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下一批面臨科技威脅的行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3 2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歲末年初,FT記者們展望未來5到10年,推測哪些行業將在科技挑戰之下縮水,甚至徹底消失。他們列出5個行業。

  

  英國《金融時報》

  過去一年,技術和「分享經濟」初創企業繼續擾亂傳統行業——從優步(Uber)和其他招車應用衝擊計程車市場,到Airbnb提供多種替代傳統酒店住宿的選擇。

  但是,哪些行業將面臨下一階段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挑戰呢?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們展望未來5到10年,以推測哪些行業和企業將隨著科技不斷帶來的擾亂性變化而縮水,甚至徹底消失。

  以下是他們提名的面臨滅絕威脅的5個行業。

  擾亂因素:在線旅遊平台

  

  ●受到威脅的行業:實體旅行社

  ●原因:更多旅行者選擇網路預訂

  據英國《金融時報》穆拉德•艾哈邁德(Murad Ahmed)報道,途易(Tui)是世界最大旅遊公司,以Thomson和First Choice等品牌經營實體旅行社。但其首席執行官弗里茨•茹森(Fritz Joussen)表示,「終局」是轉變商業模式——減少對度假套餐銷售的依賴,更著重擁有和運營酒店和游輪。

  「今天我們約30%到35%的利潤是酒店和游輪旅行貢獻的,」他說:「3年後,我認為這個比例將遠遠超過50%。我們真的在轉變這家公司。」

  途易發生的改變反映了業內更大範圍的轉型。隨著旅行者更習慣於通過智游網(Expedia)等在線旅行服務來預訂行程,傳統的實體旅行社走下坡路已有多年。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美國旅行社的數量從1990年的13.2萬家減少到2014年的7.4萬家。該局預測到2024年,這個數字還將減少12%。

  2011年,英國最大的旅遊集團之一Thomas Cook需要一筆2億英鎊的貸款來解決一場危及生存的現金危機。此後,Thomas Cook關閉了數百間實體門店,並且計劃關閉更多無法盈利的門店。該公司轉向在線銷售旅行套餐,並依託其自有的航空公司機隊和酒店來開闢旅遊線路。上個年度,該公司5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Atmosphere Research創始人亨利•哈特費爾特(Henry Hartveldt)表示,旅行社不會完全消亡,但的確需要改變。「那些能夠存活下來的旅行社將是真正的專家,」他說:「人們可以通過它們來預訂一次特別的行程,如蜜月旅行或特別的家庭度假,或者籌劃遊獵之旅這樣的複雜行程。」

  「它們將發掘出一個小眾市場,並且在幫助客戶預訂的同時,也利用數字工具來確保人們了解它們的存在……對旅行社來說,問題是它們是否需要零售門店?老實說,大部分旅行社並不需要。」

  一些客戶依然希望與旅行社面對面接觸。英國旅行社協會(ABTA)進行的研究表明,絕大多數旅行者在線預訂行程。但截至2016年10月的12個月中,在門店預訂行程的人的比例達到了19%, 比一年前的17%有所提高。

  英國旅行社協會的研究表明,「最富裕的家庭」——英國收入最高的4%的人群——在門店預訂的可能性最高,比例達到了35%。

  茹森表示,途易將繼續銷售度假套餐,但不再那麼著重於「純粹的買賣部分」,也就是旅行社為顧客搜尋最便宜的價格。找便宜的人不會去實體門店,而是會轉向網路來搜尋最划算的價格。

  擾亂因素:3D印表機

  

  ●受到威脅的行業:小型零部件生產商和分銷商

  ●原因:人們日益通過就地3D列印來製造部件

  英國《金融時報》帕特里克•麥吉(Patrick McGee)報道,常去音樂會的人都知道,比起取票或者希望票能夠按時寄到,現場列印門票更容易。企業將很快意識到,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零部件、設備和電子產品。

  預計3D印表機的爆炸式普及將撼動整條供應鏈,讓企業能夠列印,而不是(往往從海外)訂購它們所需要的很大一部分部件。

  私有的德國電子集團博世(Bosch)旗下的傳動和控制公司博世力士樂(Bosch Rexroth)預測,在5到10年後,該公司可能列印,而非購買多達40%的製造設備。

  「如果我們要為舊車或者舊發動機尋找零部件,為新產品製作原型,或者進行小批量的製造,3D列印將發揮重大作用,」博世力士樂製造工藝開發經理斯特凡•赫費爾博士(Stefan Hoevel)說。

  博世已經開始通過3D列印來創建此前無法構建或者需要很長時間加工的原型。赫費爾博士表示,使用3D列印技術,設備的製造成本可能比使用今天的常規辦法低廉至多60%。

  3D列印技術有時被稱為「添材製造」,因為塑料、金屬和其他材料是一層一層地疊加而成的。

  在11月的慕尼黑電子展(Electronica)上,以色列初創公司Nano Dimension展示了3D列印的潛力絕不僅止於製造簡單部件。該公司桌面大小的3D印表機「Dragonfly」可以製造多層印刷電路板——即智能手機和計算機中用於傳輸信號和電力的膜狀電路板。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米特•德羅爾(Amit Dror)表示,3D印刷電路板將加快樣機的研發過程,使電子產品企業能夠更快將新產品推向市場。

