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所不知道的夏洛克:我知道有一天我終將死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12 06: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Serena Davies 人物

  

  由英國BBC製作出品的《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終於在2017年元旦眾望所歸。這部歷來「少而精」的迷你神劇,自從2010年開播以來就受到影迷的熱烈追捧,而作為主演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因為其讓人過目難忘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虜獲了一大批粉絲,從而達到了自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

  2016年對康伯巴奇來說,是事業上的另一個高點——首次在美國好萊塢大片《奇異博士》中擔任主角。10月,他接受了英國《電訊報》採訪,聊起了他經受的讚譽與批評,家人與工作,愛與死亡。

  文| Serena Davies

  編譯|周玲玲

  來源|The telegraph

  突然,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沿著走廊向我走來了,我原本以為他在房間里,我還得在外等候呢。但現在他和他的隨行人員一同到了這兒。其中一人問他有沒有什麼需要的,「只要一個蘋果就夠了。」在他們越過他向前走去時他答道。助手離開了,去準備他想要的水果。「要一個紅色的。」他對其中一個公關人員補充道。

  不久,當我們正聊天的時候,一個精心準備的蘋果被送了過來。「我喜歡將需求清楚明了地告訴別人,」康伯巴奇說。「這樣削了皮、切成片兒的蘋果,我就可以餵給我孩子了。」

  這是康伯巴奇第一次在美國大片中擔任主演:奇異博士——一個堂吉訶德式的男巫師,守護著地球上的復仇者棲居地使其免受來自其他維度空間的襲擊。電影里他有一件紅色斗篷,穿上它就能自由飛行,並且通過手勢的變換他還能創造出一種旋轉的火光四射的武器。這讓他在裡面看起來酷斃了!

  

  《奇異博士》

  事實上,接拍這部電影也許是一個妙舉。康伯巴奇的選擇很少出差錯。並非很多演員都會在事業的上升期選擇扮演一個衣冠楚楚、道德淪喪的強姦犯(在2007年的電影《贖罪》中扮演保羅·馬歇爾)來作為自己的墊腳石。但是對於那些認真看電影的人來說,正是表演片段中那些潛藏在人物心底的齷齪與變態的淫慾使得他的表演與片中大部分人相較,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模仿遊戲》(2014)里的艾倫·圖靈、《危機解密》(2013)里的朱利安·阿桑奇——他們都是一些性情溫和的角色,但這些角色給了康伯巴奇更細緻地去挖掘人物人性的機會。甚至是《神探夏洛克》——現在你很難相信——在他最初決定出演時,也是有相當風險的。

  

  《模仿遊戲》

  誰會願意去接演一部可能會招致非議的作品,並被拿來和傑里米·布雷特(1984年福爾摩斯形象扮演者)與巴茲爾·雷斯伯恩(1940年福爾摩斯形象扮演者)進行比較呢?理論上講,比起把演員送上演藝生涯巔峰,這樣「挑戰經典」的冒險行為更容易讓他的事業從此一蹶不振。

  但如今他就處於這樣的巔峰狀態。他是美國艾美獎的獲得者,曾多次被奧斯卡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被一群稱為「缺粉」(康伯巴奇的外號為「缺爺」、「二缺」)的粉絲們追捧和喜愛。去年,他出演了莎士比亞悲劇中的哈姆雷特一角,為倫敦巴比肯劇院的票房紀錄提供了保障。

  康伯巴奇在《奇異博士》中的表現是微妙而調皮的。電影巧妙地將他從天花亂墜的自我炒作中解救了出來,從而幫他重新將之踐行。

  對此,我揣測,這部分要歸功於康伯巴奇本人。他告訴我電影的最新進展,這是一部與以往不同的即興投資1.65億美元的電影,「我們添加了一些幽默在裡面,我特彆強調要在電影中增添一些幽默感。」

  他對整條故事線提出過什麼好的點子嗎?當然。他引用了電影中的一個場景:Strange(康伯巴奇飾演)為了治癒車禍中受傷嚴重的雙手,試圖潛入像尼泊爾修道院的魔法圖書館內找一本神秘的書籍,其中與管理員的一段對白。那時,Strange仍然是一個絕望的失業外科醫生(因為他受傷的雙手),卻想習得如何操縱時間以及跳起來將人踢出窗外。

  管理員是一個叫做「王」的男人(由本尼迪克特·王扮演)。「就只是王?」Strange問道。

  「就像阿黛爾一樣?」王仍舊面無表情。「或者亞里士多德?德雷克?博諾?艾米納姆?」

  這是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幽默,康伯巴奇正經地發出一連串念叨式的發問,從而為電影注入了現實世界的一些驚喜元素。而現實是以演員的即興時刻開場的,「斯科特(《奇異博士》導演)讓我繼續說出一些名字,我照辦了,直到他打斷了我。」

  大約四年前,我曾見過一次康伯巴奇。那時他正在宣傳湯姆·斯托帕德的BBC新劇,作品改編自福特·馬多克斯·福特的小說《隊列之末》,但反響並不算高,康伯巴奇和麗貝卡·霍爾在裡面飾演一對貌合神離的上流社會夫婦,人物關係之間充滿了敏感而痛苦的跌宕曲折。

