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白岩松:社保費率比中國高的沒幾個國家

[複製鏈接]

292

主題

292

帖子

183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onkey456 發表於 2016-3-18 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天有關五險一金的提問成為今天媒體持續關注的熱點話題。

如果一個職工,他工資條上一個月的收入是8000塊錢,那麼他實際收入,到手的,實際上不到5000塊錢,那3000塊錢都去繳納五險一金了。

過高的繳存比例讓職工手裡少了現金,更是企業的沉重負擔。

去年我們繳納五險一金的總額是四億四千八百萬,將近五萬多名的員工,占我們利潤10%左右。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中國人常說一句話叫「好飯不怕晚」,其實有的時候好的問題也不怕晚,你看在昨天李克強總理的記者招待會上,最後一個被現場的主持人提問的問題,一下子就跟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幾乎都緊密相關,這就是我的同事董倩提出的,關於工資中五險一金占的比例實在太高了,問總理有沒有可能往下調一點,李克強總理也給予了積極的回應,這一下子就成為今天各個媒體高度關注的一個熱點。沒辦法,它跟我們每一個人有關,而且跟真金白銀有關。來,回到昨天的記者會上。

如果一個職工,他工資條上一個月的收入是8000塊錢的話,那麼他實際收入,到手的,實際上是不到5000塊錢的,那3000多塊錢都去交那五險一金了。

昨天本台記者向總理提出的這個問題,戳中不少上班族的痛點,因此這話題也成為今天媒體持續關注的焦點。

五險一金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個非常沉重的負擔,他們覺得壓力很大,那麼企業和職工都希望能夠少交,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如果他們都少交的話,那麼本來就已經緊張的這樣的一個基金,它收支不平衡,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張。那麼請問總理,您怎麼去回應來自社會的這些不滿,您有怎麼去解決這樣一個棘手的兩難問題。

今天不少媒體也關注到這個問題的兩難之處,《京華時報》第二版發表題為「五險一金怎麼調是個技術活」的評論說,一頭是企業的負擔重,一頭是職工的獲得感不足,五險一金的確應該適時適度調整了,扣除個稅、保險、公積金的可支配收入,才是社會真實的購買力,也關係著企業的盈虧、民生的增減。讓企業減輕一旦負擔,讓職工多拿一點現金,今天《廣州日報》頭版頭條就是老有老養,能,五險一金,降!特別突出了李克強總理釋放的這一信息,而對於怎麼降?如何降,網友們也有不同的看法:

我的工資是3000塊,每個月五險一金要扣500多,像我這樣的交納的五險一金差不多是最底層的了,用起來的時候,真的覺得社會保障遠遠不夠。

在保證社會保障基金充裕的情況下適當降低五險一金繳存比例,能更直接地提高職工的生活質量。

昨天下午人社部相關司事負責人接受《新京報》的採訪時稱,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研究落實適當降低社保費率,適當下調社保費率,一方面是社保基金有結餘,另一方面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減輕企業負擔,以實現穩增長、促就業的目標。

除非你是打黑工,因此打黑工的時候談不上五險一金,你只要是正式的開始工作了,這一生你這工作期間就要跟五險一金緊密相關。這就是生育保險,工傷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加上一金,住房公積金。其實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主要是單位交,個人幾乎不交,失業保險個人交的比例也很低,我們來看一下,像生育保險、工傷保險這都是單位要交,養老保險達到要交20%,個人要交8%,然後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3,失業保險有一定的比例。住房公積金單位個人出的一樣,最高12%這樣的一個概念。其實這麼一算下來,今天我也看到一個數據,光是五險在你工資當中的比例就已經接近40%,百分之三十九點多,還不算這一金呢,住房公積金,這個比例在全世界來看,比我們再高的沒幾個國家了。

好了,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嘉賓,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的所長,金維剛,金所長您好。您怎麼看待包括今天的媒體在解讀昨天的總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後,因為這個五險一金再次引發大家的熱議,大家又再次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的五險一金在工資中占的比例幾乎是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您怎麼看待這個最高?

