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袁剛:改革的手術刀應揮向那裡 (萬言書) 3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7-10-21 16:3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xlyyj 於 2017-10-21 16:36 編輯

   我們都清楚上世紀80年代改革之初出現全民經商,幹部下海,軍隊走私的熱潮,中國人民解放軍辦的藥廠「三九胃泰」,竟公開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做廣告。對越南作戰回國的部隊,公然在馬路上倒賣軍用品做起了生意,時為營職幹部現任上將的劉亞洲看見后,即給軍委秘書長楊尚昆寫信諫止。又據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回憶,他當年任青島市委書記,嚴禁本市搞走私,但附近煙台、威海軍隊走私汽車他卻管不了。江澤民被問及上台後乾的第一件值得稱道的大事時,爽快地回答說是禁止軍隊走私,給軍隊「吃皇糧」。朱鎔基上台更是下大力全面查禁走私,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先前我們難以理解「官倒」及軍隊走私,這種很難想象也難以啟齒明顯地危害國家的怪事,竟敢光天化日下公開干!通過紀坡民的點破,使我們知道了也理解到,改革開放啟動是多麼多麼的艱難!「新階級」打不破繞不開,連鄧小平也不敢觸犯既得利益集團,採取的是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辦法,給黨政軍官僚好處,「拉下水,一塊搞」,讓他們搞「官倒」當「富家翁」,才衝破阻力推行市場經濟改革。所以,中國的改革可以說是「花錢買改革」。
    怎樣評價鄧小平這一招呢?象歷史上正面評價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一樣,我們也應正面評價鄧小平的作為。面對體制機制難題,鄧敢作敢當,採取迂迴曲折的辦法,繞過凝固化的官僚特權利益,成功啟動了改革。改革過程中軍隊的利益既得到保障,也就成了軍委主席鄧小平的堅強後盾,就連林彪嫡系老部下原「四野」四縱參加過「塔山阻擊戰」的張萬年,也高呼:「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但是,負面影響也相當嚴重,宋朝出現的「三冗」在中國現今也出現,所謂冗官、冗兵、冗費,鄧小平雖對軍隊「消腫」,讓軍轉幹部到地方照樣當官吃糧,但除加深了地方官的冗贅外,冗官冗費頑症始終革除不了。這其實也是「國家官僚制」老毛病,在改革開放「花錢買改革」的形勢下,幹部官僚冗散腐敗更是泛濫成災。
    花錢買改革,幹部特權不敢碰,反而要著力維護,於是乎有了「顧問委員會」、「老幹部局」,菜疏肉食有所謂「特供」,高幹病房更遍地開花。《當代中國研究》2003年第4期刊文披露,從1991年到2000年,中央撥給農村合作醫療的經費僅為象徵性的每年500萬,地方政府再配套500萬。全國農民分攤下來,平均每人每年大概是1分錢。一方面是老百姓看不起病,另一方面離退休高幹卻長年佔據40多萬套賓館式高幹病房,一年開支500多億元,再加上在職幹部療養,國家每年花費約2200億。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官員們的公費醫療佔去了全國財政衛生開支的80%。而且,目前中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北京等特權城市。北戴河的中央國家機關療養院超過100家,家家院落寬敞、樓宇林立、樹木蔥蘢。301醫院高幹病房一個老幹部的醫療費用,可以超過一個鄉一個鎮幾萬人所費,對已近植物人的高幹的護理,可以不計成本。怵目驚心的數據說明,黨政機構那是在為人民服務,全是在為幹部官僚們自己服務。最近披露國家地震局經費僅千分之一用於預報業務,其餘絕大部分用於養人蓋樓房補福利等以及「三公消費」。各級政府有不少機構的設置,就是為了安插冗員吃皇糧,如平原地區沒有林木的縣有林業局,從無地震的縣也設地震局,且廣設副職,有的乾脆不上班「吃空餉」,當寄生蟲,享受特權吃冤枉的幹部無可計數。據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計算,我國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4千多萬,「吃皇糧」的達7千多萬人,18個老百姓要供養一個官員。改革中有幾千萬工人下崗,但幹部卻幾經「精簡機構」也不見下崗者,無崗也得養著護著。中國的國家財政一半以上是用於養官,行政開支「超英趕美」,「三公消費」是天文數字。前廣東省長黃華華說:「過去副省長以上才有專車,現在有的股長屁股後面都『冒煙』」。公車私用也耗費了無數國脂民膏,其情形與王朝時代當官做老爺,出行要人抬轎,沒有什麼兩樣,反映的是體制性腐敗。
