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 拍的照片依然不好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10-29 1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什麼有時候你覺得你明明很努力,拍出來的照片依然不夠好;或者你明明覺得照片很出色了,但是大家卻仍然覺得不喜歡。這個問題是每個攝影師晉級之路上都會遇到的,可以算是攝影愛好者或者是職業攝影師成長之路必須要經歷的瓶頸期。究竟如何突破瓶頸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不同階段的瓶頸期,都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不注重照片統一性 照片沒感情

  攝影最開始大家教的總是構圖,曝光,色彩之類的問題,大家大量的精力也會放在研究如何構圖,研究如何調色上。但是,很多朋友經常會把精力單單放在一個領域,而忽視了照片的整體性。這是導致照片不耐看,或者是技術不能得到繼續提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張好照片,構圖、時機、色彩都需要

  所謂整體性,就是照片是一個整體,我們既要有合適的空間布局,包括前景中景和背景;又要有合適的光線組合,以及正確的曝光。照片是一個整體,我們在研究如何構圖,如何控制曝光的同時,應當讓畫面各個部分相互融合,成為一個恰當的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不能缺失。這裡看著簡單,但是很多朋友缺少的,也正是整體性。很多朋友拍的風光片或者人像篇,單看主體都很好看,色調也很好,但是畫面總會顯得空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元素過於單一,不能形成具有整體一致性的畫面。

  

  對於城市照片,有沒有耐心湊齊所有的要素,是很關鍵的一點

  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一點,讓照片整體的各個要素全部聚齊,有好看的主體,有不錯的前景,色彩和光線也恰到好處,畫面的要素算是湊齊了。但是這樣的作品還差一點靈魂所在,就是要有感情,一個好的作品,不管是人文還是風光都要有一定的情感在裡面,我們要拍攝一幅有溫度的照片,而不是簡單的圖片。人文、人像對於感情比較易於融入,對於風光作品來說,融入思想比較麻煩。

  

  照片應該能夠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融入思想,不是說拍照的時候拍點什麼老頭老太太。照片應當能夠表達一件完整的事情,通過照片內的景物,讓大家理解拍照時鏡頭瞬間發生的故事。這一點,風光照片同樣可以做到。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我們需要一些其他元素來點綴,這是更好的提升方法

  要解決照片沒有統一性,或者照片沒有感情的問題,其實方法比較簡單,多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照片中,拍完照片,我們不要立刻分享,先把照片放上一段時間,等過一陣子,看一下自己再看這張照片時,能否通過照片回想起當時的拍攝經歷,看一下自己的照片能否感受到當時拍攝的情緒。如果能,那麼把這張照片分享出來,如果不能,那麼這張照片要麼還不夠好,要麼沒有什麼情感元素,繼續努力拍出更好照片吧。

  只在乎技術,忽略了器材重要性

  「鏡頭後面的頭更重要」,這句話是攝影圈子裡非常出名的一句話,這句話告訴大家,拍照應該認真思考,不要攀比和貪圖器材。但是很多時候,器材其實非常重要,當我們有了足夠的技術積累之後,升級器材,添置配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

  

  人們總說後面的頭更重要,但是絕對不能忽視前面的器材

  我們升級器材,一共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拍攝器材,也就是相機與鏡頭;另外一部分,是輔助器材,也就是濾鏡、三腳架、閃光燈等等。如果我們拍的片子,看上去已經不錯了,這時候其實我們應該放大100%來看一下,是否細節清晰,是否畫面乾淨,這些都是決定我們照片是網路分享照片,還是可以用作圖庫照片的重要因素。

  

  器材是攝影師不能避開的話題

  升級相機和鏡頭,一方面是為了得到更清晰畫質,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拍攝更多題材。例如拍攝星空,我們必須依賴於高感和大光圈鏡頭,因此如果您單單隻有APS-C機身加上套機鏡頭,是無法完成拍攝的。我們往往需要f/2.8以上光圈的廣角鏡頭,配合ISO 1600以上的高感,才能拍攝比較好的星空作品,而拍攝銀河則需要更高的感光度。

  

  拍攝星空,必須使用大光圈和高感,要提升畫質,使用更好器材或者赤道儀是最好選擇

  雖然技術非常重要,但是很多題材必然會受到設備的限制,而另一方面,配件雖然不會限制我們的拍攝題材,但是會大大影響我們的創作發揮。再次以風光拍攝為例子,或許漸變鏡可以用HDR方式來解決,但是例如長曝光拍攝,我們則必須使用ND鏡,否則我們用任何技術方式,也無法完美還原長曝光的效果。