目前我們國家企業和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的費率的總和,確實占工資的比重是比較高的,在國際上來講也是比較高的國家之一,但不是最高的,目前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險費主要包括五項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另外還有一個住房公積金。目前其中費率比較高的主要是養老保險的費率,現在單位的費率是20%,個人費率是8%,這個占的比重比較大。其次就是醫療保險的費率,一般地方是在6%到10%左右,那麼個人繳費一般是在2%,這樣的話這兩項占的五險費率中的大部分,如果說費率高主要還是這兩項,其它的險種費率是比較低的。那麼目前來講要降低費率,主要要考慮如何適當地降低養老和醫療保險的費率。

其實過去一些年大家也在議論它,但是不像這一兩年大家議論的這麼多,恐怕跟經濟增速開始趨緩或者下滑有關係,不是太景氣,企業的壓力變得非常的大,您怎麼看待這個比例給企業帶來的龐大的壓力和害處?

對於企業來講,目前有關形勢不景氣,人工成本偏高的問題就比較突出,作為一個企業它對於一個職工來講,除了給他發工資之外,還要給他交納五險一金,那麼企業的負擔相對來講就是比較重的。所以對於企業來講,對於降低費率的呼聲要求比較高,這方面確實政府需要予以重視,採取必要的措施,為降低費率創造必要的條件,並且採取適當的措施,適時適度地降低費率。

金所長,這還有一個問題,其實我們現在這個比率,五險一金加起來的時候,在工資比例可以說非常高了,在全世界是排的靠前的,當然比我們還有高的國家。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個比率的背後也是政府原來應該承擔的很多的一定的比例,其實都加到了企業和個人身上,總理的這個回答是否意味著政府準備讓利?

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是隨著改革開放逐步建立起來的,在改革開放初期進行這方面的探索,逐步建立了各項社會保險制度,那麼在養老保險制度建立的初期,確實當時由於經濟還在逐步地發展過程中,國家的財力也有限,所以在改革的初期,作為轉制的成本主要是由企業來承擔的,所以企業的成本比較高。那麼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力逐步增強,也需要適當地由政府來承擔相應的一些責任,那麼在《社會保險法》裡面已經明確了,就是作為過去視同繳費年限的這部分費用是需要由財政來承擔的。同時在我們的養老保險的籌資的過程中,政府財政的補助也是法定的來源,所以今後要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險這方面必要的投入,來減輕企業的負擔。

所以昨天聽了這樣一個記者招待會之後,大家馬上就想,我以後是不是少交一點,然後多發一點,現金變得更多,同時少交一點,不就導致我們現金變得更多,這個增量是哪出的呢?其實是由潛移默化的政府開始承擔它更多的責任,進行了一種增量的補充。好, 接下來我們繼續關注昨天的記者招待會之後,大家對與自己相關的真金白銀有關問題的談論。

有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在北京月薪一萬聽著響噹噹,但是按照北京地區企業的社保繳費比例來算,扣除個人需繳納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2%,住房公積金12%,共計扣除2220元,真正到手的錢真是令人汗顏。原來對於大多數職工來說的一筆糊塗賬,如今讓多數職工也感受到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河北石家莊新錄用公務員應發3500元,繳費五險一金900元。山東煙台,私企,每個月工資發到手,現金是3300元左右,五險一金一個月508,私企職工稅前工資3200,五險一金個人繳295元左右,私企稅前工資3200元,扣除320元不包含住房公積金,到手拿2800多元。河南鄭州,私企單位,稅前工資5000元,五險一金個人繳納550元,拿到手裡凈工資為4400多塊錢,說到五險一金,全國各地不同職業的人都在吐苦水,而對於企業來說也有不小的壓力。

我們七萬多名員工在國內,去年我們繳納五險一金的總額是四億四千八百萬,大概在廣東將近五萬多名的員工,這個數字占我們盈利的總額,大概是15%。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給出的僅僅是去年一年為廣東地區員工支付的五險一金的數字,雖然TCL集團如今已經發展成了科技密集型企業,但作為製造業仍然有大量的員工,因此人工成本在各項成本中排名前列。

