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戒除毒癮有戲?"海洛因疫苗"會阻礙毒癮的興奮感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9-21 0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9-21 00:02:30 來源: 網易科學人

  海洛因疫苗是有爭議的。有人說,戒除毒癮不僅僅是通過化學手段阻止海洛因不再起作用, 人們更需要解決海洛因濫用的深層次原因。海洛因疫苗可能在阻止毒品相關傳染病方面發揮作用,但其並不是靈丹妙藥。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晗冰

  美國有一百萬海洛因成癮者,而英國的海洛因成癮者比例更是全歐洲最高。對於全社會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是,對於這樣一個棘手的社會問題,化學方法會帶來一個最終答案嗎?

  海洛因對於人的成癮性可以被描述為「大腦的溫軟」。在藥物進入血液的幾秒鐘內,它會直接刺激到大腦神經元中的受體分子,引起急劇的興奮,其次是長時間的寧靜感。是的,海洛因會讓人感覺很好——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但是,如果使用了海洛因並沒有獲得任何感覺呢?如果有化學治療手段能夠消除其對大腦的影響會怎麼樣?誰還會繼續使用呢?

  開發一種可以抵抗海洛因成癮性的疫苗讓這一願景變得可行。加利福尼亞州的研究人員最近宣布了一種可以阻止海洛因在小鼠和猴子體內產生麻醉效應的疫苗,同時表示關於人體的臨床試驗正處於推進之中。這個化學干預的理念是,單次使用疫苗可能會使海洛因對大腦中的作用消除數周,從而潛在地破壞了使用海洛因的周期。倫敦國王學院藥物成癮部門行為心理學家約翰·馬斯登(William Marsden)指出,「這種疫苗主要通過減弱海洛因使用者對藥物的預期而起作用。這些使用者知道使用海洛因不再有以往的快感,所以就會停止嘗試。

  但海洛因疫苗是有爭議的。有人說,戒除毒癮不僅僅是通過化學手段阻止海洛因不再起作用, 人們更需要解決海洛因濫用的深層次原因。海洛因疫苗可能在阻止毒品相關傳染病方面發揮作用,但其並不是靈丹妙藥。

  關於海洛因和其他阿片類藥物的濫用是一個毀滅性的社會問題,在很多地方這一情況還在呈加劇趨勢。2003年至2014年期間,美國海洛因使用者的人數增加了一倍,達到一百萬人,因濫用海洛因而導致的開銷估計為每年五百億美元。過去15年來,因吸食過量海洛因而死亡的人數增加了三倍,注射毒品已經成為通過血液傳播艾滋病毒和其他疾病的主要途徑。每1,000名英國人中約有八名是高危阿片類藥物使用者,這一比例在全歐洲最高。

  如果將毒品濫用描述為一種傳染病的話,就意味著可以將其看作一種疾病。事實上,醫療機構如美國醫學協會也是如此:美國國家戒毒中心在紐約將毒品濫用稱之為「關於大腦和身體的複雜疾病」。畢竟,毒品濫用像許多其他疾病一樣可以被遺傳:遺傳因素似乎佔個體吸毒成癮風險的一半以上。

  如果毒品成癮是一種疾病,那麼用疫苗治療聽起來似乎並不奇怪。然而,在毒品成癮的情況下,疫苗並不會像針對病毒那樣刺激人體對病毒產生免疫力。相反,它會抑製成癮物質對人體的影響。

  事實上,關於針對藥物成癮性的疫苗研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在20世紀70年代,關於海洛因疫苗的研究很多,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科學家集中精力開發針對尼古丁和可卡因的疫苗,但是沒有太多進展。與一般疫苗一樣,關於藥物成癮性的疫苗是施用一種稱為半抗原的化學物質,當其被較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攜帶時,會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從而識別並粘附於半抗原的蛋白質分子。通過使用與疾病藥物非常相似的半抗原物質可以「訓練」身體來對真實威脅產生反應。這種被二次化學物質刺激產生的免疫反應通常在疫苗中被稱為佐劑。

