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危機近十年後 花旗試圖「復興」這個臭名昭著的金融工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華爾街見聞 / 祁月

  摘要:08年因CDO遭受巨大損失而被迫申請救助的花旗,現在卻在積極兜售CDO,佔據了半數以上的市場份額。《大空頭》將CDO比作「原子彈」,它最終令抵押貸款市場的風險擴散至整個金融系統。

  金融危機近十年後,花旗銀行正在兜售一款曾在金融危機后「近乎死去」的金融產品——CDO。

  CDO:加速金融危機的「原子彈」

  CDO?如果看過電影《大空頭》(The Big Short),你一定聽到主角和配角們在多次討論的這個結構性金融產品。

  CDO全名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即合成型債權抵押證券。也就是將房屋抵押貸款或公司貸款等一批資產打包成證券,然後再分割為多份,出售給投資者。CDO不是實際的債務證券,而是與貸款或公司債等其它投資關聯的衍生品。

  

  由於CDO中充斥著次級抵押貸款敞口,且結構複雜,槓桿頗高,當年金融危機的市場大波動中它發揮了爆炸性的殺傷力,因此飽受詬病。《大空頭》將CDO比作「原子彈」——它最終令抵押貸款市場的風險擴散至整個金融系統,從而助推了金融危機。次貸危機爆發后,市場對CDO的需求迅速枯竭。

  「好了傷疤忘了疼」

  事實上,過去數年間已經有一些企業嘗試重振CDO,比如德意志銀行、高盛、摩根大通、法國興業銀行和美國紅木信託(Redwood Trust)等,以獲取更為豐厚的回報率。

  目前,花旗是其中的主導者,他們做相關的嘗試已經兩年多了。

  如今這種局面是相當富有戲劇性的:當年,花旗就因CDO遭受了巨大損失,被迫申請了政府救助。現在,花旗卻在這類交易中佔到了半數以上的份額,美國媒體援引很多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在2006年,也就是07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全美共計發行了4890億美元的CDO,花旗承銷了其中的340億,是僅次於美林證券的第二大CDO承銷商。後來為追求更高回報,花旗鋌而走險,通過所謂的結構性投資實體(SIV)買進了價值1000億美元的次級CDO,佔據全球市場的1/4。

  次貸危機爆發后,時任花旗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huck Prince因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巨額虧損而於07年末辭職。2008財年,花旗虧損額增至321億美元,2009年又虧損82億美元。

  嚴酷的打擊令花旗股價一落千丈,股價跌超90%,一度跌破1美元……

  為何復興CDO?

  據美國媒體報道,花旗稱,這一次的CDO和當年具有本質上的不同。他們精心定製了令其免於遭受虧損的交易方式,同時還能給買家高達20%左右的投資回報率。而且,現在的CDO規模遠遠小於金融危機之前,也沒有看到企業違約隨時會激增的跡象。

  華爾街日報上個月也引用銀行人士表示,CDO自危機以來已發生改變。例如,大多數的期限更短,至多兩到三年左右,而不是七至十年。一些銀行只將市場中經常交易的標準CDS指數分成不同的份額,而不是設計定製的信貸籃子。

  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市場環境:長期徘徊在歷史低位的利率使得投資者尋找更高收益率的產品,而高收益基本意味著高風險,CDO產品的死灰復燃是其中最明顯的跡象。

  花旗分析師Anindya Basu上個月表示:「在當前利差極窄、波動率低下的市場環境下,人們尋求額外收益的心情異常迫切。」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在金融行業有整整一代人,他們太年輕,根本沒有經歷過當年的市場崩盤,他們不知道或者忘記了CDO曾經帶來的麻煩。」在金融業闖蕩30年之久、現在經營著一家諮詢公司的Janet Tavakoli說。

  然而,正所謂中國的一句老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27

主題

1268

帖子

158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9
沙發
chayuanchunse 發表於 2017-9-30 11:0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一句老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3

主題

989

帖子

203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37
3
飛龍之雲 發表於 2017-10-1 15:05 | 只看該作者
長期徘徊在歷史低位的利率使得投資者尋找更高收益率的產品,而高收益基本意味著高風險,CDO產品的死灰復燃是其中最明顯的跡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