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適日記中的愛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10 0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硨磲大爺 於 2016-9-7 06:16 編輯

  

  胡適日記中的愛國

  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十二月十一日,胡適在日記里記下了自己收到的一封信。

  適之先生:

  《塘沽協定》簽字以後,你曾替它辯護過!現在喪心病狂的軍人又把整個的華北出賣了,你還替它辯護嗎?……唉!我的胡適之老師!!

  在這樣危急的環境之下,凡屬熱血的青年學生,誰心中不比喪了父母還難過!激於愛國的熱情放出一聲慘痛的呼喊,以求鼓起同學們的猛醒,這你能說是不正當的嗎?!這你能說是軌外行動嗎?倘若你以為這是不當,那你真是喪心病狂了!該殺的教育界的蠢賊!

  今天一院的通告,你親自撕下去了!在你撕的時候,你的耳朵還紅了一紅!我們看見你那樣的心情,真哭笑不得!胡先生我們深切的明白了你的人格!你的人格連一個無知的工友都不如!只有用粗野的手段對付你才合適!你媽的!難道華北賣給日本以後,你還能當北大的文學院長嗎?你把我這熱心的青年學生殘殺幾個,陷害幾個,你心還很通快嗎?即使你阻止住了我們愛國心的沸騰,於你有什麼好處?!於你的良心也過意得去嗎?

  現在警告你:向後你若再撕毀關於愛國的通告,准打斷了你的腿,叫你成個拐狗!勿謂言之不豫也!

  將來殺你的人啟  十二月十日

  如此一篇激情的文章是出自何人手筆,現早已無法考查,但這裡面的情緒卻耐人尋味。胡適當時是北大文學院院長,而且在政治文化界也享有莫大的聲望,何以會有學生要打斷了他的腿,還聲稱將來要殺了胡適。裡面所說的胡適為『出賣華北』辯護,又是什麼事呢?

  二

  翻開胡適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九日所記的日記,裡面說:上午十點上課,班上人還是滿的。外間各校學生今天有請願之舉,北大學生都沒有人加入。……一點聚餐。大家都談學生請願事。我們費了二十多日的力量,只是要青年人安心求學,今天學生此舉,雖出於愛國熱心的居多,但已有幾張傳單出現,其中語言多是有作用的,容易被人利用作口實…… 上過中學歷史的應該知道,歷史書上的『一二九運動』是一次『學生愛國運動』,但我們先懸置這個蓋棺定論的看法,便能從中看出不同的人對於愛國的認識差異了。

  那封匿名信中所說的『出賣華北』,是日本在建立偽滿洲國后,欲以自治之名達到佔領華北的目的,而國民黨在前面與日軍達成的協議已經接近於變相承認了,這可以說是一二九運動發生的原因之一。

  但胡適並不如那封信所說,是為『出賣華北』辯護的人,胡適在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即在《獨立評論》上發了一篇文,文中稱他雖然當初曾為『塘沽協定』辯護過,但現在看來完全錯了,並提出了必須要『守』住領土。后又在寫了一篇文《冀察時局的收拾》表明了觀點,對所謂『華北自治』堅決反對。 他在日記里說的『我們費了二十多日的力量,只是要學生安心求學』,胡適把當時北大學生會成員叫來訓話,聲稱『華北的事,自有蔣夢麟和胡適頂著不干你們的事』。

  三

  在後幾天的日記里,胡適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這件事,甚至於自己的摯友丁文江在湖南病危也未能抽出時間前往。今天到學校,知道學生要罷課,真是幼稚之極。我與夢麟,枚蓀忙了一天,不知能挽救否。 (民國二十四,十二月十日) 學生仍罷課。(民國二十四,十二月十一日) 學生仍罷課。孟真說我近日脾氣不好,其實我這幾天的失望比前二十天更大。青年人沒有知識,沒有領袖,單單靠捏造謠言來維持一種浮動的局面,是可痛心的。今天城內各校傳說日本兵到清華,打傷了幾個學生死了一個;城外各學校則傳說師大前天死了一個女生並說死在協和醫院!城裡造城外的謠言,城外造城裡的謠言,可憐!(民國二十四,十二月十二日) 胡適為何對於學生請願如此不滿呢?他在十五日發表了《為學生運動進一文》在《大公報》上,他在文中先稱『十二月九日北平各校學生大請願遊行,是多年來沉寂的北方青年屆的一件最可喜的事』,而後又稱『各校忽然絡續有罷課的舉動,這是我們認為很不幸的』、『罷課是最無益的舉動』,並舉了四個點來規勸學生們繼續學習而不要罷課。 這篇文不禁讓我想起了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認為空談主義而不實打實解決問題是當時中國一大弊病。胡適可以說在某些問題上是一直未變的,他反對學生投身救亡運動,而主張學術救國,在民國二十年即在《胡適之談話》上說:『我們今日所需要的,決不是口號標語的工作,我們需要的是無數的巴士德和愛迪生。』 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又再寫了一篇『再論學生運動』,繼續督促學生儘快複課。

  四

  但很明顯,胡適的諄諄教導是否有了成效呢? 日記里的十二月二十日里寫道:『下午重到大學,只有周祖謨一人來上課』 學生為了繼續罷課,提議提前放假,於是當時北大校長蔣夢麟召開學生會討論這個問題。 會上,胡適剛起立,便有幾個學生噓他,而後表決是否複課,有一零一人舉手。

  而後胡適還收到了這樣一封信

  胡先生尊鑒:

  今天在北河沿本校三院大禮堂恭聆先生的高明的言論,我萬分欽佩,並懇切地請求先生鼎力使年假后複課的事實現。此外我要乞求先生原諒那些所謂代表們的無恥的(聽說他們家裡破了產,所以受某方津貼,甘心為其利用,其實也很可憐的)鹵莽的可笑的舉動。

  敬愛你的一個學生謹上

  後來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一月四日北大複課之時,上課情況良好,雖然有糾察隊阻撓大家上課,但在枚蓀,蔣夢麟等人的努力之下,還是有眾多學生上課了。 而與此同時,清華、師大、東北大學等學校均無人上課,而只有北大成功複課,與胡適等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五 魯迅於這件事也有些許評價,在《「題未定」草》中便引用張岱的『忠臣義士多見於國破家亡之際,如敲石出火,一閃即滅,人主不急起收之,則火種絕矣』表明態度,可以看出胡適對於此次學生運動是支持的,但他仍認為不要再請願,因為九年前的『三一八事件』讓魯迅感覺僅請願已不會有太多的效果,從高中課文《紀念劉和珍君》里就能看出這個態度。 看以前的歷史,總會覺得在裡面看到了當今的模模糊糊的影子。

0

主題

15

帖子

18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8
沙發
杙榕橡 發表於 2016-9-10 10:25 | 只看該作者
愛國本無罪,只看在合適的制度下,民主自由憲政萬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9: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