  由於其他治療手段的存在,早期並沒有關於海洛因疫苗的研究工作。 這種替代療法是使用受管制且危險性較低的阿片類藥物,如美沙酮使毒品成癮者逐步脫離對海洛因的依賴。而納曲酮等藥物也可以阻止人體對海洛因的精神依賴作用。但與一次疫苗能夠長期阻斷對毒品的依賴有所不同,納曲酮等阻斷劑必須定期服用,通常是每天需要服用一次。此外,納曲酮也可用於治療酒精成癮,因為它可以減少令人愉快的中毒感。

  但納曲酮的使用會可以引起人體自身的併發症。它有一些副作用,其中包括疲勞,焦慮和嚴重的胃腸道疾病。而當有些使用者發現海洛因沒有達到相應的效果時,會嘗試用更大的劑量來獲得愉悅感。這導致了因吸食毒品過量而死亡的事件。

  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藥物化學家金簡達(Kim Janda)認為,儘管缺乏參考性的成功案例,但通過疫苗戒除毒癮的方法值得嘗試。在談及關於疫苗的早期研發工作時,他表示「研究人員沒有太上心,也沒有花費過多精力。「

  一方面,他說,針對尼古丁和可卡因的疫苗使用了效果不佳的半抗原和佐劑,因此在臨床試驗中對大多數患者並未起效,並沒有阻斷藥物對神經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在早期研究中錯誤地把海洛因當作了疫苗目標:海洛因分子不是一種活性劑:它是一種「前葯」,這種物質在人體內分解產生刺激大腦的藥物成分。這種對人腦的刺激是由相關的阿片類嗎啡所引起的,而海洛因則在體內被分解。之所以海洛因比嗎啡更有效,是因為其可以從血液直接流向大腦。

  「所以疫苗需要刺激產生的抗體並不是針對海洛因,而應當是嗎啡。」簡達指出,此外還有另外一種稱為6-乙醯嗎啡的阿片類物質,其是將海洛因轉化為嗎啡的中介藥物。

  他和他的同事精心打造了疫苗的各個要素:半抗原,載體和佐劑。他們已經測試了這種疫苗在小鼠和恆河猴上的效果,發現如果每三個月左右注射一次,則可以阻斷海洛因成癮性的效果至少可以持續八個月。

  簡達指出,實際上他的疫苗可以防止致命的海洛因吸食過量,減少癮君子大量吸食海洛因的風險。簡達希望能夠在一個生物技術公司的支持下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那樣我們就能夠真正了解疫苗的療效是否有效。

  一些毒癮專家謹慎地表達了自己的認可。溫哥華健康評估與結果科學中心專家Eugenia Oviedo-Joekes說:「疫苗可以預防」過量攝入「,但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像任何其他藥物治療一樣,疫苗只會取得適度和特定的成功。「

  簡達也同意這一點,他認為, 「疫苗是那些主動要戒除毒癮的人使用的。如果你根本不想戒除毒癮,疫苗根本沒有任何幫助。使用疫苗的理念是,讓海洛因成癮者的毒癮不會複發,可以繼續接受治療。「

  馬斯登同意,疫苗可能只對部分吸毒者有效。他說:「疫苗開發對於那些尋求預防毒癮複發的人是有益的。但我懷疑一些毒癮者並不會接納這種疫苗。」

  即便如此,但馬斯登認為這種做法的局限性在於「吸毒成癮的核心問題」。這種方法並不是用另外一種藥物誘惑吸毒者走出毒癮,而是對神經系統進行重新干預。毒癮會「重新校準大腦」,從而讓使用者記住過去曾經的用藥體驗,並且會感到不得不尋找新的藥物。

  更重要的是,過量的藥物依賴往往是對社會和心理創傷和痛苦的一種反應,是一個人周圍環境和經驗共同作用的產物。倫敦南部凱列赫布里克斯頓戒毒中心(Lambeth Addiction Consortium)邁克爾凱勒赫(Michael Kelleher)說:「這不是像顯微鏡下病毒引發的疾病。使用者在某種程度上依賴其消除心理上的困擾。」他透露,凱列赫布里克斯頓戒毒中心的一半以上女性成癮者都受到過性虐待。