    出生延安的「高幹子弟」陸德在2011年的一次集會上,痛心疾首地發言:「我們黨的腐敗現象嚴重。我是搞經濟研究的,2004年,全國公款吃喝3700億、公款用車4083億、公款外出旅遊3000億,2004年我們財政收入3萬多億,1/3拿去吃喝玩樂了。請問,全世界有哪一個政府敢這麼花錢?公務性支出,美國在這方面花的錢,占整個財政支出的9.9%,加拿大是7.1%,法國是6.5%,韓國是5.06%,英國是4.19%,日本是2.28%左右。我們中國這方面的支出是多少?同志們,37%,是美國的4倍。為什麼?沒有監督,沒有制衡,這種現象再發展下去怎麼辦?」陸德是老資格的中宣部長陸定一的兒子,他出生時瘦弱難養,在艱苦環境下,是朱德總司令將自己那份牛奶省給他吃,才活了下來,為感謝朱老總其父給他取名陸德。這樣的「官二代」,發言竟如此尖銳,是憂黨憂國憂民!陸德把腐敗性「三公消費」歸結為「嚴重的封建殘餘」,是當年他的父輩奮力革命要剷除的東西,現在竟「愈演愈烈」,所以痛心疾首心肺俱焚。
    但陸德把官僚特權腐敗歸結到子虛烏有的「封建殘餘」頭上,仍是在為體制開脫。我前面說過,蘇聯模式的黨政幹部體制,自建立伊始就沒有「先進性」可言,無論是蘇聯還是中國都無可避免地出現「國家官僚制」病症,後來愈演愈烈是本身體制問題。「舊社會殘餘說」則把責任推給了別人,其發明者是布哈林,意指先進的蘇聯不是官僚體制,諸多官場惡習乃舊社會遺留,其表現為官僚主義而非體制,以後會加以克服並越來越好;多數共產黨人本質也是好的,個別黨員腐敗是受資產階級侵蝕,經教育可以恢復「純潔性」。據此毛澤東在開國之初也提出「糖衣炮彈說」,重複布哈林的論調,說共產黨人是「特殊材料織成的人」,個別人腐敗是被階級敵人用「糖衣炮彈」擊中,所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好吃懶做等都是舊社會的遺留,屬於剝削階級。這類自欺其人的說教現今是不值一駁,既然是舊社會剝削階級「遺留」,那麼建國都60多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遺留」本當越來越少,為什麼反而越來越多了呢?可見絕非什麼「遺留」。習近平說得好,「物必腐之,而後蟲生」。問題的根本不在別人,而在於執政黨本身,是自身腐爛了,要警戒自己,而不是警惕別人,改革的手術刀應該揮向自己。
    四、不揮重刀革除「蘇聯模式」病體,中國就不會有出路
    中國改革走到今天這一步委實也不容易,但攻堅戰還在後頭。有人說前30年改革,好改的都已改了,留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改革的成敗就在於敢不敢改自己,必須將改革的手術刀揮向自身,刮骨療毒,除蛆祛病,改變政治行為方式,才可能有前景。
    然而,百年沉痾的「蘇聯模式」黨政官僚病體不可小歔,在中國,蟻附於體制吃飯的人太多,權貴們死抱權力不放,幹部特權利益凝固化,因而積重難返,自我改革的難度極大。就拿8200萬共產黨員來說,其數早已起過英、法全國總人口,而與德國總人口相當,不出幾年可能達到1億黨員,成為世界奇觀。這樣龐大臃腫的黨,又如何能稱之為「先鋒隊」?上下都「與中央保持一致」,沒有個性只有黨性,內部沒有派別,只能是虛假現象,一致都聽從中央領導,簡直是裝聾賣傻,荒唐可笑。入黨可以做官,其中又有多少蠅營狗苟之徒,是削尖腦袋鑽進體制內營私,以求晉身享受特權呢!8千多萬黨員中,有一半以上與權力沾邊,是各級各類幹部,他們中若能有一半具有「先進性」、「純潔性」,中國的事都會好辦得多。可惜「先進性」、「純潔性」這些客觀上並不存在的東西,無法落到實處,再宣傳教育也無用。
    龐大的黨政幹部既得利益集團,表面上做一套,骨子裡是另一套,他們最怕打破現狀喪失特權,竭力「維穩」維護既有利益格局,想方設法阻礙實質性改革。中國的腐敗問題實際上就出在黨員幹部身上,官員財產申報公示是世界公認的反腐利器,但在中國喊了20多年,就是難以推行。為什麼呢?所謂技術上有難題是借口,老試點不推行是有意拖延。據說尉健行、吳官正任中紀委書記時還真抓了一下,官員們向中紀委報的身家幾乎個個是百萬千萬,雖不貪污不受賄,其合法收入就比普通百姓多得太多,與馬克思所謂幹部工資不得超過技術工人最高工資的標準差距太大,於是乎不敢公示了。因為一公示,馬上就「坐實」了德熱拉斯所謂普遍享有特權的「新階級」的存在,是「走資派還在走」,黨長期欺騙灌輸的階級「先進性」、「純潔性」、「公僕說」等,都會馬上露餡,對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是顛覆性的,其勢等於自殺!為此,中共高層也很傷腦筋,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終難以見公婆(人民),其執政合法性由此受到嚴詞拷問和嚴酷挑戰!連台灣馬英九、香港梁振英及西方各大國領袖都公示家產,為何唯獨中共不敢公示呢,自稱「先進性」的中共黨政官員,又有什麼臉面面對治下的百姓?
