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肺大泡是一種什麼病?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7-4-4 0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少老年朋友在醫院照胸片或胸部CT時,突然知道肺里有「肺大泡」,感覺有點嚇人。那麼,肺大泡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對自己的生命是否有威脅?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談談肺大泡究竟是什麼病。

林耀廣主任

  肺大泡是肺部的佔位性高張力性氣腫性病變,直徑超過1 cm,由肺泡壁或高度膨脹的肺泡破裂並融合而成。許多病因均可引起肺大泡形成,因此肺大泡實際上是一種臨床病理學綜合征。由於病因不同,患者的臨床癥狀、肺功能損害程度、胸部影像學和解剖病理學表現不盡相同。

  一、肺大泡的病因
  其實肺大泡的病因多種多樣,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導致肺大泡形成的病因。絕大多數患者有長期吸煙史,而且患有多年的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導致支氣管黏膜增厚,氣道狹窄,肺泡內氣體呼出受阻,這就導致肺氣腫的形成。因為人的肺泡壁極薄,嚴重肺氣腫患者,肺泡張力逐漸增高,壓力增大,到了肺泡壁無法抵擋肺泡內壓力時,即可撐破肺泡壁,形成肺大泡。由這類原因造成的肺大泡往往是多發性的,但各個大泡的大小不盡相同。患者的肺功能通常表現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2. 支氣管哮喘。病史長、反覆發作的哮喘患者,肺部影像學通常顯示肺氣腫,甚至肺大泡,其形成原因與慢性支氣管炎導致的肺氣腫大致相似。
  3. 先天性肺大泡。少數年輕人,沒有長期吸煙史,沒有胸部外傷史,突然發作氣胸。客觀上提示其氣胸側肺可能存在先天性胸膜下肺大泡。某些患者可能反覆發作氣胸,這些患者的常規胸部平片不一定能看到明確的肺大泡。

  4. 牽拉性肺大泡:這種類型肺大泡的形成機制通常由於一組肺泡外存在慢性炎症,疤痕形成,肺泡受到外力牽拉而形成肺大泡。臨床上常見於肺結核、肺葉或肺段切除術后、肺炎后肺組織出現疤痕等。某些結節病患者,在其實變的肺葉(多見為右肺中葉)中可見肺大泡,實際上也屬於牽拉性肺大泡。
  5. 肺塵埃沉積病。某些長期工作在礦井下的採礦工人或長期接觸粉塵的工人,肺部往往可見肺大泡。其肺大泡通常是瀰漫的、多發的,而且常見伴發肺間質病變,肺功能損害一般比較嚴重。舒張支氣管的藥物療效比較差。
  6. 肺實變合併肺大泡。某些類型的肺炎,如肺炎克雷白肺炎、銅綠假單胞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的實變陰影中可見肺大泡。
  7. 間質性肺疾病。這是一組病因極為複雜,而且可治性、可逆性大多比較差的肺部疾病,其肺部病變合併肺大泡的概率高,而且其肺大泡為多發性。臨床上常見於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和肺結締組織病患者。這類患者的肺大泡大多由肺間質纖維組織增生,牽拉肺泡或肺小葉而形成。

  二、肺大泡的鑒別診斷
  在胸部X線片或CT片上常見空泡樣陰影,但不是肺大泡症,應認真識別。
  1. 單純性肺氣腫:通常指胸部平片影像顯示雙肺下界降低,CT顯示雙肺紋理稀疏,但無肺大泡形成。這些患者肺通氣功能可能正常,也可能降低。某些瘦高個體型的人,胸部影像學可能顯示肺下界低,肺紋理較稀疏,不要輕易診斷肺氣腫。
  2. 肺小泡:為肺泡破裂后空氣進入臟層胸膜下間隙而成,位於臟層胸膜與肺實質之間的肺泡外氣腔,因此也稱胸膜下肺大泡,但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肺大泡。肺小泡尤其多見於肺尖,容易導致自發性氣胸。
  3. 肺空洞:其病因多種多樣,最常見為:肺結核空洞、肺癌性空洞(常見於肺鱗癌、腺癌)、肺轉移癌空洞(多見為腺癌)。
  4. 肺膿腫:與肺大泡的鑒別一般比較容易。肺膿腫屬於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合併肺膿腫,通常在肺炎片狀陰影的基礎上出現空腔樣病變。如果是急性肺膿腫,患者通常有發熱、寒顫,外周血白細胞增高。

