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博世稱正進行激光雷達研發,將於2022年投入市場 | 2017 未來出行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7-11-12 10: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1-11 16:46新能源/操作系統/攝像頭

  

  雷鋒網按: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論壇主題是「智能網聯時代的汽車與出行變革」。除主題論壇外,還有八場主題峰會,包括: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智能交通與未來出行新生態、未來出行產業投融資峰會、智能汽車政策與戰略、自動駕駛的技術與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變革與產業鏈重塑、百人會矽谷論壇、未來出行時代的品牌塑造等。

  120 多位嘉賓和 3800 名聽眾將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相關產業的政策法規標準、產業變革趨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未來出行產業的發展路徑等。

  以下是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副總裁蔣京芳關於自動駕駛方面的分享,由雷鋒網整理與編輯。

  

  電動汽車公司、互聯網公司、AI 公司以及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等介入智能網聯汽車,使原本非常單一的汽車行業逐步變得多樣化,而且更富有吸引力。

  蔣京芳認為,中國在汽車電動化的布局、互聯網快速應用、AI 技術能力應用、消費者超前開放意識等因素,使博世有理由相信未來智能網聯在中國有非常大的機遇。

  她表示,100 年前,德國定義了現代意義的汽車。未來,汽車由中國參與定義。

  

  博世從 2011 年開始了自動駕駛研究,並將自動駕駛分為三類:一是高速公路,介於 1 級、2 級之間;二是城市自動駕駛;三是自動泊車的低速自動駕駛;中間(如上圖)則是城市工況的城市共享計程車。

  今年 4 月,博世發布了第二代自動駕駛技術。蔣京芳表示,目前自動泊車功能技術已經成為非常常見的功能。

  據她透露,明年將有多款搭載博世超聲波雷達的自動泊車功能的車型上市,遙控泊車的車型預計將在 2019 年左右上市,家庭區域固定車位泊車輔助的車型將在 2020 年左右推出。

  

  蔣京芳表示,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是一個結合了許多子系統的大系統,但是也可以簡單分為三大類:感知、決策和執行。

  駕駛員已經不在駕駛鏈當中,這意味著我們要保證車輛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對周圍的環境做精準的判斷,建立環境模型,同時必須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哪個車道,這涉及到高精地圖以及博世正在開發的定位感測器技術。

  提到「大腦」,傳統演算法已經不能滿足接下來自動駕駛的需求,還需要引入 AI 技術,而感測器冗餘、感測器融合則需要更強大的「電腦」,博世稱之為「域控制器」;接下來就是執行,它涉及轉向、加速、減速等等。

  當然,這些並不是自動駕駛的全部,整個電子電器的架構、雙電源、功能安全、網路安全以及法規的支持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蔣京芳介紹,博世正在開發用於更複雜場景同時滿足自動駕駛的感測器。

  目前博世的第五代雷達,可以探測距離、寬度,通過增加帶寬提高探測時間,更好的提高毫米波解析度以及探測精度。第五代產品比第四代更加密集,比如說有車輛過來或者有大的轉盤,整個地面形狀可以進行很好的復展。

  博世在開發第三代攝像頭,我們把它叫做「革命性的攝像頭」,因為靠單個攝像頭可以實現五星評分,解析度到 200 萬像素。

  

  

  

  博世在利用三大新興技術:紋理識別、密集光流法、CNN 卷積神經網路進行相應的技術開發。

  紋理識別:通過 2D、3D 的有效結合,即使沒有在車道線也可以對整個道路進行很好的識別;

  密集光流法:可以識別人蹲下來或者微小的球在道路上滾動等以前不能識別的障礙物;

  博世將 CNN 技術集成在晶元中,通過 CNN 可以識別 6 種不同目標,比如道路、車道線、房屋、草木、天空等等。

  

  此外,博世還利用超聲波雷達增加車輛探測範圍,提高刷新時間,每一個超聲波雷達有一個代碼,避免超聲波雷達有噪音,可以更加精準。

  蔣京芳表示,與第五代超聲波雷達相比,第六代超聲波雷達可以很好識別無法識別的低矮物體。

  近距離感測器主要用於後視、環視影像。近距離感測器與超聲波雷達進行融合后,可以實現更高級別的泊車功能,這其中還需要冗餘感測器。蔣京芳透露,博世正在開發激光雷達,預計在 2021 年、2022 年之間投放市場。

  

  除了感測器外,自動駕駛還需要 AI。

  目前 AI 技術主要是視頻技術,但博世也進行相應研究。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AI 技術同樣可以應用其中,AI 在自動駕駛過程中將會發揮很好的作用。

  

  自動駕駛還需要一個非常強的「大腦」——域控制器。蔣京芳表示,博世也在開發駕駛員輔助系統的域控制器,它是一個具有拓展性的域控制器。

  

  不同自動駕駛功能需要不同的冗餘系統。蔣京芳表示,博世為了安全,在不斷擴大硬體成本,但博世也在考慮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利用最經濟的方式將產品和功能用於商業化。

  

  今年 7 月,博世和戴姆勒合作的項目已經實現了自動泊車,這項功能有望在 2018 年在中國演示。當然,這個功能需要依靠智能基礎設施幫助推進,需要在場地布滿攝像頭或是激光雷達、雙目攝像頭方案,然後根據後台指導停進相應車位中。

  蔣京芳最後表示,自動駕駛風起雲湧,博世希望在本土建立產品與系統研發技術及能力;在人工智慧及高精地圖領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充分考慮中國駕駛行為及環境工況,發展適合本土的功能;與行業夥伴推動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政策的建立與完善,共同開創自動駕駛的未來。

  專訪博世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系統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對AI進行驗證 | IAA 2017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0 11: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