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俞可平公開談論推進中國民主與社會自治

[複製鏈接]

31

主題

31

帖子

22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中梅 發表於 2016-7-6 1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DJY. 2016年07月06日訊】被視為胡錦濤智囊的俞可平日前在深圳公開演講,總結中共面臨六大突出問題;同時談論如何推進中國民主,強調社會自治。親習陣營媒體財新網全文發表俞可平的敏感演講內容,釋放的政治信號令人關注。

6月27日,大陸新浪網以及第一財經等媒體報導稱,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26日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做題為「政府創新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報告。演講中,俞可平承認中國已出現局部治理危機,總結中共政治治理面臨六大突出問題:政府公信力流失、政府創新動力不足、行政成本過高、形式主義泛濫、一把手權力集中、政府管理出現低俗化傾向。

7月5日,財新網發表了經俞可平審定的6月26日演講報告「政府創新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以及與聽眾互動的問答內容。與新浪網以及第一財經等媒體報導相比,財新報導中,有更多俞可平關於民主的演講內容。

俞可平在演講一開始即強調,民主不但是個好東西,而且要繼續往前推進。俞可平認為中國的民主必須沿著三條道路往前推進:如要從基層民主一層層往上推進;以更少的競爭走向更多的競爭。幹部選拔也一樣需要適當的競爭,以便優中選優;以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

在與聽眾問答環節,俞可平進一步闡述稱,中國以前在走向民主的目標上是有分歧的,現在走向民主應該是共識了。民主不是萬能的,民主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但它符合整個人類進步的方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比民主更好的制度。民主一定要跟法治結合起來。中國的民主只能增量發展;增量不是漸進,到了某些關鍵點必須要突破,只有突破才能避免突變。

在回應關於社會自治問題時,俞可平表示,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原來高度一體化,現在開始分化,形成了三個相互獨立的社會系統:以黨政組織為基礎、以政府黨政官員為代表的國家系統、政治系統;以企業組織為基礎、以企業家為代表的市場系統、經濟系統;以民間組織為基礎、以公民自己為代表的公民社會系統。

俞可平還透露,現在民政部正式統計批準備案的民間組織或是社會組織,大概有100萬個,事實上他看到過一個非常權威的數據,應當有450萬,因為很多社會組織和民間組織是不登記的。按照學者統計至少300萬,一個學者說中國的民間組織有800萬,這已經是非常大的一個系統。

俞可平表示,國家治理下面有三個子系統,政府治理、市場治理、社會治理,三個子系統有不同的規範,需要不同的法規。現在政府和市場的法規很多了,但規範社會生活的還很少。治理區別於統治的一個關鍵,是主體的多元化,社會組織是治理的重要主體。現在國家要放權,社會中就得有合格的組織接這個權,不能出現管理真空。然而,現在合格的、高素質的社會組織太少了。為什麼少?是因為(中共)政府對社會組織或者民間組織過去長期是不信任的,生怕帶來顏色革命。

俞可平強調,社會組織應參與管理社會;社會自治越發達,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程度就越高。

俞可平被外界視為胡錦濤的文膽、智囊。在胡錦濤當政期間及習近平執政后,俞可平經常替胡、溫發聲、發表挺習言論。早在十年前,還在中央編譯局擔任副局長的俞可平就說「民主是個好東西」。

去年10月28日,俞可平辭去已擔任14年的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一職;隨後頻頻發表包括民主政治等敏感言論。而且,這些敏感言論均在親習陣營的媒體財新網上全文公開發表,釋放的政治信號引外界持續關注。

6月13日,俞可平在財新網發文說,俄羅斯的民主轉型,引起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高度關注;這種關注更有現實政治的意義。文章重點闡述,即使像俄羅斯這樣具有深厚專制政治傳統的大國,走向民主政治也是不可逆轉的客觀歷史進程。

5月24日,財新網發表俞可平的專欄文章《現代政治權威的合法性來源》。文章強調,民主而非專制,法治而非人治,善治而非善政,成為現代政治權威的主要合法性來源。

2月19日,俞可平在財新網刊文稱,中國官本主義的典型特徵是專制主義,唯有民主法治才能破解官本主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