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涼風雲之」涼州獨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11 07: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期說到涼州刺史耿鄙與治中陳球,想借羌軍內亂之機,組織涼州政府軍襲擊羌軍,撈取政治資本。但他沒考慮民心,平羌戰爭已經打了三年,涼州當地上至官吏下至黎民,厭戰情緒濃厚。加上耿鄙上任以來的敗壞執政。大家不願「從軍度隴西」,只想平安回家去。

  

  新到任的涼州漢陽郡太守傅燮[xiè], 勸耿鄙刺史不要發兵。

  傅燮這個人,有必要多說兩句。跟前兩期里提到的名將一樣,他也是西涼人,出生在北地郡,是西漢開國功臣傅寬的後裔,雖然傅氏是西涼地區的望族,但傅燮為人寬慈,在家鄉生活和工作的時候,對羌胡少數民族仁愛有加,不但不歧視欺壓他們,還指導他們種植糧食。

  傅燮德才兼備能征慣戰。如果說敦煌人蓋勛能打仗,他比蓋勛還能打。

  傅燮參與了平滅黃巾軍起義,時任護軍司馬,與曾在北地郡當過太守的皇甫嵩,相互信任配合默契。他屢立奇功,擒殺了黃巾軍的三位將帥。(《續漢書》:燮軍斬賊三帥卜巳、張伯、梁仲寧等,功高為封首。)

  

  這樣的戰績,論功勞算特等功,按賞賜可以封侯,但朝廷只給了傅燮安定都尉的軍銜,連個將軍都不是。在184年的眾多叛軍中,有一支黑山軍,首領叫張燕,他投降漢軍后,還得到了平難中郎將的將軍級官職。但傅燮的悲催還沒有結束,因為生病,軍職被免,改做議郎了,也就是說成了沒實權的皇家顧問。朝廷上下為之嘩然。

  其實,也不意外。因為傅燮做了一件漢末名士每個人都要做的事:得罪宦官。作為漢末名臣,你要是沒得罪過宦官,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傅燮得罪宦官的事,是在黃巾起義的時候。劉宏看到全國各地都在響應黃巾軍,確實有些慌了,他向群臣徵集朝廷整改建議的奏章,很多人都嗯嗯啊啊地答應,然後從網上找到範文,複製黏貼改下名字,上交就OK了,他們知道實話實說就是把自己往絕路上推。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傅燮赤誠上書皇帝劉宏,旗幟鮮明地反對宦官干政。他認為黃巾軍起義的根源在宦官弄權,排擠忠臣。君子與小人如同一口鍋里的寒冰與熾碳,是無法相容的,天子身邊的奸佞多了,君子就不會靠近了。如果天子您能遠小人近君子的話,我即使因為這番言論被腰斬,也值了。

  劉宏看了摺子,也認可傅燮的說法,但知道很難解決,就把摺子放一邊兒了。結果這封摺子讓劉宏的媽媽看見了------不是親媽是趙媽(宦官趙忠)。趙媽看完奏章,恨不能吃傅燮刺身。不過,他發現劉宏和輿論對傅燮挺認可,就暗地裡派自己的弟弟趙延,勸傅燮與自己合作,但被傅燮嚴拒。肉體受過傷害的趙媽,感到內心也受到了傷害,伸出蘭花指:「行,傅燮,記心裡了。」

  

  傅燮的赤膽忠心不但得罪了宦官,還得罪了位列三公的司徒崔烈。有些朋友可能對崔烈不是很熟,他的兒子是崔州平,另外「銅臭」一詞就是說他的。他花錢買的司徒。

  當初崔烈想當司徒,看了眼劉宏公布的「官元」牌價:一千萬錢。崔烈又覺得太貴,就托關係找到靈帝的保姆(傅母)程夫人,拿到了內部優惠價,打了個對摺:五百萬錢。劉宏一直覺得這個賣買虧慘了,總是絮叨個沒完沒了。

  傅燮是在一次朝議上得罪的崔烈。涼州羌人起義后,為了平叛國家雖然投入了巨額錢物,卻收效甚微。劉宏的小心臟受不了了,於是他決定召開全員大會,把官員都叫來聊聊,謂之「官聊」。

  

  崔烈

  崔烈強烈要求第一個發言,他知道當初買官兒佔了劉董事長大便宜,於是提出了一個替劉董省錢的方案,作為回報:「讓涼州自治吧,咱們甭管了,可以省下不必要的花銷。」聽了這個,劉宏心裡一亮,群臣眼前一黑。但沒人敢反對。又是傅燮站出來說了句話:「殺死司徒,以安天下!」。

  被一個無職無權的議郎當眾駁斥,崔司徒的臉兒憋紫了。

  作為涼州人,傅燮堅決反對放棄涼州,他認為涼州是國家西方衝要籓衛,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上基業,豈可分裂?

