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富人想跑?窮人想鬧?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6-8-27 1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文地址:富人想跑?窮人想鬧?作者:至少生兩娃
2016-08-15 木蟲


富人想跑?窮人想鬧?


  文|木蟲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富人正在大規模流失。根據年初彭博社的情報分析,僅僅2015年就有相當一萬億美元的資本從中國流到海外,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其中,僅僅12月份一個月就有1600億美元的資金離開中國,這個數據超過2014年全年的總和,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據統計,自1994年至2013年的二十年間,中國大陸約21.7萬富豪先後移居海外,攜帶和非法外流資產高達15.11萬億美元,這雖然是比較保守的數字,但是已經相當於2014年GDP的23%。


中國富人在國外天價購買豪宅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搜索百度就會發現諸如以下的文字,《中國買家搶灘加拿大高端房產,投資千萬購豪宅》,《中國投資者搶購英國房產造成英國買房難》、《中國買家千萬美元購買加州豪宅送給在美留學之子》、《27歲中國男子砸1.4億買下悉尼地標性豪宅》,等等。最近又爆出《中國留學生1.5億買溫哥華豪宅》的新聞……


為什麼中國人有了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移民?為什麼那麼多富人紛紛嚮往美國、加拿大?為什麼那麼多高官以及他們的家眷喜歡到外國安度晚年?當然,能夠自由地移民,來去無礙,這本身也是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留住這些富人和資本呢?我們還存在著那些不足和缺陷,還有那些令人不甚滿意的地方?


如果一個國家能夠讓富人有安全感,也能夠讓窮人有安全感;如果一個國家的富人生於斯而死於斯,始終不離不棄;如果一個國家的窮人為自己的祖國深感自豪,因為他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很到位;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吸引外國富人前來投資、經營、定居;如果一個國家還能夠吸引國外窮人不惜代價前來淘金、工作和生活。那麼,我認為,這個國家即使不是天堂,也已經距離天堂不遠了!
一個國家由富人、窮人、中產階層組成。國家也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富人喜歡的國家;一種是窮人喜歡的國家;一種是富人和窮人都喜歡的國家。富人不等於壞人,財產不等於罪惡。窮人更不等於壞人,貧窮不等於無能和懶惰。只有攫取財富的手段不正當時,才會產生壞人,比如貪官污吏、不法商人。只有違反國家法律,才可以稱得上犯罪。因此,任何仇視富人,鄙視窮人的言行都值得警惕。


一個文明之國必然法制健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枉不縱。沒有任何人、任何權力、任何組織,任何理由可以超越法律之上。沒有違法不受追究,法無明文規定即是允許。任何法律不得賦予任何人超越法律的權力。也許,有的人會感到巨大委屈,但這種委屈換來的是富人和窮人、國人和國外來人的巨大安全感!


一個文明之國必然遵循公平原則。市場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公平競爭。凡是能夠運用不正當手段攫取財富的社會都是危險的。凡是不公開、不公正、不透明的社會競爭,都不是文明、進步的。凡是弱肉強食、欺壓、掠奪、侵害他人基本權利的社會都是野蠻的。一個文明之國必然尊重財富和人的基本權利。文明就是富人和窮人都有足夠的安全感。一個能夠保護富人的社會,才能夠保護窮人。一個能夠保護窮人的國家,才能夠保護富人。相反,一個不能保護富人的國家,最終也不能保護窮人。一個不能保護窮人的國家,最終,也不能保護富人,這是一把殘忍無情的雙刃劍。


富人和窮人不是敵人,更不是天然的敵人。富人是窮人的榜樣,窮人是富人的救助對象。一個社會擁有大量的、充滿愛心的富人,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一個社會擁有不甘於貧困、渴望致富的窮人,必定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一個國家放縱富人掠奪窮人的時候,其實,富人也處於一種危險之中了!相反,一個國家放縱窮人洗劫富人的時候,窮人也岌岌可危了!因為,放縱你的人已經破壞了社會基本規則,最終,他要的是你們的尊嚴和人格!乃至你的生命!


富人和窮人和平共處才是文明社會。任何挑逗窮人剝奪富人,富人掠奪窮人的思想都是陰險的。最終,會毀滅社會文明,甚至導致民族衰亡。窮人反抗的是壓迫和不公正,而不是富人;窮人抗拒的是掠奪和侮辱,而不是富人;窮人捍衛的是自身的權利,而不是對富人的攻擊。一個國家對富人最好的保護是公正,對窮人最好的保護也是公正。這個公正不是任何人和任何組織施捨的,而是任何人和任何組織都必須遵守的法制。法制一旦淪為大大小小的權力之槍棍,那麼,最害怕的是富人,其次就是窮人。


精神上的富人更是國家、民族之巨大財富。一個文明的國度就像一個盛大的花園。那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爭奇鬥豔。而花園的管理者只不過是澆水、鋤草、噴葯而已。他們守候著那些美麗的花兒,因為,他們深知那些花兒才是花園的主人。


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http://www.wanhoocar.com/forum.p ... e=1&tid=3540869


《社會精英為何紛紛移民》


徐友漁/文(知名學者、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同舟共進》


大約在最近10年,國內越來越多社會精英移居海外,成為媒體、政府和公眾關注與討論的話題。


初看起來,這是中國在捲入全球化浪潮之後產生的人員流動的自然現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前期,人員流出與流入水平接近於零;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后,人員的流動(主要是外流)開始產生並且規模越來越大,但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相比並不引人注目。