  2016年,在對最新方法的展示中,惠普(HP)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裡列印出一個重四分之一磅的輕質鏈條,然後將這個鏈條連接到一台卷揚機上,吊起一輛汽車。

  展示中用到的Jet Fusion 3D印表機被惠普的斯蒂芬•尼格羅(Stephen Nigro)戲稱為「列印自己的印表機」,因為該印表機近一半的部件都可以列印出來。

  「我們做這些不只是因為我們有能力這麼做;印表機列印自己,是因為這樣做有經濟意義,」他說:「我們認為3D列印將在改變世界設計和製造方式中起到關鍵作用。」

  擾亂因素:無人駕駛汽車

  

  ●受到威脅的行業:汽車保險公司

  ●原因:隨著自動駕駛汽車日益得到使用,汽車碰撞事故會變得更少

  想象一下這樣的未來:一列列的無人駕駛汽車安靜和小心地在城市和鄉村行駛,無縫接送乘客,道路上的車輛更少,這些車輛發生的碰撞事故也更少。

  對一些人來說,這樣的場景猶如烏托邦一樣美好。但對全世界的保險公司而言可能恰恰相反。汽車保險是保險業的支柱之一。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的研究,汽車保險每年為全球各大保險公司帶來約2600億美元的保費收入,170億美元的利潤。它們估計,汽車保險業的市場價值達到約2000億美元。

  分析師們表示,新技術以多種方式讓汽車保險市場的很大一塊遭受威脅。首先,上路的汽車更少,汽車的事故也更少,這意味著對汽車保險的需求減少了。到2040年,在成熟的經濟體,汽車保險市場的規模可能縮水逾80%。第二,所需要的保險將會由汽車製造商等企業購買,而不是由消費者購買。而隨著汽車製造商和科技企業改進數據的收集和應用,在銷售保險上,它們可能處於比保險行業本身更有利的地位。

  

  保險公司表示,短期來看,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在拉高汽車保險的成本,因為一旦在碰撞中損壞,配備尖端設備的汽車的維修費用比更基本的車型昂貴。

  畢馬威(KPMG)的保險合伙人默里•雷茲貝克(Murray Raisbeck)表示,新技術也將創造新機會。「會出現需要投保的不同風險,比如演算法出錯的風險,或者與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的網路風險,」他說:「汽車車體受損和人員受傷的風險將會變小。」

  一些保險公司開始對風雲變幻的市場格局做出反應。在英國,安盛(Axa)加入一些得到政府支持的組織的行列,探索如何最好地引入無人駕駛技術。在日本,最大的兩家保險公司三井住友(Mitsui Sumitomo)和東京海上(Tokio Marine)正在考察市場可能需求的新型保險產品。

  但畢馬威的雷茲貝克表示,汽車保險業作為一個整體需要採取更果斷的行動來應對威脅。「英國有很多清談俱樂部,很多對話,很多動聽的泛泛而談,但沒有多少資本投入未來需要的技術或者合作夥伴關係。」

  「保險公司善於應對變化,」他補充道:「但試圖分走一杯羹的汽車公司和科技公司是完全不同的競爭者。」

  擾亂因素:「機器人顧問」(robo-adviser)網站

  

  ●受到威脅的行業:理財顧問

  ●原因:自動化理財諮詢網站日益增長,監管更加嚴格

  近年遭遇一場監管風暴的傳統理財顧問,現在又面臨被演算法排擠的窘境。

  該行業從2006年開始陷入困境,當時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宣布要對基金如何賣給散戶投資者展開調查。

  2013年出台的新規從根本上改變了理財顧問的商業模式,新規禁止基金公司向他們支付傭金,並抬高了理財顧問的資格門檻。

  理財顧問協會Liberatum估計,自新規出台後,有1.35萬名顧問離開了該行業,而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公布的數字為2000人。

  傭金禁令切斷了理財顧問的主要收入來源,迫使剩餘從業者要麼上調對散戶投資者的收費,要麼上調他們願意提供諮詢的最低投資額門檻。

  大批投資者突然間負擔不起他們的顧問,開始轉向2012年興起的新事物——「機器人顧問」。

  

  機器人顧問,即網站根據投資者填寫的在線調查問卷向他們推薦投資組合,它們試圖打破傳統的面對面諮詢模式,向客戶提供低成本的替代方案,這些客戶越來越願意接受數字化投資。

  花旗集團(Citigroup)估計,未來10年內機器人顧問管理全球資產可達5萬億美元。

  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財富管理機構也發現了「機器人顧問」在幫助散戶方面的潛力,於是大舉闖入一度被靈活的金融科技公司主導的領域。