    然而,問題的根子其實還不在中共,「十月革命」后的蘇聯及各蘇式社會主義國家,還沒有一個敢於公示幹部財產的。因為蘇聯體制的本質就是對大眾的管制和欺騙,龐大的黨員幹部階層是黨國統治的基礎,若不好好供著養著給點特權,金字塔型的龐大等級官僚體制馬上就會轟然而垮。蘇聯垮台後,新生的俄羅斯馬上就實行了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得以和奧巴馬一樣,從容地公示自己的財產,而唯獨中國不能。為什麼中國不能,就是因為中國政治上仍然堅守蘇聯模式,官員財產公開等於自找死路。不但官員個人財產不敢公示,政府各部門行政開支、三公消費等,也不敢透明公開。在當今中國連改革也要花錢來買,入黨當官多是為了撈好處,在廣大農村有眾多的黨支部書記,他們並沒有什麼國家幹部編製,但每月也是要領錢的,國家轉移支付給農村的扶貧款,也大多轉入了員外幹部的腰包。大量事實表明,中國的政治體制並不具其所吹噓的「先進性」,甚至也沒有什麼「中國特色」,而是完全照搬蘇聯模式。如現今法學界與民眾廣泛詬病的「勞教」制度,也是移植於蘇聯。黨政官僚腐敗是體制性的,其所有問題在前蘇聯東歐都早就頻頻發生,且根治不了。因而,並非揭發審判百十個貪官,就能解決問題,必須改變體制機制,在政治上剔除腐朽的蘇聯模式。
    中國這幾十年改革,在政治上對蘇聯模式也有一定的修正,理論上提出了「三個代表」全民黨說法,制度上取消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終身制,總書記任期現在確定為兩屆,掌政僅10年,老幹部雖養尊處優,但確立了其放權離休退休制度。能做到這些,也確實不容易。中共十八大對幹部腐敗等問題,也提升到「亡黨亡國」的高度,習近平表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將改革的手術刀對準黨自身,「對一切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都必須嚴懲不貸,決不能手軟」。新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11月19日在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全體黨員幹部大會上,提出要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官僚主義風氣,強調反腐倡廉要常抓不懈。中共新領導層一上任就著力部署反腐工作,號召講真話干實事,不搞官場繁文縟節形式主義,不講空話套話,「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表現出重啟改革的新銳之氣,一時備受各界關注。但我認為,要做的事還多,重任重壓挑戰考驗還在後頭。
   改革不能只限於反腐做表面文章,要從根本上改變產生腐敗的體制機制,既要治標,更要治本。當今中國的改革實已走到分叉路口,腐朽蘇聯遺留給中國的「國家官僚制」已積重難返,已經成為當今改革的主要對象。黨政不分金字塔型的黨國體制渾身長滿了毒瘤,貪污腐敗是毒瘤,高額「三公消費」是毒瘤,高幹病房是毒瘤,幹部特供是毒瘤,老幹部局也是毒瘤等等,要揮刀將其割除之。另外,蘇聯模式的政治行為方式,所謂民主集中制、政治局、書記處等一套集權方式,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也要逐漸革除變換,代之以民主憲政。執政黨要在憲法框架下執政,允許人民監督,允許反對者說話,政務公開,陽光執政,改革體制機制,徹底剔除腐朽蘇聯那一套。
     但我國改革至今仍然是在原有體制上修修補補,所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在大框架上仍然堅持蘇聯政治模式,其中一條即是堅持列寧主義,對已自取滅亡的蘇聯模式不敢徹底否定,依賴既定路徑,仍堅守封閉落後的蘇式黨政官僚體制機制,甚至不服輸擺出反帝反資姿態,變換花樣搞意識形態鬥爭。前文提到的紅二代陸德憂黨憂國心肺俱焚,他在提到解決危局的辦法時,也只是提出要「真正落實」民主集中制。殊不知民主集中制乃地下黨時的組織原則,具有極大的強制性和欺騙性,要推行真正的民主化改革,靠強化組織紀律,強化舊體制機制,根本就不會有出路。
