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了解下關於說謊的「微表情」(原創)

[複製鏈接]

713

主題

805

帖子

216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森林木1 發表於 2018-4-24 17: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規律的科學,與自己生活聯繫密切,很多心理學的小知識、小效應會讓我們覺得特別的熟悉,也是這樣一個原因。通過對心理學的學習,我們可以明確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讓這些感受有理論支撐,也發揮更大的作用。

下面我想分享一些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微表情小知識:


「人在撒謊的時候並不會轉移視線,而會有更多的眼神交流,來確認聽者是否相信自己所說的話。」

在知道這一點的時候,我內心其實是存疑的,按理說在撒謊的時候不是應該有更多的心虛而顯得更為緊張么?直到為了試驗,自己有預謀地向別人撒謊,才感受到它裡面包含的不同。也許這應該分臨時的謊言和有計劃的謊言。

「如果提問與回答的間隔時間少於一秒,表明有可能是事先編造好了謊言。但如果響應時間過長,也有可能是在臨時編造謊言」

如同上面說的,臨時的謊言帶有慌亂,有計劃的謊言帶著更多的鎮定。

「面部表情如果與其悲痛的言語不相稱,說明可能在撒謊。比如:悲傷時,額頭和眼部應該出現相應反應。」

說到這個地方我更多的是想了解到面部表情的捕捉,是否能判斷表情里含有悲痛,我想這個可能更為困難。

「問別人話的時候,如果別人在思考時眼睛向左上角看就說明他在編造、想象,往右上角看的時候說明他在回憶」

很少會直視別人的眼睛去看到別人想講的故事,所以也就常常會忽略到這個細節,而在特定情況下,當我們有了一定的認知,是不是我們也會下意識的有所反應,在面對真誠也好,在面對謊言也好。

「在自己並不完全相信自己說的話時候,為了盡量打消自己的疑慮,就會下意識輕撫自己的手」

讓自己相信自己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能從自己的身上得到支撐和安全感想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0: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