果,感覺這會兒有點餓了,咱倆一人一個吧?」

「不用不用,你吃吧,我不吃,謝謝啊。」 這是我受的教育啊,要客氣嘛,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接下來很有可能就是,「哦,那好吧。」她也不好意思吃,默默地把蘋果收了起來。

她的好意被拒絕了,氣氛更尷尬了,更重要的是,我還傻*地以為我有禮貌呢,殊不知,這一點點「禮貌」成了我們快速熟悉起來的障礙。

有時候像這樣小小的好意如果能夠順利達成,就可以快速拉近兩個原本陌生的人之間的距離,建立聯繫,為日後的深層接觸做好恰當的鋪墊。

想象一下,如果情況是這樣的:

「嘿,我早上從家裡帶了兩個蘋果,感覺這會兒有點餓了,咱倆一人一個吧?」

「好啊,剛好有點餓呢,這蘋果真是太及時啦,謝謝你啊~」

那麼接下來呢?

「不客氣啊,哎,你叫什麼名字呀?/在哪個部門呀?/……」

我們互動了,於是我們認識了,於是我們就要有交情了。

而「交情」這東西,小到幫忙打卡,大到工作協同包容,都必不可少。

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的來說,「學生思維」就是認為:

1. 不接受別人的好意就是客氣
2. 不接受的同時再帶上謝謝就是禮貌
3. 欠別人的是不好的
4. 總覺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
5. 人與人之間「彼此利用」是可恥的

而成熟的成年人則明白:

1. 不接受別人小小的好意是對立或敵意
2. 不接受的同事再帶上謝謝是冷冰冰
3. 欠別人的我總會還回去的,這種你來我往不會只有一個回合,而且程度必然會越來越深
4. 自己搞不定一切,我需要別人,同樣別人也需要我
5. 人與人之間就是彼此利用的,這是這個世界運轉的規則,是客觀規律,我不被人利用,說明(1)我沒有價值,(2)我被孤立了。而無論哪一點,都是非常糟糕的。

最後,再補充一下,「非常具體的且小小的好意"是有限定的,如果好意非常貴重,無論是實物還是某種行為,你覺得你沒有辦法回報他,就不要接受。這裡再不細說了,大家應該都能理解。

文/壞脾氣
來源:知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1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