    本來,蘇聯垮台自己也已徹底否定了自己,哪為什麼我國還在堅守呢?答曰:怕體制崩潰會亂,所以要「維穩」,要竭力維護既有利益格局。於是有人公開說:不要把老幹部逼到牆角!老幹部局千萬要把離退休老人照顧好,高幹病房再腐朽也不能撤。又有學者提出所謂「存量民主和增量民主」說,在路徑鎖定不觸犯權貴「存量」利益的基礎上,只對「增量」蛋糕進行分割,凝固化的既得利益黨政幹部官僚集團,連鄧小平都動彈不得,誰還能動?只有在承認和優容既有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在中國推行改革。如此這樣的「增量民主」,實際上是花錢買民主。還有人提出花錢買憲政的「黨主憲政」說,試圖在承認一黨專政的前提下,乞求黨能遵守自己制定的憲法,執政黨能在憲法框架下行使權力。又有人提出:「對一些高層貪污官員實行有條件的部分赦免」,以換取他們對官員財產公示制的支持,「以減輕那些已經有腐敗行為的人對反腐敗的抵抗」,減輕體制內對政治體制改革的阻力。對此,學界還有過一番討論,仍然是「花錢買改革」、「花錢買穩定」的思路。
    花錢買改革、花錢買穩定、花錢買民主、花錢買憲政、花錢買官員財產公示等,乍聽起來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但並不是說一點道理都沒有,用贖買來減少改革阻力,以妥協換取既得利益者讓步,若真能推動改革,也是可圈可點。天價維穩也確實買到了幾年穩定,當然,花費的天價都是納稅人老百姓埋單。中國百姓乃是最堅忍最馴服的百姓,為此廣大民眾忍氣吞聲,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執政當局似乎並不買賬服軟,前不久政治局常委吳邦國就曾盛氣凌人地「鄭重」宣告所謂「五不搞」,其執拗與清末新政改革關鍵時刻朝廷宣布「五不議」,有得一比,對鬆動體制放權讓利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對憲政民主沒有半點妥協的空間,仍然堅持列寧黨斯大林政體不動搖。明知蘇聯垮台其制其路錯了,為保特權也要堅守列寧斯大林創立的政治行為方式,仍然是槍杆子筆杆子「二杆子」幹革命,一手拿槍維穩鎮壓,一手握筆欺瞞矇騙,為固守既得利益而不肯作根本性改革。
    蘇式「二杆子」革命政權其實相當脆弱,蘇聯70年主要是靠強力鎮壓和謊言維持,對思想管制更尤為堅決,馬克思堅決反對的書報檢查,在列寧那裡根本就不加理睬,其建政之初就嚴厲推行黨禁報禁。這一點在中國也貫徹得相當徹底,至今也未見鬆動跡象,為掩飾遮羞花錢養了8個假黨,「肝膽相照」充當花瓶,「多黨合作」尤如演戲,雖演技極其拙劣,卻至今仍在假戲真做;中宣部對報刊媒體的強力管制,更是日盛一日,「黨管輿論」,為什麼要管制輿論呢?就是因為自身太虛假,生怕有人揭穿影響其「維穩」大業。蘇聯政體的欺騙本質,蘇聯人自己也有很好的總結,蘇聯垮台前夕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總理雷日科夫總結得最明白清楚:「我們監守自盜,行賄受賄,無論是在報紙上,還是在新聞上,還是在講台上,都是謊話連篇。我們一方面沉溺於自己的謊言,一方面為彼此佩戴勳章,所有人都這麼干,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這樣一個政體,雖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招牌,若馬克思在世未必會認同,「中國特色」也很難說就是這個樣子。中國人「以俄為師」搞「二杆子」革命,移植蘇聯模式,可以說是吃了大虧上了大當,若不加醒悟改弦易轍而死不回頭,只能是死路一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