  

  長曝光必須使用ND鏡

  當然,我們前面的例子都是風光拍攝,人像拍攝時間,燈光的作用更加明顯,如果您覺得您拍攝技術已經很好,您的修圖技術也已經很棒,那麼限制您的很可能是閃光燈的組合和使用,這時候要更進一步,升級設備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升級器材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如果資金緊張,我們不妨從小的配件開始,三腳架、濾鏡、閃光燈,是最初適合升級的設備。如果資金緊張,三腳架不能一步到位,不妨從一支旅行使用腳架和一支城市使用開始採購;濾鏡不能配齊,可以先從ND鏡和CPL開始;閃光燈不妨買一支原廠燈,其餘用副廠代替。但是升級器材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拍攝內容是無法使用技術代替的。如果可以,我們可以拍出更好的照片,把照片放在圖庫上,用掙到的人民幣來更新器材,這樣自己的技術會提升的更快。

  有技術有能力,但是不能吃苦

  另外一方面,如果您的設備足夠好,技術也很好,那麼攝影的真諦其實在於發現。很多時候,發現正常人無法看到的景象,才是真正提升攝影水平的關鍵所在。

  

  能不能去其他人去不到的地方,決定了拍攝的質量

  首先依然從風光攝影說去,從過去到現在,真正的風光大師,從來不是坐在城市裡享福,或者只是開著車走走公路的人,真正的風光攝影師,一直都是吃在野外,活在野外,潛心於尋找其他人未從到過的風景,醉心於欣賞大自然最純真一面的那群人。

  

  風光拍攝的核心是到別人沒去過的地方,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人像拍攝與風光攝影一樣,拍攝與眾不同的才會有更高的人氣和關注度。大部分糖水片、清淡的人像寫真如今早就是比比皆是,所謂的比拼照片好看說白了不如說是比拼模特質量。

  

  現在大部分人像照片都處於「隨拍階段」,並沒有什設計具體的形態藝術和布光

  人像拍攝也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調試諸多設備,一次次嘗試,出門時可能還要攜帶諸如閃光燈、反光傘、柔光罩等很多設備,但是這些是提升攝影水平的必須之路。

  總是跟著別人學習 而不去創新

  另外一點,相信看這篇文章的,大部分還是普通的攝影愛好者,大家把攝影當作生活的一種愛好,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我們並不奢望更高的攝影水平,也不羨慕專業攝影師,那麼這時候,我們的提升動力和學習方法是什麼呢?相信大家更多的是會選擇自己喜愛的攝影師,選擇自己常去的論壇,學習專業攝影師的拍攝方法,學習網友的拍攝技巧。

  

  好照片很多,當我們把一個題材拍熟練之後,就需要進一步增加創意性

  在學習路上,迷失於HDR攝影,迷失於街頭攝影,迷失於高飽和度或者黑白攝影,都是很多攝影者進階的必經之路。HDR使我們必須學會的,黑白色調也是必須要學會的,但是如果我們沉迷於這些,就會走入歧途,這是跟隨別人學習一定要注意的。但是一旦我們悟透了其中的方法技巧,就需要更多新的東西了。

  

  HDR、黑白照片.....很多技巧都具有誘惑性,不能深陷其中

  那麼眾多攝影教程,眾多攝影分享平台,我們或許能獲得很好的技術水平,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那麼只能說達到很高的水平,並不能突破現有的瓶頸。我們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創新拍攝內容,開發新的題材,嘗試新的主題,才能對攝影提升有所幫助。

  

  嘗試新主題新內容,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嘗試新鮮內容,不意味這拋棄原來的拍攝題材,我們拍攝仍然要專註於某一領域,我們所說的創新和嘗試,更多也是在自己熟知領域的創新與嘗試。例如我們拍風光,從本來的風光,上升到星空拍攝,或者增加人物元素到風光照片中,這是我們需要不斷摸索的。

  

  創意拍攝,有時候在家裡藉助小物件也能完成

  創新,包括很多方面,一方面嘗試新的技巧新的題材,另一方面,也是嘗試新的器材設備,例如使用赤道儀拍攝,使用無人機拍攝風光,只有不斷嘗試,才能找到現在拍攝技能的不足和薄弱點,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拍攝水平,這是每個攝影師自我反省的必要步驟。

  今天我們講了很多東西,是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容易忽略的,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對您攝影發燒之路有所幫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9: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