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團王興打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戰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2-27 2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新 科技新知

  

  美團作為中國互聯網市場上的樣板企業,靠著什麼領域都想插一腳的風格四處樹敵,近兩年的日子並不好過。

  在去年底的一場論壇上,美團王興還與滴滴程維惺惺相惜,一起力推「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一個季度還沒過去,趁著網約車新政剛剛推行,整個市場還處於洗牌混亂階段,王興便不顧與程維的情誼,在自家的美團里加入了網約車功能。

  流血不止的互聯網樣板企業,美團需要接力融資拿錢

  雖說美團的網約車服務還只在南京地區試運行,美團方面也還沒表態將為打車市場提供多大的支持力度。但聯繫到美團持續不停的虧損流血,美團現在急需進軍新市場來撬動資本市場續命,網約車市場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2016年,攜程、藝龍、去哪三家酒旅服務平台完成合併,整個酒旅市場迎來全新洗牌的動蕩局面,美團便立馬抓住時機,將酒旅業務獨立出來形成酒旅事業群,意圖以此獲取資本市場認可進行獨立融資。

  但年前的1月份,也就是不到半年的時間,本來想獨立出來大力發展的酒旅事業群卻又被整合進美團平台。美團這一次的業務拓展之路並不順暢。

  在這一段時間內,美團的融資計劃一直失利,更有內部員工透漏:原本成立酒旅事業群將酒旅業務獨立,是想快速將這一塊業務切分賣人,為自己止血。但沒有成行,也就是說至今為止美團還在流血不止。隨後傳出美團的各個業務的BD遭遇強制調崗、工資開始大幅度縮水,被業界認為變相裁員。2017年的春天,剛剛做完2016年度總結的美團,需要努力融資了。

  此時進入網約車市場造勢也並不稀奇。

  不過細數美團過往歷史,幾乎每年都是面臨相似,融資困難——變相裁員——進軍新業務——融資——融資失利——流血融資……周而復始不斷選擇,逐漸發展出了T形縱深的業務模式,靠著強悍的融資續命能力幾乎得罪了整個行業。

  同時在整個2016年下半年,美團CEO開始大力宣揚「互聯網下半場」概念,斷言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進入下半場,行業競爭模式從外部競爭升級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表示要加大服務單個用戶的深度,打造核心競爭力,甚至是現代物流撐起經濟新常態。

  年前,美團王興還與滴滴程維一起參加論壇,站台力推「互聯網下半場」概念,澄清誤會。這才幾天王興便立馬「翻臉」進軍滴滴程維的主陣地——網約車市場,這是覺得滴滴沒有核心勢力嗎?還是想趕緊湊出來一塊新業務,以後好拆分出來讓兄弟輸血救場?

  經濟低迷,政府想讓企業把錢用在供應鏈升級上

  目前國內市場正處於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長期放緩,更加註重經濟發展質量。政府也在力推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供應側改革。

  與前兩年剛開始嚴打三公消費時不同,餐飲娛樂行業市場靠著互聯網的引流能力、O2O概念幫助獲得緩衝,實現了一定的軟著陸。

  既然已經緩衝軟著陸完畢,在整個經濟下行的環境下,人們終於能閑下來去消費了,所以整體市場還是需要依靠餐飲娛樂等消費行業,特別是線下消費來拉動。

  整體看來現在互聯網行業有些尷尬,因為互聯網幫助市場省去了諸多業務流程,也就是幫商家、用戶減少了諸多的消費行為。這就大大降低了市場活力。

  為了防止惡性競爭對線下市場造成更多毀滅性打擊,政府部門相繼約談了網約車市場、外賣團購市場、酒旅市場等等相關領域的互聯網大佬。於是攜程、藝龍、去哪迅速合併,滴滴吃下Uber中國,美團拿下大眾點評,在一年多的時間內,O2O領域的過度流血廝殺迅速結束。

  中國迅速為世界捧出了一堆獨角獸樣板企業!

