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臨床醫生:兒童性早熟的病因多數搞不清楚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6-10-20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10-19 10:37:28 來源: 澎湃新聞網(上海)

  文:吳晞/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醫生

  最近門診又來了幾位擔憂自家子女性早熟的家長,憂慮之情溢於言表,一個個都是有備而來,紛紛表述從網上或親戚朋友處獲得的一些容易導致性早熟的食物,在候診區交流心得,有幾位還很認真地做起了筆記。聽了這些家長的食譜,不由感到實在太不靠譜,可又很普遍,於是今天寫來給大家看看。

  

  啥叫「性早熟」?

  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的都可以被認為患有性早熟,表現是出現乳房發育、月經初潮、陰毛鬍鬚發育、突然長個子等等。

  性早熟的危害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孩子的心理還未做好進入青春期的準備,身體卻已開始發育,會導致患兒心理發育異常;另一方面,性激素有促進骨骼發育的作用,會造成患兒骨骺提前閉合。他們雖然一時身高猛躥,高出同齡人許多,但最終身高會比其他人矮。性發育越靠前,這種情況就越嚴重。

  性發育怎樣啟動?

  人體內控制生殖系統發育的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系統。其機制就好像老闆給下屬傳達指令一般。對人體來說,下丘腦就是老闆。它會放出一種稱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物質,敦促垂體(部門經理)給性腺(苦逼群眾)髮指令,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Gn)」命令性腺開始工作。而性腺的工作就是撰寫「報告」,也就是性激素。性激素使人體的第二性徵發育。

  正常情況下,下丘腦這位「老闆」在青春期開始前不會隨便差遣性腺「群眾」去做事。不過,在下丘腦-垂體-性腺這條傳達通路上出了任何岔子,都會使得性腺提前開始分泌性激素,青春期發育提前啟動。

  其中,如果是下丘腦提前分泌GnRH導致的性早熟,由於其過程和真的青春期發育完全一樣,所以被稱為「真性性早熟」。而垂體提前分泌Gn,或者性腺提前分泌性激素導致性發育的,由於缺少GnRH的啟動環節,和正常青春期發育略有不同,所以稱為「假性性早熟」。

  性早熟的機理

  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真性性早熟的發生原因複雜,既可因顱內感染、外傷或腫瘤等器質性疾病,也可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謂特發性的中樞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但生殖腺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或腫瘤是最主要的病因。

  所以不要胡亂懷疑食品,先要排除這些器質性病變。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還可能與營養過剩、能量過剩、亂吃補品有關,目前認為兒童肥胖是性早熟的重要病因,值得家長們引起重視。

  原因不知道?

  現在家長和醫生經常會發現某種疾病的患者增多了,直觀上感覺「出問題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醫療保險尤其是新農合的普及使得就醫的比例增高;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診斷技術的提高也使得很多疾病更容易被發現,這都是表觀上疾病增加的原因。

  據文獻報道,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是1-2人/萬人,其中5-9歲女孩的發病率最高,約8人/萬人。估計北京2012年出生約20萬孩子,在總人口和生育率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在幾年後的某個時間斷面,僅5-9歲的孩子就有約9×20×4=720人性早熟,這些孩子雖然會分散到不同醫院,但很可能會多個醫院重複就診,然後很可能在兒童醫院就會出現「平均一個月幾十個性早熟孩子」。(這還不考慮異地前來就醫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劃定為10-19歲,但這種劃分並無截然界限,可因遺傳、環境、營養等條件影響而有個體差異。其中尤其是人群的營養狀態對於性發育的啟動尤為重要,要知道女性月經初潮的年齡現在比50年前整整提前了3年,而且據調查顯示有5%~15%的正常女孩在7歲時有乳房發育但沒有月經,大約10%的正常女孩在7歲時已經有陰毛髮育了,所以單純根據年齡去判斷性早熟是有片面性的,應該根據第二性徵發育情況、身高增長和詳細檢查結果來綜合判斷診斷。

  絕大多數家長面對性早熟這一診斷時,第一個問題往往不是如何治療,而是問:是什麼導致的?一個負責任醫生的理性的回答,在多數情況下應該是:對不起,不知道。絕大多數女孩的性早熟在現今條件下找不到器質方面的原因(男孩則相反80%以上是器質性的),少部分由於卵巢腫瘤等因素導致的性早熟,其相關腫瘤究竟是因為什麼發生的,還是搞不清楚。

  可以這樣說,這些家長最著急知道的,恰恰在通常情況下是最沒必要的,因為明確診斷之後,最重要的乃是如何治療。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