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他晚於阿姆斯特朗登月 卻是首個敢在月球喝酒的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 22: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翱翔於距地球數千公里的太空中,進入廣袤漆黑的未知領域,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這讓人感到巨大壓力和極度恐慌。那麼,為什麼不能讓宇航員來一杯「地球末日」雞尾酒來放鬆一下?

  不幸的是,對於希望能喝上一杯的太空探險者,那些將他們送上太空的政府機構普遍禁止他們染指包括酒在內的含酒精飲料。

  但是,很快普通人都會有機會向人類「最終的邊疆」出發——以平民化旅行的形式,去探索和殖民火星。確實,火星之旅將是一次令人感到痛苦的旅行,可能一去不復返並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

  但是否應該允許參與者在旅程中痛飲一番?或至少攜帶能在火星上發酵自製酒精飲料的設備?

  」

  

  ▲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可能是第二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但他是第一個在月球上喝酒的人

  事實是,歷史上酒與太空探險有一種複雜的關係。讓我們來看看喝了酒的航天員究竟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們開始給予進入太空的人類更大的自由度,又可能會發生什麼。

  人們普遍認為,當一個人所處的海拔越高,喝醉後會越容易感到頭昏。因此,人們自然地想到,當人身處地球軌道上時,飲酒會對人體有更強烈的致眩作用。但這種說法可能不是正確的。

  事實上,有證據表明,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澄清了這一傳言。1985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UFAA)開展了一項研究,以驗證人在不同的海拔高度飲酒,是否會影響執行複雜任務時的表現和酒精測定儀的讀數。

  在這項研究中,17名男子被要求在地面和一間模擬海拔3.7公里的房間內喝下一些伏特加。然後,他們被要求完成各種任務,包括心算口算問題、用操縱桿在示波器上跟蹤燈光以及各種其它測試。研究人員發現,「酒精和海拔高度對酒精測定儀讀數或完成任務的表現情況沒有交互作用」。

  所以,人乘坐飛機時醉得更快是個傳說?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社會學榮譽教授戴夫·漢森(Dave Hanson)研究酒精和飲酒超過40年,他認為確實如此。他說:「我不認為它(在太空中飲酒)會有任何不同。」

  他認為高原反應可能類似於宿醉,但它也可能類似於中毒。他說:「如果人們沒有感受到充分的大氣壓力,他們也會覺得喝醉了一樣。」

  相反,那些聲稱在飛機上比在地面上醉得更快的人,可能只是經歷了「自認喝醉(think-drink)」效應,這種效應多年來已被廣泛研究。它表明,如果人們認為自己喝醉了,那他們的一舉一動會真的像喝醉了一樣—— 而不是實際上他們真的醉了。

  漢森指出:「如果人們腦子裡一直認為在飛機上酒精會對他們產生與平常不同的作用,那麼他們乘坐飛機時真的會覺得酒精對他們產生了不同的作用。」

  所以,如果酒精對人體的物理效應與海拔高度無關,那麼在國際空間站上睡前小飲一杯不應該是一個大問題,對吧?錯了。

  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發言人丹尼爾·霍特(Daniel Huot)表示:「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不允許喝酒。在國際空間站上,酒精和其它揮發性化合物的使用受到控制,因為它們的揮發物可能對該站的水回收系統產生影響。」

  為此,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甚至沒有被提供含有酒精的產品,例如漱口水、香水或須后水。如果在國際空間站上飲酒狂歡,溢出的啤酒也可能存在損壞設備的風險。

  

  ▲測試表明,有關人在高空中喝酒更容易醉的傳言是不正確的

  然後是責任的問題。我們不允許汽車司機或飛機飛行員喝醉后駕駛,所以並不奇怪同樣的規則適用於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畢竟國際空間站的造價高達1500億美元,而且在接近真空的太空中其運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7680公里。

  然而,2007年,美國宇航局(NASA)成立了一個負責調查宇航員健康狀況的獨立小組,稱歷史上該機構至少有兩名宇航員在即將飛行前喝了大量的酒,但仍然被允許飛行。Nasa安全負責人隨後的審查發現並沒有證據支持這一指控。宇航員在飛行前12小時是嚴禁飲酒的,因為他們需要充分的思維能力和清醒的意識。

  出台這一規則的原因很清楚。在1985年UFAA開展的關於酒精在不同海拔高度影響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酒精的影響與海拔高度無關。無論參與測試的人員在什麼海拔高度喝酒,其酒精測量儀的讀數都是一樣的。他們的行為表現受到的影響也相同,但如果提供給測試人員的是安慰劑,則身處高空比身處海平面的行為表現要更差一些。這表明,無論是否攝入酒精,海拔高度可能對心理表現有輕微的影響。

