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6-1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雙石

  有朋友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難答覆的問題——

  長征是什麼?

  是啊,長征是什麼呢?

  長征是什麼?在詩人眼裡,在文人眼裡,在史家眼裡,在兵家眼裡,在學者眼裡,在每個閱歷不同價值觀不同的各色人等眼裡,可能都是不同的,都會生出各種各樣的解讀和詮釋,恐怕很難是一個模樣——好象也沒有理由要一個模樣。

  曾見過一些人士對長征露出一臉的不屑:不就是一次大失敗后的大逃亡么,不就是一次迭撞南牆走投無路之後的流浪流竄么?不就是一次迫於生計的僥倖逃生么?北上抗日?嗤!……

  沒錯,長征的確始於一場潰敗或逃亡。可逃亡也好,求生也好,就很丟人么?難道坐以待斃或苟且偷生,才是正確的?長征是戰爭運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進進退退乃兵家之常,而結果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歷史都是成功者的歷史,誰要能在退一步后還能進兩步,那就是誰的成功,誰的本事。在絕境中尋得生路,在絕境中反敗為勝,在絕境中千錘百鍊,由悲而壯,由絕境步入輝煌,難道不是更值得人們讚譽?!

  以潰敗和逃亡開始的長征,最終成為了中國革命武裝力量的一次重新聚集和整合,散布在中國東南、西南、西北的各路紅軍主力,是經過長征完成了這個重新聚集和整合的。這個過程源於被迫始於被動,但卻在歷時兩年的千萬里轉戰中逐漸完成了向主動進取的轉變——到北方去,肩負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領導責任,從而使山頭各異的各路革命武裝力量的千萬里轉戰最終形成了一個勝利的匯合。而且的的確確實實在在,也在隨之而來的救亡圖存的民族解放戰爭中成為了全民族的中流砥柱!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共產黨人切切實實地踐行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更何況,早在長征之前,共產黨人就已經站在了抗日鬥爭的最前線,從東北義勇軍、察北同盟軍,直到東北抗日聯軍,共產黨人難道沒有以自己的犧牲,踐行自己「抗日救國」的政治主張?九一八之後,七七之前,中國大地的各路諸侯中,還有誰,先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工農民主政府」,亮出了對日宣戰的鮮明旗幟?

  金一南曾經轉述過克勞塞維茨對優秀軍人的一段描述:有一種非常優秀的軍人,就是能夠在黑夜中發現微光,這個軍人就非常優秀,別人覺得一片黑暗,他竟然能夠發現前面有一些微光。但是克勞塞維茨講了,更加優秀的軍人是敢於跟隨這些微光前進,他比發現微光還要優秀,他敢於跟隨這些微光前進。

  勝利完成了長征的中國工農紅軍,不正是這樣一批「非常優秀」、「更加優秀」的戰士們組合而成的優秀團隊么?

  長征是一次萬里遠征,然而長征之盛名並非僅僅緣於其跨越長度,歷史上作這般遠行的團隊和個體都不是絕無僅有,遠的不說,象覆滅於大渡河畔的太平軍石達開部,他那隊伍在覆滅之前的行程,就不下四萬餘里——近乎於長征的兩倍!

  還有那三藏取經,行程也絕對在長征之上許多——呵呵,「十萬八千里」。

  然而前者最後的結果是失敗,後者作為個人行為令人讚歎,但與一支人數眾多的大軍抱定一個共同目標跋涉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的英勇行軍,還是難以同日而語。更何況,這支隊伍的組成成份,多是以散漫性自私性為顯著特徵的農民群眾。如果僅就個人的生存需求來說,團隊的生存並不是他們每個個體得已生存的唯一前提!勿需諱言,長征中有許許多多的落伍和離隊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落伍、離隊甚至投降,都很可能更能滿足他們現實的生存需求——只需把這個「生存需求」的質量降低一檔:新生,變為苟活!

  在這次漫長的行軍中,他們中每個個體的選擇,其實遠不止「跟著隊伍走」這一種。

  長征是一次大浪淘沙,踏上這次征程的所有人都面對著必然面對的無情的淘汰與選擇,這當間最為嚴峻的淘汰還是「自我淘汰」。長征中,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的歷史,同時也在接受歷史的選擇,其嚴酷性不言而喻。那些百戰餘生的「寥寥者」們,又成為革命力量重新崛起乃至發展壯大的真正中堅!他們為團隊,為階級,為民族,也為他們自己,贏得了真正的生存權發展權——這是新生,而不是苟活!

  「我以我血薦軒轅」。那些長眠於徵途中的犧牲者們更令人肅然起敬,他們是以自身的消亡來換取團隊的新生——還有那些因傷病等各種原因失散和流落他鄉的紅軍戰士,他們也是這支紅色團隊重獲新生的奠基者。

  在這次歷盡千辛萬苦的偉大行軍中,這支團隊始終高場著爭取新生的旗幟,成功地把團隊中的一個個個體凝聚在了這面旗幟之下,而且成功地將那些可能危及團隊生存的散漫性予以極度的邊緣化。苟活,在這個團隊中,始終被鄙夷被唾棄被不屑一顧。

  長征之所以在能夠在戰爭史上長久地放射出絢目的光彩,更重要的緣由還在於:這既是一次弱勢者窘困者的艱難逃生,又是一次勝利者征服者的磅礴奮進!正如長征領導者之一的毛澤東所言: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告結束!——既或是「逃亡」,這也是一次「勝利大逃亡」!

