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有意迴避江澤民本人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3-28 1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03月27日 10:18 AM  

昨日上午9時記者見到庫恩時,他正在江西行政學院演講。針對中國經濟發展情況,「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一個一個這樣的辭彙從這位外國人嘴裡說出來。


中午,他在下榻的賓館接受了武漢晨報記者專訪。


「西方對中國有偏見」


記者:是什麼促使您下定決心,來寫這樣的一本書?

庫恩:我對此一直懷有很大的激情和熱情。我感覺西方對中國乃至江澤民本人存有太多的偏見,因此,我真正的原動力就是想把關於江澤民和中國的真實信息展現給大家,我最初的興趣也就在這裡。

很多人對中國的變化只是有一些零星的感覺,我想通過這本書,讓世界不僅對中國的變化有感覺,還要意識到。通過江澤民這個人,可以讓大家意識到這些變化,不僅是中國的歷史,還有中國的現狀和70年的發展,這是我寫書的第一個想法。

記者:從現在的情況看,這個目的達到了嗎?

庫恩:這本書在美國銷量很好,已經要開始第二次印刷了。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評,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觀點,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通過這本書美國讀者更加透徹地了解了中國。

曾四次叫停付印


記者:據說這本書經歷了三次重寫、五次編輯?

庫恩:為了獲得更加豐富而全面的信息,我曾經專門等待柯林頓(專題,圖庫)的自傳---《我的生活》出版,我用了這本書中柯林頓和江澤民交往的故事。直到江澤民去年卸任中央軍委主席的時候,本書才算最終完稿,為了把這部分內容加進去,我特意讓出版社停止付印。在整個過程中,這樣的叫停共有四次。

記者:在您的採訪對象中,有不少級別相當高的官員,您是怎麼採訪到的?

庫恩:執著。很多人就是被我們的執著感動的,先從他們身邊的熟悉人士開始,不光是寫信打電話,只要有機會接觸就要加強溝通。


沒採訪江澤民本人是怕被拒絕


記者:69年前斯諾寫了《西行漫記》,我發覺這兩本書的最大區別是,斯諾不僅深入採訪了毛澤東,兩人還經常秉燭夜談,但是您卻沒有採訪江澤民本人。

庫恩:這是個技術問題。就像你採訪我,也講究技巧,比如你首先把我的這本書擺在了我面前(笑)。

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採訪到和江澤民共事的常委們,主要是時間來不及,假設你再給我幾年時間,可能會全部採訪到。

而對江澤民本人,我是有意迴避。你知道,我和斯諾處的時代不一樣,他當時採訪毛澤東比我現在採訪江澤民要方便一些。如果江澤民對我的採訪說「No」,那麼他身邊許多人會說「對不起,我們不能接受採訪,因為江主席也沒有接受採訪」,那我的工作就沒辦法進行下去了。

但是,作為銀行家,我曾有幾次機會看到他,聆聽他的講話。


「金錢對我沒有吸引力」

記者:您是一個商人,在中國也有商業利益,怎麼看待這本書和您商業利益之間的關係?

庫恩:這個問題我很喜歡。就算在美國,我也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商人,一個是媒體工作者,這兩個完全是分開的,在美國如此,在中國也如此。至於我寫書的目的,大家可以通過閱讀我的書,進行判斷。

另外,我想說明一點,我通過各種商業活動已經賺了很多錢,金錢對我和我的家人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在寫這本書的那段時間裡,我每天從花旗銀行下班后,寫到次日凌晨幾點鐘,如果是為了錢,我有很多渠道,完全沒有必要吃這個苦。

記者:這個問題可能不太禮貌。您說要把50%的版權費贈給有關慈善機構和一些科研單位,比如希望工程,我們很想知道這個50%到底在現在是多少?

庫恩:沒問題(中文)。但是非常抱歉由於這個賬目一般是一年一結,現在還沒有結,大約要到六七月份才能有個數。


現有評價代表個人


記者:這本書出版這麼久了,有來自官方的意見嗎?

庫恩:需要特彆強調的是,這本書是一本商業書籍,現在所有對此書的評價觀點均屬於個人觀點,來自個人。即便作出評價的人隸屬政府,也是個人觀點,不代表官方。

記者:我們知道,您在1996年就在中國出版了《投資銀行學》等書籍,但像《江澤民傳》這樣受追捧是第一次嗎?

庫恩:這些書和《江澤民傳》是不一樣的。實際上開始的想法是這本傳記只針對西方讀者,並沒有想出版中文,但出版后現在各方反應這麼好,對個人來說是一種成功,我也感到很高興和自豪。不僅可以增進國與國之間的互相了解,我也通過寫書,從中獲得了更多的中國的情況,並通過這本書和中國的民眾進行了交流和溝通。我是西方人,可以用自己的觀點把西方介紹給中國,也可以把中國的情況介紹給西方,促進雙方面的了解。


傳記暢銷的背後

記者:您的這本書現在受到廣泛的歡迎,您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庫恩:這本書是講述江澤民的故事,這些小故事不是一般中國人能親自接觸的。在中國目前,普通百姓和領導沒有太多直接接觸,所以普通民眾對領導人不很了解,這本書通過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的採訪,可以把他更人性化、更開放的一面展現在大家面前。所以我在結束語里說「很多中國人其實也不了解江澤民,在許多新生代眼中,江澤民只是個退休的老人。」

記者:在您看來,中國人對於國家領導人最想了解什麼?

庫恩:中國讀者很關心中國領導人的日常生活、故事,這是中國開放的一個象徵。一個發達文明自由國度,老百姓有權利去了解領導他們、為他們的生活、經濟和整個社會制定政策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刪掉的多是一些註釋」

記者:您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文版在出版時被刪掉了約5%的內容,刪掉的內容是否影響了您觀點的完整性?

庫恩:這本書的英文版本也有修改,在被翻譯成韓文出版的時候,刪掉了一半內容。實際上這本書的中文版刪改的部分並不是很多,主要是一些針對西方讀者的註釋,比如中南海,西方人可能不知道,但中國人對此都不陌生。


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記者:您同時是銀行家、編輯、主持人,您今年也已60歲,您用什麼辦法保持充沛的精力?

庫恩:我這麼有活力是因為我想做我喜歡做的事情,這些工作都是我願意做的,只要我想做,就會投入大量的熱情,無論年紀有多老,或是跨的領域有多廣。

另外,我每天有一個小時左右時間進行運動,並吃健康的食物,這樣也有利於保持健康。

記者:在演講時,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這些辭彙您不時都會提到,您怎樣與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保持這種密切的關係?

庫恩: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在中國有很多朋友,我會和他們談話。另外,我會經常閱讀報紙,各種關於中國的報道,另外,網路也為我提供了各方面的便利。

記者:就像您所說,您很長時間呆在中國,在中國有很多朋友,您的思維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而中國化?

庫恩: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這也是許多美國人關注的問題,但是我是很成功的商人,我不需要依靠這些幫助,可以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庫恩其人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是美國著名的國際投資銀行家和公司戰略家,現任花旗集團公司執行董事,同時還擔任庫恩基金會董事長和庫恩全球資本公司董事長。此前,他曾經出版過25部著作。同時,還是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系列節目《走近真實》的製片人和主持人。

上世紀80年代末,應國家科委的邀請,庫恩首次訪華。隨後這位美國人對中國發生了濃厚興趣。他在中國擔任一些企業公司的顧問,為政府部門提供諮詢等等。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