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邦智庫:未來世界哪個國家說了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30 2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極世界正在來臨

美蘇爭霸的冷戰結束之後,世界長期處於單極世界的格局之中。在討論冷戰後的權力均衡問題時,美國主要有兩種值得注意的說法:一種認為後冷戰時期基本上是單極世界,由於蘇聯解體留下了權力真空,這個真空只能由實力最強的美國來填補;另一觀點認為冷戰後將出現一種相對穩定的、權力多極世界,這個多極的統一體將是一個合諧的體系,遵循共同的規範。

霸權穩定論以理查德•N•哈斯的《美國如何當老大》和《規制主義——冷戰後的美國全球新戰略》、威廉•C•沃爾弗斯的《穩定的單極世界》為代表。而單極霸權危險論以塞繆爾•亨廷頓的《孤獨的霸權》為代表,主張放棄美國的單極霸權。從冷戰之後的形勢來看,世界看似多極,實際上是處在美國獨大形成的單極世界格局中。沃爾弗斯的核心觀點是,冷戰之後的世界是單極體制,而單極世界是穩定的。

在1999年左右,面對國內關於多極世界的看法,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團隊也提出了「單極世界體制」的論斷。單極主要是指這樣一種結構,在這個結構中某個國家的能力非常巨大,在國際上無法被抵消。不過,與沃爾弗斯看法不同的是,安邦認為存在單極世界體制,但並不認為單極世界體制必然帶來長期的和平與結構穩定。後來的形勢發展也證明,單極世界雖然有助於減少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但並不能抑制恐怖主義、宗教戰爭的發生,事實上,在美國參與的幾次戰爭中,雖然滅掉了薩達姆、卡扎菲政權,但並未清除掉恐怖主義,也並未完全重建起這些國家的秩序。

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認為,現在的國際形勢已經出現轉變——從單極世界向多極世界發展。出現這種轉變是因為外部世界發生了變化。外部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陳功認為,主要是歐洲和美國的變化,在單極世界體制里,美國第一。長期以來,美國經濟總量第一,擁有迄今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科技經濟,研發開支相當於其他最富裕西方七國的總和(西方七國在研究和開發上的費用佔世界90%);美國是唯一具有全球行動能力的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不過,現在歐洲作為一個整體也開始在一些方面成為第一,如2016年以實際GDP總量計算,歐盟的總量(160154.4億美元)要高於美國(153856.0億美元)的經濟總量。雖然英國退歐削弱了歐盟的整體性和力量,但歐盟在經濟和人口上,都是足以與美國相「抗衡」的力量。陳功強調,在美國和歐洲兩個「第一」出來后,世界格局就有變化了。

實際上,單極世界體制的終結,並不是只反映在經濟規模等「硬指標」簡單的比較大小上。美國《國家利益》2016年9月2日曾發表《歐洲、英國和美國日漸消失的首要地位》一文稱,美國想繼續成為21世紀的世界警察,但嘗試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美國在越南、朝鮮、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都是對美國財富和人員的巨大浪費。隨著保護主義在美國興起,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一個更加註重「美國優先」的美國將會出現。世界有足夠的理由擔心,美國將從「世界警察」——單極世界體制維護者的角色收縮。以至於越來越多的西方智庫表示,美國佔據首要地位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冷戰後的「單極時刻」將轉瞬即逝。

在從單極世界走向多極世界的過程中,中國的角色和受到的影響都與過去有明顯不同。首先,中國在經濟總量上增長迅速,2016年現價超過11萬億美元,僅次於歐盟和美國,居全球第三;其次,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增大,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和要求也會更多,從「利益攸關者」到大國責任,從國際上關於G2的呼聲再到全球治理共同參與者,中國的角色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雖然中國從未明確表示有意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但中國對單極世界體制的否認,以及展示出的參與制度性的全球治理的雄心,已經被視為正在上升的一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4: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