  長征,既是一部弱勢者窘困者的拼搏史,也是一部勝利者和征服者的成就史!

  長征為什麼會「以敵人的失敗和我們的勝利而告結束」?長征的領導者和領導集團,是憑什麼法寶,始終保持了這支隊伍凝聚力?——據說張學良將軍當年曾對部屬言:你們都是帶兵的,你們誰能把兵帶成這樣?

  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題目,想作出完滿回答其實相當不容易!解答這個問題,需要一個多角度的合成答案,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領袖個人的,有紅軍整體的,有那個時代底層群眾的生存狀態及生存品質的,……,等等。

  可能有人會脫口而出:因為紅軍是一支勞苦大眾的武裝,紅軍官兵上下同欲,都是在為工農解放也就是自已的切身利益而戰,這與圍追堵截他們的那支隊伍是不可同日語。紅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武裝,共產黨人對這支隊伍堅強的政治領導是這支隊伍長驅兩萬五千里取得最後勝利的保障。

  這當然沒有問題,這是最基本最必要的條件。沒有這樣一支隊伍,任他什麼樣的統帥,恐怕也很難保證這支隊伍在長達兩年的長途艱苦轉戰中不致潰散。

  問題是,這樣的回答有一個很大的邏輯漏洞:在長征前的第五次反「圍剿」中,紅軍的這個性質依然存在,共產黨的政治領導也不可謂不堅強,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這個最基本最必要的條件還並不具有充分性。

  還有人說,黨內的政治民主也是長征最終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這個回答其實仍然是有缺陷的。

  那個時期的政治民主很難說是完善的,戰爭指揮活動所特有的集權方式其實在相當程度上使「民主評議」成為不可能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如果說有這個原因,那也是在長征初期,黨中央決策層在與共產國際失去聯繫且遭受重大失利這種特殊背景下,以民主方式選擇了自己的領導人和領導集團,這個領導人和領導集團,帶領著中國共產黨人,真正開始了獨立自主地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歷程。

  這是長征最終能將失敗變成勝利最具決定性的因素之一。

  長徵實際上也是對中國革命的領導者和領導集團的一次艱難比較和選擇。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時期的艱難探索中,在革命鬥爭屢經挫折和失敗的教訓中,產生了「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迫切需求,並由此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艱難選擇,終於在長征中找到了能夠根據這個需求去指導中國革命的領導者和領導集團。長征中產生的領導者和領導集團實際上也在長征中接受一次次條件嚴格得近乎苛刻的高難度考試——他們面臨的不僅是環境的重壓和對手的煅擊,還有自己戰友和同志們挑剔目光的考量。

  事實證明,在長征中產生的革命領導者和領導集團是長征團隊中具有高度感召力凝聚力整合力的堅強核心,他們以堅定的信仰率先垂範,以求實的精神運籌帷幄,以頑強的鬥志披堅執銳,以博大的胸襟包納百川,把本來就很薄弱的革命力量始於茫然無措的全面潰敗變成了所向披靡的鐵流奮進。長征中產生的領導者和領導集團,表現出了極高智慧和能力,時時能把勝利者征服者成功者的感覺貫注給這支時常是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隊伍中的一個個體——這當間,難道沒有大量的、具有高度技術性乃至藝術性的心理學管理學方面的經驗和理論可以總結,可以提煉?現如今遠涉重洋去取MBA等洋真經的人們,難道就沒有理由回過頭來認真考究考究七十年前這支舉世公認的優秀團隊:他們在逆境中起死回生步入輝煌的管理秘訣究竟何在?古今中外,還有多少團隊達到過他們這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他們最值得傳承和借鑒的管理經驗管理理論究竟是什麼?……

  革命的實踐催生了革命的理論。長征還是對中國革命思想武庫的一次清理和更新。正是經過長征,中國共產黨人才真正開始了摒棄了教條主義思維的思想解放運動,舉起了「實事求是」的鮮明旗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長征的實踐催生且驗證了這個思想武器的銳利和效率,一個嶄新的革命理論體系由此而發生髮展乃至完備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個叫做「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體系,而這個理論體系最具深遠歷史意義的本質內涵在於:它為人數眾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爭取自身解放,贏得新生而不是苟活的鬥爭,提供了堪稱精銳的思想武庫。

  長征是中華民族獨有也是全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它對這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弱勢群體」產生了意義非凡的精神感召力:原來「弱勢群體」求生存求發展的意志還能產生出強弱相互移位的效果;原來「真老虎」同時也可以是「紙老虎」;原來卑賤者可以「最聰明」,高貴者可以「最愚蠢」;原來「弱勢群體」自身的權益需求並不是只有乞求他人施捨這一種出路;原來人類的勇敢和智慧還能發揮到如此這般的極致狀態……

  個人也好,團隊也好,民族也好,有了這般精氣神兒,才能真正掌握自身的生存權發展權。

  價值觀不同的人們,對篇首問題的回答,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這不足為怪!

  而筆者想按自己的感悟嘗試著簡答如下:

  長征,是一個由率先覺醒者結成的「弱勢團隊」為自身贏得生存權而譜就的生命壯歌。

  ——這是新生,不是苟活!

  筆者以為,長征之於我們,之於今天的重要意義,正在於此!

  向長征英雄們致敬!

  向長征烈士們致哀!

  

雙石 中國將軍政要網

20

主題

772

帖子

656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565
沙發
葉毅 發表於 2016-6-3 09:22 | 只看該作者
習仲勛當年一句陝北的黨救了中央,於是被擼了下去,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