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蘇東坡的三世佛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6-6-6 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元豐七年,蘇轍正好在高安與雲庵、聖壽省聰兩位禪師同游。一日夜間,夢見自己出城迎接五祖戒禪師。次日,兩位禪師也都說做了同樣的夢。
  第二 天,就收到蘇東坡來信,說:「已到奉新。」三人大喜,把蘇東坡迎到建山寺,並把夢境說給他聽。蘇東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歲時曾夢見自己是個出家人,往來於陝右地區。母親懷孕時,也夢見一個僧人前來托宿。那僧人風采俊朗,但瞎了一隻眼。」雲庵禪師道:「五祖戒禪師是陝右人,瞎了一隻眼。老年游化於高安,圓 寂於大愚,算來已有五十年了。東坡先生今年恰好四十九歲,定是五祖戒師後身無疑!」
原來,五祖戒禪師當年因破戒,羞愧之下,雙腿一盤,坐化而去。
  蘇東 坡在杭州時,曾與朋友參寥一起到西湖邊上的壽星寺遊歷。蘇東坡環視后對參寥說:「我生平從沒有到這裡來過,但眼前所見好象都曾經親身經歷過這似的,從這裡 到懺堂,應有九十二級階梯。」叫人數后,果真如他所說。蘇東坡對參寥說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經就在這所寺院中。」此後,蘇東坡便經常到這所佛寺中 盤桓小憩。
  蘇東坡總是喜歡穿僧衣。一日,宋哲宗曾經問內侍陳衍:「蘇東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麼衣服?」陳衍說:「是僧衣。」哲宗笑之。
  中年後,蘇東坡恬淡無求,後來參禪開悟,為東林常總禪師的法嗣。他亦念佛求往生,每到一處,必隨身攜帶一軸阿彌陀佛聖像,並說:「這是我往生西方的公據。」
  蘇東坡臨終時,呼吸微弱,惟琳長老前來提醒他提起正念,他無奈答道:「我也知道西方極樂,可是用不上勁啊。」友人也鼓勵他:「先生一生都在為此努力,此時更須著力啊!」蘇東坡應聲道:「著力即差。」說完,奄然而逝,世壽六十六歲。

據說蘇東坡的後身是明朝湖北省公安縣的袁宏道。袁家兄弟三人都中了進 士,精於詩文,史稱「三袁」,是晚明文學界「公安派」的開創者和領袖之一。  袁宏道一生,悟性銳利,才華不凡,修行沉穩,埋頭辦道,少了蘇東坡的鋒芒畢 露。因習禪無所獲后,開始由禪入凈。袁宏道著有《西方合論》一書。該書氣勢澎勃,融攝華嚴、天台諸宗妙行,歸趣凈土,受到了蓮池大師的高度讚賞,又被藕益大師收入《凈土十要》之中,成為凈宗的傳世論著。
  袁宏道任吳縣縣令時,在任僅兩年,就使該縣大治,百姓大悅。後來官至郎中。袁宏道四十三歲那年因病歸鄉,數日後,在寺院里無疾而終。他為官清廉,去世后,連棺材錢和眷屬回鄉的路費都是朋友們捐助和賣盡他的書畫幾硯湊的。


  袁宏道開初只是生到極樂邊地疑城,但因其撰述《西方合論》的功德,很快從邊地出來,居住凈土。


袁宏道(據說是蘇東坡的後身)往生后,他的弟弟袁中道退休在家,每日精勤地禮拜課誦。  


明 萬曆四十二年(1614)的一天,袁中道靜坐入定間,心神隨著兩位童子向上向西飛行。每當飛得低,就感受到娑婆世界臭穢難聞。不久停了下來,看到四周清凈勝妙無比,五色妙香蓮華生於水池中。童子領著中道到了一座樓閣之下,此時下來一個人,貌如美玉,衣如雲霞,身長丈余。見到中道后,他歡喜地說:「弟弟你來 了!」
  


中 道仔細一看,原來是宏道。宏道說:「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邊地,信解尚未成就,持戒尚未圓滿的,大多生於此地。因為此地沒有淫聲美色的惑亂,勝解容易成就, 不久之後,就能進升凈土。」 中道問:「兄長現在生在何處?」宏道說:「我往生凈土的願力雖然很深,但情執染著習氣未除,剛開始時化生於此邊地一小段時間,現今已經居住凈土了。但因為 以前持戒不夠嚴謹精進,只能在地面居住,還不能和大菩薩們一起飛翔於虛空和七寶樓閣之間,仍需努力。所幸我宿世智慧猛利,又作了《西方合論》,讚歎如來不可思議功德,感得飛行自在,可以暢遊於十方諸佛剎土。十方諸佛說法,我皆得前往恭聽,實在是很殊勝啊!」
  接著,宏道牽著中道的手向上飛升,暢 游極樂凈土中的依報世界。宏道說:「過了此地之後,就是法身大士居住的地方,其境界之美妙勝過此地千萬倍,其神通變化也千萬倍於此地眾生。我以慧力的緣故,得以遊行於其間,但還不能居住於彼地。再經過彼地,則是十地等覺菩薩居住地,其境界我就不得而知了。再經過十地等覺的居住地,則是妙覺如來所居住的地 方了,只有佛才能究竟了知。」 宏道又說:「我沒想到極樂世界這麼快樂!教理和戒律都精進嚴謹的人,往生的品位最高。其次是持戒嚴謹的人,往生最穩當。只有教理而無持戒之人,大多為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眾中去了,這種狀況我親眼所見的很多。」
  宏道又對中道說:「弟弟你回五濁惡世后,趁著色身強健,要精進實修實悟,為自他行 善積福,發願往生凈土,不久之後我們當再見面。如果不能持戒,龍樹菩薩的六齋法現在仍然存在,應當力行。而殺戒尤其重要,希望你寄語他人,沒有說每天動刀殺生,口中貪食眾生血肉的人,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縱使說法如雲如雨,又何益於事呢? 你我生生世世兄弟手足,恐你墮落,便以方便神力,將你攝受至此地,但凈土與穢土相隔,不能久留。」
  說完,宏道突然凌空而去。中道行走在水池上,突然好像墜入水中,一下子就醒了過來,便把此事記述了下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