  5. 肺囊腫:可分為支氣管源性囊腫和肺實質囊腫,囊腫破裂可形成氣胸。肺囊腫雖然是先天性疾病,但多在幼年或青年期因其引發某些癥狀而確診。

  三、肺大泡的臨床表現
  肺大泡患者的臨床癥狀與大泡數目、大小、肺功能受損程度、伴隨的基礎肺部疾病和是否繼發感染密切相關。較小的、數目少的單純肺大泡可無任何癥狀,有時只是在胸片或胸部CT檢查時偶然被發現。體積大或多發性肺大泡可有胸悶、氣短等癥狀。尤其是體積超過一側胸腔容積1/2的巨型肺大泡,或合併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常會有明顯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肺大泡患者一般不咯血,但若伴發重度肺部感染則可咯血。感染病灶位於胸膜下,或併發氣胸時可發生胸痛,甚至血性胸腔積液。肺功能嚴重損害的患者,肺部感染的控制通常比較困難。
  臨床上通常根據肺大泡周圍肺實質是否伴發阻塞性病變而將其分為三種類型:
  Ⅰ型,正常肺組織伴肺大泡:其特點為肺大泡位於肺實質內,尤其肺尖,有明確的空腔和邊界。較大的肺大泡可擠壓周圍肺組織,但肺實質正常,因此患者一般沒有顯著的癥狀,肺功能也大致正常。若肺大泡巨大,甚至佔據一側胸腔,則可能導致縱隔向對側偏移,這時肺功能可能受損。
  Ⅱ型,肺大泡伴周圍肺實質的廣泛氣腫:這組患者的肺部基本病變是瀰漫性肺氣腫,由於肺通氣功能障礙,或反覆發作肺部感染,導致肺大泡形成。這類肺大泡常為多發性,分佈範圍較廣,肺大泡的大小不一。
  Ⅲ型,毀損肺:某些患者,尤其是嚴重肺結核、肺間質纖維化、肺塵埃沉積症(俗稱矽肺)、支氣管擴張等患者,由於肺部炎症反覆發作,導致肺段、肺葉,甚至全肺的實變。這類患者通常可見雙肺瀰漫性大泡性氣腫。

  四、肺大泡的治療
  1. 內科治療
  肺大泡原因複雜,治療原則離不開其基礎疾病。單純的肺大泡,尤其查體偶爾發現的,體積不太大,肺功能正常者,可定期複查,不必給予針對性治療。而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導致肺氣腫,肺大泡形成,治療原則主要針對慢性支氣管炎,通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消除或減輕炎症,舒張支氣管,減少並促進痰液等分泌物排出,這些綜合的治療方法通常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支氣管的炎症,減緩病變和肺功能損害的進展速度,但其對已形成的肺氣腫、肺大泡很難取得明顯的療效。常用藥物為:信必可(或舒利迭)、茶鹼、沙丁胺醇(或博利康尼)、噻托溴銨等。肺大泡患者伴發肺部感染時,應積極控制感染。

  其他疾病併發的肺大泡原則上應治療原發病,上述治療藥物也可酌情合用。
  2. 手術治療
  肺大泡體積大,佔據一側胸腔的大部分(如70%以上),而且沒有心血管疾病等禁忌症者,可進行肺部減容手術,以使原受巨大肺大泡擠壓的肺組織復張,呼吸容積增加,肺內分流改善,動脈血氧分壓提高。患者的胸悶、氣短等癥狀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五、肺大泡的預防
  肺大泡是一種綜合征,其病因多種多樣,預防實際包含三個概念,其一是預防肺大泡的發生;其二是積極治療、預防原發病,以減少或防止新的肺大泡的發生;其三是預防肺大泡的破裂引起氣胸。目前在臨床上,積極治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緩解患者癥狀的同時,也能起到預防肺大泡進一步增大,甚至破裂的作用。
  另外,戒煙對健康人群和已有肺大泡的患者而言,也是必須反覆強調的重要舉措。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