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論點是一個德國人,叫盧曼。盧曼是德國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先簡述一下他的思想。他認為信任是一種簡化機制。人類在生存當中有很多策略,信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策略。簡化機制不僅僅包括信任。為什麼人類的生活需要這些簡化機制呢?因為包圍人類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太複雜了。要應對如此複雜的環境和對手非常困難。必須找出一些簡化機制來對應。比如說我們的語言系統就是一個簡化機制。貨幣系統,學校考試的分數系統。先說語言系統,它出現是因為世界太複雜了。比如說身體不適,你可以說疼。但是頭疼、胃疼、燒傷和受到暴力襲擊的疼是不一樣的,只有通過細緻描述才能區分。通常只用「疼」一個字就表示了。再比如說,「紅」細緻分有很多種,中國有句俗話說「百紅千綠萬種灰」,我不是要講色譜,而是說明,語言是一種簡化系統。貨幣也是簡化系統,簡化了我們的交換,這就不用說了。分數也是一樣,如運動場得了冠軍,嚴格的說,百米賽跑這次拿冠軍,並不是永遠的冠軍。再比如考試高了幾分,並不說明你的能力強。但是我們沒有其他的辦法。我們沒有一個錄取機構,花很大的精力來考察。不得已只好用這種簡化系統。盧曼說我們的生存需要很多的簡化系統。信任也是這樣一個簡化系統。信任是一個將包圍著我們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變為一個二元的預線。可以相信還是不可以相信。我很欽佩盧曼的信任理論,它的書trust and power,我讀了兩遍,也就讀懂80-90%,我認為這本書的思想含量很大。其實一部信任研究的歷史,古人三兩句話已經包括了它的含義,比如說,俗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如果信守這種告誡,是有用處的。從這句話中,可以表達盧曼的觀點。信任斷然沒有幫助我們消除風險的作用,但是信任可以幫助我們勇敢的跳入不確定性中。那麼我可不可以不合作呀?你可以不和張三、李四合作,但是你不可能不和所有人合作。你必須選擇一個。但時間又不允許你一個一個考察。信任就會幫助你勇敢的跳入不確定性中去。
第二個理論是關於信任結構的,不是一個人提出來的,是由一些人提出來的。所謂信任結構是指,這種信任和那種信任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來構成的,換句話說,就是你因什麼而相信它。吉更斯概括了三種信任,一種是人格信任,另外一種是非人格信任或系統信任,系統信任又可以分為兩種,貨幣信任和專家信任。下面分別說一下三種信任的結構,人格信任是因為熟人,直接或間接的知道他的情況。熟人當中為什麼有些是可信的,第一個理由,和熟人打交道是重複博弈,使得人們不會輕易的背叛,因為欺騙別人的結果就是等待報復和懲罰。最好的一部講這個的書是《合作的進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第二個理由,熟人你知道他的歷史,由他的過去推斷他的今天。由昨天看今天,由今天看未來,這樣的思想方法用嚴格的邏輯學看,是有疑問的。一個人的昨天是說明不了他的今天的。但是真的沒有別的辦法。通常人們的世俗生活和邏輯學是有出入的。貨幣信任的機構,最早的一種理論是貴金屬理論,後來熊·彼特等將貴金屬理論顛覆掉了,他認為貨幣為什麼被相信,根本不是因為貴金屬,紙幣所以能在社會中扮演這樣功能,就是因為生活當中多次發現它管用,人人都接受,就可信了。貨幣的信任結構是從眾。人格信任,人類的合作就是從人格信任開始的,然後逐漸擴大的。社會生活的展開把我們驅使到陌生的地方,就必須靠貨幣。在陌生的地方,除了靠貨幣,還要靠專家信任。這第三種信任結構也是現在日常生活中流行的。比如說得了病,就要找專家來看病。我再說一下專家系統因什麼相信。這個系統是三位一體的,第一,這個系統是科學的系統,相信專家系統的前提是相信科學。第二,這些科學系統的專家們,跨過了一個門檻,有入場證,至少大學畢業,之後還有同行之間的評議,專家系統和貨幣和政治上的民主不一樣,后兩者都是大眾參與,但是專家系統不一樣。我們要知道,科學和民主是很不一樣的。民主是大眾說了算,科學相信精英,是排斥大眾的。第三,專家評議。比如說,協和醫院有主治醫生,教授醫生,這是專家評定的,為什麼要專家評定呢?是因為這個系統的特殊性。普通人和專家們信息不對稱,我們沒有能力去評議,只能相信專家們的評議結果。但是社會必須有一個這樣的評價系統。再比如,剛進校的學生沒有能力評議教授。為了使病人和學生少走彎路,需要這樣的專家評議。靠這個東西來建立這樣一種信任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