  許多成癮者之所以尋求阿片類藥物,不僅僅是享受那種愉悅的體驗,也是為了逃避痛苦。這就是為什麼凱勒赫說,許多成癮者喜歡接受如美沙酮等受管制的替代品,而不是採取納曲酮等阻滯性治療手段。

  此外,還有大量其他藥物能夠產生類似於海洛因的作用。凱勒赫說:「現在很多吸毒者會使用一系列合成的阿片類物質。 「即便使用了疫苗,吸毒者也可能會轉而使用效果更強的毒品」,那麼這種情況可能就像抗生素髮展中的軍備競賽:「疫苗不得不繼續匹配最新的阿片類物質」。

  

  「我推崇科學,」凱萊赫說,「一定要向前走,總要嘗試,誰也不清楚什麼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但考慮到可卡因疫苗的既往經驗,我會謹慎對待海洛因疫苗。對於戒毒來說,沒有任何一勞永逸的所謂『奇迹治療手段』。「

  同樣,Oviedo-Joekes同事,在溫哥華戒毒一線工作了二十年的庫爾特·洛克(Kurt Lock)也指出, 「有些吸毒者可能並沒有準備好使用這樣的疫苗,」他指出,「因為他們可能缺乏許多基本的生活技能,並且不得不與焦慮,抑鬱,憤怒和無家可歸等其他社會問題進行鬥爭。」他說:「否則,如果簡單使用疫苗之後,吸毒者轉用其他物質或者會處於更大的自殺風險之中,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然而,洛克也看到了疫苗的作用。他說:「假設海洛因成癮者能夠自發使用疫苗,那麼聽起來很有希望。患者必須準備好並願意接受疫苗。如果疫苗能夠消除戒斷癥狀和對海洛因的渴望,那麼依賴阿片樣物質的吸毒者就可以採取下一步的替代治療。「

  馬斯登認為:「或許一種疫苗可以結合心理治療方法來研究潛在的問題。但是,簡達對任何「奇迹治療」都沒有幻想。他說:「疫苗將成為治療成癮的另一種工具,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有影響力負責人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以及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Absorption Drugs)對其成果表示樂觀。他說:「他們了解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但是疫苗得到批准之前我們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簡達認為,通過阻斷毒品效應來解決毒癮的想法可以得到廣泛應用。上周,他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宣布了一種針對合成安非他明類刺激物甲氰化線的疫苗,這種藥物在中東造成了廣泛的成癮問題。以前在研究中,並不清楚藥物在體內分解成哪些化學藥劑,從而刺激到大腦神經系統。但是簡達和同事們通過使用不同的半抗原分子在小鼠中產生抗體來辨識藥物分解產生的活性分子。

  事實上,疫苗並不是阻止藥物效果的唯一途徑。例如,對於尼古丁來說,簡達帶領的團隊一直在研究一種可以分解化合物分子的酶。 「我認為這種酶可能對尼古丁戒煙療法有很大的影響,」他說。

  吸煙當然也是潛在的致命成癮,戒煙也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海洛因成癮危害更大,更棘手的是它常常與疫苗無法消除的社會和環境因素緊密聯繫在一起。

  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海洛因疫苗可能會迫使我們面對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從一個角度來看,潛在的藥物治療可能是一個醫療問題,也是社會正義和不平等等負面現象的現實幹預問題。Oviedo-Joekes說,她所面對的許多成癮者長期處於社會邊緣化,其風險因素不僅包括「貧困和家庭支持不足,而且還導致人們處於更高風險的惡性藥物環境」。換句話說,藥丸,注射劑和疫苗可能會對個體吸毒者有所幫助,但藥物濫用從本質上說是我們尚未治癒的社會頑疾。(晗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4: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