  兩次見面他都是慷慨而溫和的,但第一次和他見面時,在涉及觀點的表達時他更顯放鬆——並且語速更快。比如,之前他會很開心地將《唐頓莊園》與《隊列之末》進行明顯的比較,「《隊列之末》是一部你隨時可以愉悅地沉浸進去,即使中途因為喝茶打斷,也可以再次投入的作品。」「那種感覺就像是泡在牛奶巧克力浴裡面一樣舒適。」

  現在的他言行顯得更加謹慎,毫無疑問,在經歷了媒體對他的無情攻擊之後,他難道還應該發表一些過多的批判言論和社交評論嗎?那些抨擊似乎主要源於他曾在哈羅公學上學的背景,儘管他的父母萬達·范森和提姆西·卡頓是十分偉大的演員。

  回到2012年,康伯巴奇在廣播時代中談到,他非常反感「豪華抨擊」(2012年英國媒體對康伯巴奇「高學歷」和「高貴角色」的背景發表過相關抨擊)的說法,以至於當時他一度想離開英國搬到美國去。但現在,他關於身份等級一類事件的評論僅只是他不想「涉入」的話題。

  同時,他也表達了在哈姆雷特演出謝幕後來到台前為敘利亞難民們募捐時,他對政治家們的「無禮」以及針對下院議員對難民危機做出的回應所做的批評而感到懊悔。

  「我沒有身居權位,但我從之前的經歷學到了很多的教訓。我所能做的是告訴那些高居權位的人,讓他們對他們所採取的行為進行更慎重和嚴謹的思考。」

  最後,他說,他正和聯合兒童基金會商談關於他成為代表大使之一的事宜。「聽著,如果哪天我再次招致批評,那麼我可能會被批評為提供幫助。」他說。

  擁有一副標準的「好萊塢身材」,讓康伯巴奇的體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儘管他之前憑藉一日六餐,每天堅持做引體向上和臂屈伸,成功接演了這部漫威作品。但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有一張和馬、水獺和貓鼬相仿的臉型,然而現在人們已經對此感到不足為奇了。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那片被認為狀似丘比特之弓的上唇。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他以往蒼白的皮膚現在已經被健康的紅潤所取代,這部分得益於最近他帶著妻兒去度了一次假。在那之前,他完成了堆積如山的工作,從巴比肯劇院舞台上的哈姆雷特,到奇異博士,再到第四季《神探夏洛克》。

  康伯巴奇現在是一個以家庭為重的男人,這是自上次見面以來他身上發生的最大變化,而這種轉變似乎也為他帶來了一筆幸福穩定的財富。只要一有機會,孩子總會被他提及在嘴邊。他在去年情人節那天娶了戲劇導演索非亞·亨特,不久后,他們的兒子克里斯托弗就出生了。而且最近他們還宣布,第二個孩子也即將到來。

  

  康伯巴奇和妻子索非亞·亨特

  「相較於我自身,家庭給我的意義更重要,並且成為我工作和公共生活之外更重要的事物。」他一度告訴我。

  我們還探討了關於幸福的含義和死亡相關的話題,一定程度上因為奇異博士擁有超自然的能力,而康伯巴奇本人也一直對冥想感興趣。是死亡讓生命有了意義嗎?我問他。「是的,我想那是關於死亡的終極真相。我認為接觸死亡很重要,那會讓你明白在有生之年享盡生命,並且尊重生命。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我們註定要經受這一過程。而人們生命中所發生的最有意義的事之一就是第一次和死亡打交道。」

  「這種觀點被引入到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裡面並不是一件壞事,這類電影顯然是有趣刺激的娛樂消遣,但同樣也能傳達深遠的意義——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與理解死亡本身同樣重要。」

  最後我們得出了佛教宣揚者的結論(康伯巴奇19歲時曾在印度教尼泊爾人學了幾個月英語,那是他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信仰。):世間所有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活在當下。

  話題後來又回到了孩子:「每個人都說時間過得很快,對於新生父母來說,這種感受來得更加深刻,尤其是當你要因故離家10天時(漫威電影的宣傳日程讓他成為了一個「世界飛人」)。但當你擁有和他在一起的時光時,你會格外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刻。」

  康伯巴奇身上一直有一種激情。我問他這種激情對英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這是一件不斷變化的事情不是嗎?」他說。「我可以告訴你這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一種由文化和歷史產生的歸屬感所帶來的榮譽,這種文化和歷史是多樣的、也是局限的、是了不起的,同時也是糟糕的,正如它本身的樣子。對我來說,它是我對某個地方的強烈感覺,一種家的感覺,尤其是倫敦,還有曼切斯特,和斯科特部分地區。對我來說,它是一種歸屬感。」

  「但它一直在發展演進。並且在今年夏天一切結果公布了之後(指英國脫歐),這種變化正一點點的深刻推進著。」

  他會擔心即將發生的事情嗎?「我很確定所有人都存在這種顧慮。每個人都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因此擔心只是一種浪費精力的情緒。」他投了票表示反對脫歐,但仍然覺得,「我充分尊重人們選擇決定脫離的原因。」

  「對我來說,最讓人絕望的是我們的社會中依然存在著大量的弱勢群體,零小時合同問題,以及遺留幾十年的工業城鎮的退化和衰落。人們投票想改善他們的環境、收入、工作安全以及他們的醫療健康,這些都需要那些政治煽動者給他們提供一個答覆,但他們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這正是我們應該處理解決的問題。作為一種文化,我們如今都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它們毋需被隱藏,相反它們應當被宣揚和聽到。」

  (原文有刪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9 2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