  英國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桑坦德英國(Santander UK)表示正在開發在線投資網站,瑞銀(UBS)和財富管理公司天達財富與投資(Investec Wealth and Investment)、Brewin Dolphin以及Killik & Co也有這方面的計劃。

  其他大公司則入股相關初創企業。富時100(FTSE 100)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Schroders)斥資1200萬英鎊入股機器人顧問Nutmeg,而安聯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收購了MoneyFarm的股份,這家機器人顧問公司於義大利起步。

  在美國,自動化財富管理服務負責運營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資組合,還可再投資股息,優化稅務效率。Betterment現在為21萬客戶管理67億美元資產,收費標準為0.15%-0.35%。

  在其2016年理財諮詢市場評估中,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和財政部都表示將研究如何為低成本提供在線投資建議打開大門,此前他們發現三分之二的散戶投資者在沒有理財建議的情況下購買金融產品。

  預計被動型基金的日益流行也將在未來幾年促進機器人顧問增長,它們通常鼓勵投資者把錢投到被動型投資組合,而不是更燒錢的由股市操盤手運作的基金。

  根據數據提供商晨星(Morningstar),全球被動型基金管理的資產自2007年以來增長了230%,達到6萬億美元。同期積極管理型基金翻了一番,至24萬億美元。

  擾亂因素:電動汽車

  

  ●受到威脅的行業:汽車修理廠

  ●原因:越來越多的駕駛者轉向易維護的電動汽車

  彼得•坎貝爾(Peter Campbell)寫道,電動汽車向消費者推銷的主要賣點,往往是它們運行起來比汽油車或柴油車更環保、成本更低。

  但由於電動汽車除車輪以外幾乎沒有活動部件,它們還有一大優點可誇口:其發動機罩下幾乎沒有什麼部件會發生故障。

  這對駕駛者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卻給成千上萬依靠保養汽油車或柴油車謀生的汽車修理廠帶來麻煩。

  售後服務部門不僅是汽車業一個巨大的就業來源,也是該行業最賺錢的領域之一。

  傑富瑞(Jefferies)汽車分析師菲利普•霍喬斯(Philippe Houchois)表示:「汽車銷售業務利潤率很低。但只要我們的汽車裡裝的還是內燃機,維修就依舊是經銷商的主要盈利來源。」

  據瑞信(Credit Suisse)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汽車內燃發動機可能由數千個運動部件組成,而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僅包含18個運動部件。

  英國專業機構汽車工業協會(Institute of Motor Industry)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表示:「電動車幾乎不需要任何維護」。

  該協會估計,僅英國就有4萬家售後服務企業,既有Kwik Fit這樣的大型集團,也有眾多規模較小的獨立維修廠。確切數字很難統計,因為許多維修廠從不加入任何行業組織。

  分析師們預計,未來幾年銷售的絕大部分電動汽車將採用輕度混合動力技術,發動機和電池都用。但純電池汽車的市場也在不斷壯大,此類車輛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維護技術,比如電氣專業知識。

  大眾(Volkswagen)最近表示,將重新培訓7000名電氣技術工程師,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力爭到2025年把電動車在總產量中的佔比提高至四分之一。

  汽車工業協會的納什表示:「因為它們看起來像汽車,政客們想當然地認為汽車行業的人能適應它。」他強調了專業培訓的必要性,以及擅自修理電動車的高風險。

  他說,未經充分培訓就擅自修理電動車的風險很高,「一輛電動汽車的電池可以產生300至400伏的電流,比坐電椅還糟。」

  延伸閱讀:汽車租賃集團面臨技術威脅

  汽車所有權模式的轉變對於租賃集團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人們已無意擁有租賃汽車的完全所有權,而轉向臨時租車。

  但是城市運輸服務市場的增長——如優步以及汽車製造商提議的競爭產品——迫使租賃公司反思自己的商業模式。

  動作飛快的技術驅動型競爭對手的崛起,意味著傳統汽車租賃集團面臨被超越的風險。

  歐洲最大的運營商Europcar已啟動了一些項目,包括汽車共享等服務,以嘗試各種運輸服務方式。

  該公司最近買斷其愛爾蘭特許經營權,從而得以擁有愛爾蘭最大的汽車共享服務GoCar,其旗下運營著150輛汽車。

  但隨著寶馬(BMW)、雷諾(Renault)等汽車製造商提出共享所有權計劃,該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用app在線約車的便利性及其相對較低的成本,也將迫使汽車租賃集團加大技術投資以維持競爭力。

  傑富瑞的菲利普•霍喬斯說:「我認為汽車租賃公司需要做的是要讓租車變得真的很容易。」他提到了ZipCar等基於app應用的企業。

  「汽車租賃公司現在還需要20分鐘來做文書工作,這感覺非常20世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