  然後原本大家用來廝殺的錢,在國家的引導之下,開始補貼產業鏈了,這才是真正的互聯網下半場。

  李克強總理從一開始力推「互聯網+」,到處處強調「中國製造2025」,然後頻頻發聲:「互聯網+」是促進產業升級、推進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關鍵舉措。在最新過去的「全國雙創周」上,頻頻為硬體產品站台,同時反覆提及「產業鏈」。可以明顯看出政府對市場的引導方向。

  但是產業鏈上的競爭不像面向用戶的補貼,對用戶進行補貼公司能直接收穫大量直接的用戶活躍數據,形成直觀的比拼排名。資本市場拿著這些排名與用戶質量概念,快速做局進行資本運作。

  如何將補貼產業鏈的任務進行數據化,再通過一個亮點數據比拼打造新的概念, 從而驅動資本市場做局運作?這個大家都還沒想好,所以很尷尬。

  去年,多家獨角獸多次同台,一起吹捧全新的「互聯網下半場」概念,也是希望靠行動造勢向資本市場吹風,希望投資者繼續把錢投向自己續命,而不是那些新的創業者。

  但政策意志初現端倪,資本市場還在聽候市場反應,都在按兵不動,這可急壞了流血缺錢的獨角獸們。

  美團此次率先試探政策底線,能否滿足政策的引導初衷,是重中之重。如果能夠滿足,則開闢了新的市場競爭模式,破局資本運作的難題。

  就算是企業服務市場也要競爭打仗

  進入互聯網下半場,各家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早已經不是面對用戶進行打折促銷那麼簡單了。從最初外賣、酒旅產品為商家推出界面裝修營銷服務,到現在已經變成了提供全套的客戶管理、內部協作、物流管理、支付結算等等軟硬體設備。

  2015年左右,在酒旅領域背後的企業服務就開始快速整並站隊。

  阿里在2014年以28億元入股石基信息之後,通過石基信息收購了酒店PMS廠商千里馬。目前阿里系下主要有石基信息、西軟、opera、泰能、千里馬等酒店PMS廠商。

  2015年,也就是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是促進產業升級、推進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關鍵舉措的當年。攜程先是控股酒旅PMS服務廠商佳馳軟體,快速將旗下全資子公司中軟好泰與原慧評網重組成立出眾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打通了各自之間的數據。提出了OTA+PMS+數據挖掘酒店行業全數據平台。

  美團點評宣布投資酒店PMS廠商別樣紅,另有消息稱此前美團點評還投資了另一家酒店PMS廠商番茄來了。

  在近兩年,菜鳥物流也從原先聯合「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到各地布局建立倉儲中心,引入智慧倉儲技術。

  倉儲管理系統、管理協作系統、智能機器人、機械手等等產品快速引入迭代更新。

  當然,同期京東物流、順豐快遞也沒有閑著,到處建設倉庫,研發更新設備。

  在外賣領域,也從原來只是為商家提供簡簡單單導流服務,到整合快遞、提供食材供應鏈、營銷系統、廚房管理系統等等ISV、ERP軟硬體產品。

  不知何時,原本快遞小哥手中的收發貨掃描機、餐廳服務員手中的移動POS機,都已經升級成了智能設備,阿里推出的用來支付掃碼的智能手機也進入了各個店家手中。

  這兩年可能唯一沒有發生太多變化的,就數快遞小哥的電動三輪車了。

  在軟硬體、物流這些硬碰硬的服務領域,各家大佬展示出自己的實力與勢力。但既然有了這麼強的產業鏈服務能力,巨頭們怎麼甘願自己的服務系統只生存在外賣、酒旅、網約車這些單一領域?

  所以,橫向向其他領域擴張,來充分利用自己的軟硬體服務能力,成為了一個必行之路。

  在美團進入網約車市場之前,今日頭條張一鳴還表示要進軍O2O領域,滴滴程維還投資餓了么著手外賣實驗。

  這就像亞馬遜做電商遇上危機之後,開拓了面向企業市場的雲服務系統,等雲服務成熟之後又開始利用自己的技術實力,向更多辦公市場進軍,一場「雲計算運動」幾乎快要把所有的本地服務放在雲端伺服器上處理。

  未來是不是大家都要學會互相插刀,從原本花著大把的銀子攬用戶的模式,變成靠進入新市場來推廣自家的軟硬體服務技術?然後再靠著新市場的推廣力度,撬動資本市場補血?

  這或許是就是美團王興想要開拓的新戰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6: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