因為員工的工資漲比較快,五險一金的繳存比例也跟著上漲,這個繳存比例來源兩個部分,五險一金繳存企業繳存一部分,員工自己也要繳存一個比例,所以五險一金本身它的繳存比例的提高也是影響員工當期的收入,同時增加企業的員工成本。

而按照現有的五險一金繳納標準,一方面職工繳納的金額到了,拿到手的錢少了,對於企業發展來說也存在一定的阻礙。

因為這兩年經濟增長放緩,對製造業來講邊際的利潤是普遍下降,對企業來說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一個一直努力的目標。五險一金對在直接勞工成本方面,占的相當比例,如果這一塊的五險一金能夠適當調低,那也是能夠減輕企業的負擔,員工的實際收入也能夠相應增加。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升也表示,企業這部分投入並未直接轉化成員工每月實際收入,在降低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之外,政府也應該增加投入。

坦率講,我自己不認為簡單地把五險一金調低,就對企業一定好,因為我們看到已經有很多個省,養老保險的收支已經不平衡了,我看總理說法,下調空間怎麼調不太清楚,但是收的下調不代表五險一金的總額收入下調,差的那一部分政府現在是承擔責任,有一部分的來源來自政府撥款。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公務員真實的工資條,是北京一個員工,他崗位工資8500元,黃顏色的是他要繳的,然後藍顏色的是單位要替他繳的,最後你算一下,我覺得一通繳,但是最該看的是最後這一條,實發合計9235元,也就是說他應該領到9235的工資,但是個人被扣掉了4045元,單位為他這9000多,被扣掉了7692,平常我們經常說單位工資開得太低了,沒想到背後背的五險一金夠多的。最後真正落到手的錢是多少呢?落到的手的錢是5189塊錢。本應該拿9000多,才有5189,什麼概念呢?如果每個月的工資是5000多,在北京買個2萬一百平米這樣一個房子,大約需要三十二三年,問題是北京現在有2萬一平米的房子嗎?第二個問題,這五千每個月不吃不喝,全省下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你就能看出這裡讓人熱淚盈眶的東西了,包括企業。

好了,我們繼續要連線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的所長,金維剛,第一個問題,金所長,如果要是企業的五險一金的負擔能夠降低,等於它的成本也在降低,你覺得帶來直接好處,尤其在目前這種經濟環境下會體現什麼方面?

對於企業來講,人工成本裡面最重要的一塊就是繳費,這一塊現在的費用比較高,所以如果能夠適當地降低這個費率的話,對於企業來講它可以降低它的人工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的競爭能力,能夠提高企業的盈利空間,所以對企業來講,如果能夠適當地降低費率的話,對企業來講是個福音。

沒錯,李書福在今年的兩會上就說了一句話,現在實體這樣的企業利潤已經比刀片還薄了,如果五險一金能夠降一部分的話,這就好幾個刀片,稍微增加點厚度。金所長還要問您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去算過,當然是一個平均數了,大致有多少下調的空間?

目前還正在研究的過程中,因為費率的調整涉及的因素比較複雜,一個是目前基金的收支狀況,再一個作為養老保險還要考慮到基金長期的收支平衡,所以這方面需要從長計議。那麼醫療保險目前來講它也存在著當期的收支的平衡問題,以後現在有一些統籌地區已經出現當期基金在增繳收支不平衡的問題,從養老保險來講,目前統籌層次還主要是省級統籌,也有部分統籌地區出現了當期的增繳,收支不平衡的問題,是需要動用歷年的累計結餘和財政的補助來確保養老金的發放。所以在降低這些費用方面,還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來為降低費率創造必要的條件。

比如說很多老百姓這一天多可能議論,怎麼也能夠工資相當於漲個10%,您覺得這種期待有可能嗎?