  國際空間站禁止享用啤酒等有大量泡沫的飲料,可能有另一個原因:沒有重力的幫助,液體和氣體會在宇航員的胃裡不停地翻滾,導致他們不斷地打嗝。

  然而,儘管有嚴格的規則,這並不意味著太空中的人類不會接觸發酵液體。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了大量有關酒精的實驗—— 但沒有發生讓眾人去飲酒的情況,所以沒有人真正了解太空中人體對酒精具體有怎樣的反應。

  NASA發言人斯蒂芬妮?席爾霍爾茨(Stephanie Schierhol)表示:「

  「我們研究了太空中宇航員身體的各種變化,包括微生物層面的。我們有一個營養計劃,以確保他們的身體獲得保持健康所需要的營養。顯然,在實施『天空實驗室(skylab)』項目時,他們曾將雪利酒與宇航員一起送到太空中,但宇航員在零重力飛行時使用雪利酒的測試結果不太好。」」

  天空實驗室是美國第一座空間站。

  席爾霍爾茨補充說,在測試中使用雪利酒「引發嘔吐反射,公眾也反對」。

  

  ▲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的宇航員顯然允許喝少量的干邑

  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人類在月球表面上喝的第一種液體是葡萄酒。前NASA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在採訪和他撰寫的書中表示,1969年,在和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走出登月艙之前的聖餐儀式上,他喝了少量葡萄酒。舉行這一儀式時與地面的通信出現了暫停,因此這一過程從來沒有播出。

  雖然Nasa對太空中酒精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但在這方面俄羅斯過去似乎更為寬鬆。在其「和平號」空間站上,宇航員允許喝點干邑和伏特加。當他們發現國際空間站將嚴格禁止飲酒時,顯然有不少怨言。

  然而,奇怪的是,酒仍然能通過各種方式出現在國際空間站上。2015年,日本釀酒商三得利(Suntory)的全球創新中心將該公司一些獲獎的威士忌運送到國際空間站,參與一項旨在驗證「能否通過利用微重力環境增強酒精飲料醇厚性」的實驗。換句話說,在微重力下酒的陳釀過程可能不同,導致它的陳釀進程更快、味道更好。對此,地球上的每家釀酒商都想進一步地了解。

  幾年前,即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Nasa贊助了一個試驗,研究微重力環境對威士忌中未發酵麥芽與燒焦橡木顆粒的影響,這兩種物質能對威士忌的陳釀起幫助作用。在太空中逗留將近1000天後,用於測試的威士忌的單寧成分保持不變——但是太空中橡木顆粒產生了更高濃度的木質素分解產物,這種物質能賦予威士忌特別的風味。

  

  ▲1975年,在美國「阿波羅」號飛船與聯「聯盟」號飛船對接期間,當美國宇航員托馬斯·斯塔福德(Tom Stafford)和戴克·斯雷頓(Deke Slayton)出現在飛船艙內時,他們明顯手持伏特加

  Nasa表示:「這種試驗不僅對麥芽威士忌行業有影響,而且對整個食品和飲料行業也有影響。送上太空的威士忌與對照樣品之間的風味差異是如此顯著,需要進一步分析以破解不同口味產生的原因。」

  因此,即使宇航員自己被禁止在地球軌道上飲酒,但他們正在做的工作可以提高在地上消費的酒的質量。

  相比之下,執行登陸火星任務的人將遠離家鄉幾年,而不是幾個月,因此可能會有人提出有關禁止飲酒的規定可以放鬆一些。

  然而,像戴夫?漢森這樣的專家認為,繼續禁止飲酒並沒有什麼害處。除了實際的安全問題,飲酒還可能有其它挑戰。漢森認為,地球人存在許多社會文化方面的差異,而且人連續幾年時間呆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很容易突然發怒,這些因素都使飲酒問題變得很棘手。

  

  ▲奧爾德林的聖餐杯回到了地球上

  他說:「這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文化方面的問題,但不是一個科學上的問題。這將是未來一個可能產生衝突領域,因為人們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對飲酒的態度不同。」他進一步指出,如果你與穆斯林、摩門教徒或禁酒主義者分配在同一間宿舍怎麼辦?面對未來人們可能在一個沒有期限的時間內呆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需要「儘早解決」如何協調不同文化觀點的問題。

  所以,當宇航員在地球軌道上時,將還不得不滿足於通過欣賞外面的景色來振作精神,而不要指望沉溺於烈酒中。我們留在地球上的人,則可以準備好適量的香檳酒,以迎接他們的歸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