只是在最近,這個問題才引起注意和談論,事實上,主要原因還不在於流出的絕對數量,而在於增長的勢頭及其特殊含義。


與精英外流現象相映成趣的是,也有大量的海外精英流入內地尋求發展機會。最主要的有兩部分人,一是早年留學國外,取得學位並在國外的大學、科研機構、公司或政府部門得到職位的中國公民,他們感到在自己工作的領域中,國內的發展機會似乎更多,或者,他們更喜歡自己熟悉的文化環境。


二是台灣、香港的企業家,他們看中了在大陸的獲利機會或地方的優惠政策。據此,應該認識到,人員流動決不是單向,而是雙向的。但一進一出,動機和目標卻迥然不同。


上述兩類人到大陸工作的動機是尋求機會和發展空間,無意變換自己的國籍或身份,而國內精英移居海外,大多是以取得外國國籍為目的。移居海外的精英中,不少人只是追求拿到一個外國身份,他們掙錢和交友仍舊在國內,這種現象非常值得玩味。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與上世紀80年代移居海外的潮流不同,那時一些人千方百計想去外國,是因為那裡生活條件比國內好,工作條件、發展機會優於國內。


而這次移民潮中,大量精英是國內的成功人士,早已享受優越的生活和較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去到國外,要麼是甘居平淡、低調,要麼是準備從頭再來,重新開始一輪艱辛的打拚。


也就是說,國內精英移民海外,多半是有所犧牲,有的甚至作出了較大的犧牲。那麼,他們到底圖什麼?原因何在?


據筆者的了解,精英們移民的主要動因是獲得安全感,他們憑經驗和遭遇認為,在自己生活的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太多,未來是不確定的,自己的前途不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行動和決斷作出合理預期的。除了安全感以外,精英們移民還追求好的自然環境、對子女更好的教育,等等。


精英的知識、技能、資金是我們這個社會寶貴的、稀缺的資源,這些資源所代表的創新能力,所派生的就業崗位,所營造的向上競爭的氛圍,都是可見的或不可見的財富,它們隨著精英移民而流失,是明顯的或潛在的損失。


在各級政府出台各種政策,竭盡全力爭取外來資源在本地落戶的情況下,本地資源卻在流失,這是極其可惜、很不應當的。


但精英們為了安全感而想方設法規避風險無可厚非,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在其名著《利維坦》中說過,人們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自我保全,所以,安全感對於人來說是第一位的。


在資金、技術、人才流失的背後,不可見的、更重要的失落是整個民族的信心。精英的移民具有示範作用,哪怕是對於沒有條件移民的一般民眾。很難設想,如果做不到全民具有凝聚力,對於未來充滿信心,中國人民可以全心全意地建設自己的國家。


其實,精英移民不是孤立現象,而是一種更普遍現象的一部分。有人認為,中國的精英層屬於廣義的中產階級,他們和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興起的中產階級一樣,代表了一種新興力量,在建構市民社會的過程中可起巨大的積極作用,對於建立法治、實行對於權力的制約、形成公平的自由競爭機制等方面可起正面作用。


但30年的歷史進程表明,中國的所謂中產階級或精英層與當下市場經濟一樣,帶有較強的國情特色和扭曲性,他們與其說是制衡獨斷、壟斷的權力的力量,不如說是更多地巴結、迎合權力,當然,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獲利。


如果說他們還有一些進步性的話,那就是他們對於法治的嚮往,因為他們畢竟希望在一套明晰的規則之下活動和生活。他們要求的不多——穩定性、可預見性而已。


精英移民的關鍵之處在於,他們希望具有另一種身份,將自己置於另一套法律系統之下,這套法律系統是否非常完美和公正暫且可以不管,但大致可以放心的是,這套法律系統是嚴格、清晰的,被任意解釋和施行的可能性較小;是獨立的,有權威的,不易受到當權者的干涉和侵害;出發點是保障個人的自由與權利,不是官員用來對付「刁民」的工具。


今日中國的移民精英相當務實,他們多半不會淺薄地崇洋媚外,以自己當了美國人、法國人或拿了綠卡在同胞面前炫耀,他們的底氣在於隨著身份轉換而得到的保障。


這就相當於在一大群探險者中,雖然看起來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但其中有的人是買了高額保險的,每個人的抗風險能力和自信心是不一樣的。


問題是,在最原本的意義上,也就是從公民之所以為公民,政府之所以為政府,國家之所以為國家的道理上講,精英們花大價錢在國外買保險,是必須的嗎?


精英移民潮的興起提示我們,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法治社會是刻不容緩的任務。不論是精英還是普通人,都有權利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守法的、有道德的公民不必擔心自己的自由和權利被權力機關剝奪;在從事經營活動和其他任何正常活動時,不必對政府工作人員進行賄賂就可以順利進行;在遇到麻煩時,可以指望廉潔奉公的警察或是獨立審判的法院;人們向上流動的希望可以寄托在勤奮的工作上,而不必巴結上司或與當權者拉關係。


當我們考慮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什麼樣的社會時,普遍的公平是根本的標準。大多數民眾與精英同樣重要,其實更為重要。


正義是信心最根本的源泉,只有正義的社會才值得生活於其中的人們熱愛和留戀,對精英是如此,對任何人也是如此。


http://www.***/content/16/0818/01/34050258_583984779.shtml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