這個期望值可能還不是這樣簡單的預期過高,因為降低費率目前來講最主要還是單位的費率,因為單位的費率佔總費率裡面占的比重比較高,所以個人的費率現在來講,養老保險費率個人是繳8%,然後醫療保險的費率是2%,在整個個人的繳費裡面,五險一金裡面其實最主要還是住房公積金的繳費比例,會超過了社會保險的費率,所以這一塊對個人來講,主要還是一個住房公積金這個比例是不是能夠有下調的更大空間。

其實說到住房公積金的時候,不同的年齡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可能已經買了房子的人就覺得少繳一點吧,但是沒買房子,年輕人可能覺得多繳一點吧,因為你要多繳,企業就會陪著多繳,因此不同年齡的人心態是不一樣,這就很難在一個政策當中,具體全部抹平,其實相同年齡的人看法可能還不一樣。我們接下來看一下李克強總理在回答的時候裡頭有一些話,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並不是說中央統一的一條線要划完,地方自主權。接下來大家還要有實際情況,另外階段性的,也就是說不是一次性的,另外要適當的,它不會說一次太猛。

因此你看昨天李克強總理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是有一些限定詞的,好了,我們繼續去關注我們的工資袋。

據了解,現在有些地方的養老金髮放已經出現困難了,一些市縣在靠貸款發放養老金,請問總理,中央政府是做事不管,還是準備為他們買單?

對於異地醫保,昨天李克強總理表示將爭取用兩年時間,使老年人跨省異地住院費用能夠直接結算。而面對養老金髮放的擔憂,一萬六千億元的社保基金儲備讓公眾安心。劃撥國有資產來充實養老基金的回應更是讓人期待。在今年的政府報告里,制訂划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辦法已被寫入其中,並被列入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而事實上在社保基金收支問題的討論中,國有資本來充實社保基金,早在十幾年前就曾被提出。

任何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也都會難免會生病,所以我想這個社保基金很重要,我們比較贊成的是我們企業交錢,交錢給社保基金,我相信我們中央企業的領導也會支持這項工作。

而這樣的呼聲到了去年才在一些地方得到落實,去年五年率先把超過33億元的國有資本,劃撥到山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名下,划轉后,山東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山東能源集團,山東機場公司和山東鹽業集團的實收資本,分別為30億元、2.4億元和0.65億元,而到去年10月,划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被寫入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

通過併購重組中,上市中還有國有資產的出售,混合所有制當中,這樣釋放的資產融入到社會中,將會為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共同走富裕道路,提供了一個堅實的支撐。

2005年11月4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在改革過程中國家將根據需要,將部分國有資產股權划轉至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機構持有,分紅和轉讓收益用於彌補養老和社會保險資金缺口。

好,接下來繼續連線金所長,金所長,這一天多大家在高興的同時也會聽到一些擔心的聲音,比如說這種擔心的聲音是,經濟不是太好,所以要給我們減五險一金了,可能工資多得點了,但是將來我退休了或者我遇到問題的時候,保障是不是也就變少了。

有關社會保險的待遇是有關政策所規定的,至於五險一金的適當的調整,它只是在籌資方面適當地降低了單位或者是個人的費率,但是它不會因此而相應地降低了個人的一些待遇,特別像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這方面目前來講我們整個是有一套制度的安排,來確保這方面的支付的。尤其是在有些地方出現基金收支不平衡的時候,是由財政予以補助的,這方面其實不會影響到大家的待遇。

另外也有人半開玩笑似地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你今天可能是把咱五險一金過後都減了,但是延遲退休,另外這種方法,慢慢把咱減下的錢又都給收回去了?

那倒不一定是這樣子的,因為延遲退休以後,個人繳費會適當地增加一些,同時單位的繳費也會適當地增加一些,而且今後領取待遇的時候,它的待遇水平也會相應地提高,所以它大體上是可以平衡的。

有了昨天總理的回答,相關的政策和落地的方法應該快了,您怎麼判斷這個時間表?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加緊研究制訂有關社會保險費率調整的問題,這裡面要根據每個險種的具體情況來考慮它下調的程度、方式和時間的安排。

好,非常感謝金所長帶給我們的解析。其實這個問題在昨天的記者發布會之後,一下子引發媒體和公眾的關注,非常正常,因為這和每一個人的工資袋緊密相關,也跟我們未來消費的擴大也可能緊密地相關。好事就要有方法,讓它很好地落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4: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