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徐志摩罵結髮妻子:鄉下土包子!離婚後,徐卻高攀不起,最後慘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貓尾巴衚衕54號

  提到徐志摩,就想到他的代表作《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究竟寫了什麼,筆者沒法理解。大家說好,那就好吧!徐志摩是一個大詩人、大才子,這和他的家庭有關係。首先,徐家世代經商,到徐志摩這一代,已是巨富,他少小的日子過得很舒服,有得書讀。其次,徐家的家庭關係不一般,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家既是經商世家,也是書香門第,這才造就了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名聲在外,但他私德有虧。他對不住他的結髮妻子張幼儀。

  張幼儀15歲(1915年)就嫁給了徐志摩。三年後給徐志摩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徐積鍇。又四年後給徐志摩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彼得。但就在這一年,兩人離了婚。離婚是徐志摩提出來的,早在1921年。離婚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徐志摩迷上了林徽因,一個是徐志摩瞧不上張幼儀。

  

  張幼儀,徐志摩

  徐志摩和張幼儀是包辦婚姻(那個時代,流行這個),徐家是商界巨富,張家是政界翹楚,門當戶對,一拍即合。張幼儀的侄孫女張邦梅在她1996年出版的著作《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中寫道:(徐志摩)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徐志摩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願望而已。

  1922年,徐、張正式離婚。離婚後的徐志摩繼續圍繞著他的女神林徽因轉,像一條狗!張幼儀則去了巴黎,投靠他的二哥張君勱。後來的日子,除了1925年彼得夭折之外,張幼儀一直順風順水。

  

  林徽因

  1926年,張幼儀的八弟張禹九接張幼儀回到上海。張幼儀在德國待過併入學裴斯塔洛齊學院,講一口流利的德語。回國后,入職東吳大學教授德語。在哥哥張嘉璈的幫助下,又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的副總裁,並開了一家名叫雲裳的服裝公司。

  接下來的日子,張幼儀過得有聲有色,她成了上海的風雲人物。在風光背後,張幼儀也在默默付出。雖然離了婚,但她仍承擔起照顧徐志摩雙親的任務,徐志摩的父母也將她認作義女。怎麼說呢?徐志摩真是瞎了狗眼。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墜毀身死!他坐飛機從南京出發去北京,為的是參加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的中國建築藝術演講會。而林徽因早在1924年,就與梁思成結婚,1932年為梁思成生下了第一個孩子梁從誡。

  

  徐志摩的橫死,張幼儀是什麼態度?不清楚。但據張邦梅的著作,張幼儀曾說:你總是問我,我愛不愛徐志摩。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這就是張幼儀。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幼儀去了香港。1953年,張幼儀與中醫蘇紀之結婚。蘇紀之是張幼儀在香港的鄰居。1972年,蘇紀之去世。同年張幼儀去了美國,1988年在紐約病逝,享年88歲。

  了解了張幼儀的生平,筆者想「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恰如張幼儀在徐志摩人生軌跡上的分量與經歷。她是那麼的輕和短,但又這麼的重與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