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元走軟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市將走高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5-15 23:1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華爾街日報

作為全球金融體系基石的美元,其匯率水平對於投資者來說顯然非常重要。但美元匯率具體如何影響到投資者可能較難理解,尤其是因為對其中關係的解讀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今年關於美元匯率影響的一個理論非常流行,那就是美元走軟提振股市,因此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下調加息預期結束了美元兩年來的升勢,進而拯救了全球市場。這一理論似乎得到了基本上每一位投資者的認同,但卻很難套用到今年年初股市止跌回升這一事實上,並且至少從過去幾周來市場的走勢看,這一理論完全不正確。

在部分時間段內,該理論無疑是正確的:一個月前美元和美國股市的反向波動頻率超過了2012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那時,當美元走軟時,全球市場風險偏好增強,股市就會走高,反之亦然。在3月份和4月初,美元走軟提振標普500指數上漲大約5%。

不過自那之後這種關係就完全失效了,儘管美元進一步下跌,隨後才反彈。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美元與股市的同向波動頻率超過了反向波動;本周的前三個交易日中,兩者均同向移動。

美元走軟不再是股市的推動因素。

鑒於3月份股市和美元之間的反相關關係十分緊密,有關這兩者反向波動的觀點盛行起來也是順理成章的,1-2月份美元在市場先抑后揚過程中的走勢尤其可以凸顯這種關係。

比較普遍的解釋是,美元的升值削弱了全球金融流動性、使得儲備貨幣枯竭,而且還打擊了那些以美元進行借款的人(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年初的時候,美聯儲越來越擔憂全球市場的動蕩,交易員們因而降低了加息預期,致使持有美元的吸引力下降。有關美聯儲今年將暫不加息的預期引發美元貶值,也推高了風險偏好,並推動股市上漲。

而更好的一種解釋是:主因在中國。

中國新出台的貨幣、財政政策助推了新建築項目,重燃了大宗商品需求;為那些陷入困境的出口鐵礦石、銅和其他原材料的新興市場國家帶來了助力。隨著新興市場的金融壓力緩解,針對美元的避險需求以及避開新興市場資產的意願變得不那麼強烈。風險偏好升溫、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貶值都是同一原因所致。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轉折點。今年1月20日,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觸及峰值,之後開始回落。大宗商品價格以及相關資產(如採礦、能源類股以及新興市場股票)則完全相反,先是觸底,然後開始強力反彈。

美元兌發達貿易夥伴國貨幣也開始下行。但只有在日本央行宣布負利率之後才發生了重挫。當時,日本央行此舉引發了人們對於各央行可能沒有太多餘地推出進一步措施的擔憂,推動日圓飆升。

美元和標普500指數均下挫,在2月11日觸及年內新低。這一點值得重複一遍:美元和股市同步下跌。對市場的普遍看法來說更糟糕的是,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交易員也把美聯儲今年加息次數減少反映在了價格中,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價格當日也創下新低。

股市和美元同步變動的現象持續到了當月月底,美元兌其他發達國家貨幣升值、標普500指數上漲、美聯儲加息前景升溫的情形同時出現。實際上,美國股市上漲約5%,在隨後美元走弱期間的股市漲幅也達到5%。

那是在3月份和4月初。隨著美聯儲加息前景再度降溫,股市開始隨著美元兌其他發達國家貨幣走弱而上漲。誠然,美元和股市的相關性在這段時期非常強,30日相關度達到-90%,接近歷史最高(負值)水平。但此前及此後情況均非如此。

這一切都告訴投資者,要對自己講給自己的情況小心謹慎。有時美元變動會引發股價變動。有時二者因同一個原因而變動。有時二者的變動彼此獨立。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似乎提早加息的建議對股市來說都將是壞消息(但對美元有利),即便加息建議是基於經濟走強的預期做出的。但情況非常難說。美國股市和美元之間的關聯在過去一個月間已經消失,而且比起今年市況逆轉所顯示的情況,可靠性還要低得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