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于禁為何被稱為神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15 2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上于禁是五子良將之一,行軍毅重。而于禁被稱為神將,是後世人在遊戲中對他的尊稱,說神將算不上,但是于禁的確是命大將,不管是曹操在被張綉反咬一口時,于禁幫忙處理青州兵內亂並且建立營壘抵禦追兵,還是只帶數十騎入,奔襲朱靈軍營奪其指揮權,「靈及其部眾莫敢動」,其表現都可圈可點,跟隨曹操三十幾年,其忠心和賣力的程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毅重之名名副其實。作為外姓將軍,于禁是曹操難得信任的一個人,然而就在爾虞我詐,諸人今日降操明降漢的三國,只做了一次叛徒變翻不了身的可憐傢伙,就留下了叛將的罵名,歷史上于禁真是如此之人還是另有隱情?

  于禁是大將,我們之前就已經說過,他一生的才華都體現在了領兵作戰上,于禁對曹操是忠心耿耿,因為于禁講究義,他認定的主公就一定不會改變並且會追隨其一生,這一點與荀彧相同又不同。荀彧我們知道,他看到了曹操身上所有用的決心、毅力、膽識都是歷朝歷代有將相之氣的人所擁有的,因此希望憑藉曹操的才能拯救蒼生,匡扶漢室,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讓荀彧失望的,因為曹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擁有自己的野心,當他的野心與荀彧的政治理想相違背時,荀彧就覺得是曹操背叛了、欺騙了他,要知道在此之前,荀彧可是曹操的「子房」,一切大小決策都要讓他來忖度忖度。于禁是個習武之人,與從不上戰場的荀彧不一樣,荀彧是整個機構做決策的指揮中心,于禁是命令的踐行者,如果沒有于禁,我想曹操也不會這麼快就崛起在諸侯間。

  

  他對曹操是忠心的,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人是曹操的族人,對曹操忠心是應該的。張遼為首的外姓服從曹操又是為什麼?因為,曹操對他們有知遇之恩,張遼張郃徐晃等人,都是些什麼人?在沒被降服之前不是走卒就是降兵,曹操在降服之後,沒有殺掉他們,反倒重用他們,讓他們很是感動。

  再者,在兵荒馬亂的三國時代,曹操等人起兵是打著「匡扶漢室」為了平定動亂的義舉,這種行為在將士們的眼裡就是正義的,因此自視正統:曹丞相為大漢誅不臣。往往因此原因而士氣高昂,就算是被俘也不會輕易投降。因此,張遼樂進可以大戰逍遙津,為國捐軀,為英明的主公捐軀,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曹操最忠烈的兩個手下許褚和典韋,就是這樣奮不顧身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