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哎!疲軟的貿易政策架不住噴發的跨境電商

[複製鏈接]

9

主題

9

帖子

7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eff999 發表於 2016-5-6 14: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感覺中國市場的消費需求巨大,各個電商平台運營相對成熟,資金足夠。相對而言,政府對跨境貿易的政策卻遲遲「不達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中國貿易的發展。

跨境電商模式是和稅、關口有直接關係,受到政策的層層監管,電商模式也是隨著政策風向的改變而調整的,雖然在行業內部的競爭是廝殺的,不過在在政策面前,各個平台為了能長期發展會團結起來和政府博弈。

首先分享一位在廣州口岸的工作人員的描述(不一定準確):」廣州口岸每天的出入境個人包裹約30萬個,真正負責對出入境包裹進行檢驗的也只有8、9個海關人員,以這樣的人力配置,試問如何將這一政策貫徹到底?無法貫徹,最終免不了政策又變成廢紙一張。再者,就算說中國此次真的想要花大力去整頓市場,並希望能夠達到如期效果的話,那麼檢驗、抽查所將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勢必高於收取的稅額,我想政府是不會選擇這麼做的。」

根據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從一方面了解到政府的政策措施根本適應不了跨境電商如此快的發展速度,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像狼一樣投入其中,2014 年全國進出口貿易規模為 26.6 萬億,其中跨境電子商務規模約 4 萬億,佔比提升至 15%,預計2017 年佔比達到 23.1%。政府顧及一般貿易的發展,另一邊跨境電商來勢洶洶,不要期待這兩者現在會和睦相處,絕對是互相抑制無疑,國家怎樣平衡?

56號、57號文件到4月8號的稅改執行,這種改革效率顯然是不夠的,「正面清單」的更新速度也跟不上現在多品類商品的發展,想要電商突破新模式,緩解或結束現在巨頭輸血、小咖只能苟且的局面,單單靠平台挖掘新模式是不夠的.....

我本身是做跨境電商物流的,算是國內最大的一家,接觸到了很多客戶感覺他們被政策已經打得不知所措,虧損嚴重,還沒有一個能在根本上解決跨境難題的政策方案,那裡才是出路?

本文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
了解更多跨境行業乾貨、最熱資訊和專業服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kjy_mosud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5: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