  劉宏聽了默默點頭,下意識地把會議出勤名錄上崔烈的名字改成了崔裂。又突然意識到手下人可能產生誤會,再把崔司徒拉出去給車裂了,趕緊又改回來了。

  傅燮接著說:「如果不管涼州,任由涼州叛匪做大,這是養虎為患,養胖造彈。直接對中央造成危害,到時耗費更巨。崔烈作為司徒,如果連這點都看不到,說明愚蠢,如果看到了,還要這麼做,說明不忠!」

  崔烈的臉兒嚇白了。偷偷看了眼劉宏,劉宏也正若有所思地看他呢,崔烈的臉兒綠了。

  傅燮保衛涼州的建議被採納了,但也受到了中常侍兼任車騎將軍的趙媽以及司徒崔烈的聯合排擠,他們安排傅燮到前線---涼州漢陽郡---當太守。你不是要保衛涼州嗎?Play go!看到任命書,崔烈很興奮,臉紅撲撲的。(崔烈的臉裝霓虹燈了)

  

  來到涼州的傅燮毫無怨言,認真履行太守的職責,他勸阻利令智昏的耿鄙不要發兵:現在咱們的兵大部分是招募來的志願軍,沒經過軍事訓練,而且官吏之間的關係還沒有理順,不要草草發兵。現在羌軍內部已經分裂動亂,咱們的出現,反而會讓他們團結一心,一致對外。所以,此時如果出戰必敗無疑。

  傅燮分析得很準確,說得很誠懇,但耿鄙的腦血管已經梗閉,說不通了。他堅信,羌軍內訌就是他滅敵之機。他不了解,羌軍政治不行打仗行。

  187年初夏(中平四年四月),耿鄙讓傅燮堅守冀城,自己帶著部隊,及所有的後勤供給,拉上治中陳球和別駕朝金城郡進發,他就是要打響今年滅羌第一槍,來個羌槍三人行。

  耿鄙帶著政府軍,走到隴西的狄道,離金城還有一半兒距離的時候,劇情瞬間反轉。耿鄙的無名氏別駕先殺了程球,再殺了耿鄙,投靠羌軍。同時,隴西太守李相如、偏將軍馬騰、酒泉太守黃衍都帶著自己的隊伍投靠了韓遂,羌軍的聲勢大漲。

  這麼多涼州政府官員走到一起,有點兒歡聚一堂的節奏。不知道,他們開會是不是在聚義廳。

  耿鄙的政府軍襲羌失敗,卻引爆了羌軍的反撲。如同本來還在自家屋裡為了分家產互砍的一家人,聽說外人殺來了,就紛紛停手,二話不說拿著砍刀衝出去迎敵了。這次打主力的羌軍部隊,是狄道人王國率領的,他們迅速圍攻了傅燮堅守的冀城。

  

  此時,冀城的糧草和兵將已經很少了,傅燮完全可以棄守。但冀城既是漢陽郡的郡治所,也是涼州的州治所,如果放棄,就等於失去了涼州。所以,儘管傅燮知道必敗無疑,但仍然堅守奮戰不撤,絕不吹響集結號。

  王國手下有數千騎兵,是來自北地郡的胡人。他們曾經深受傅燮的恩惠。羌胡人雖然粗魯,但性情豪爽樸實常存感恩,為了讓傅燮放棄反抗,這些血戰疆場的漢子在冀城城外,跳下戰馬放下武器跪拜在地,請求傅燮回北地家鄉,並由他們親自護送。但冀城裡一片寂靜,遲遲沒有回應。(《後漢書》:時,北地胡騎數千隨賊攻郡,皆夙懷燮恩,共於城外叩頭,求送燮歸鄉里。)

  在傅燮的軍營里,氣氛沉重沒人說話,只有傅燮十三歲的兒子傅干,正在做父親的思想工作,他知道,讓父親投降是萬萬不能的,所以他把勸說的重點,放在了退隱上:「現在國家昏亂,而且已經不容您了。目前咱們的兵力,肯定守不住冀城,不如暫且隨這些胡騎回歸家鄉,等到朝廷出現有德能之人的時候,您再出來為國家出力。」

  傅燮對傅干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當初紂王昏聵,還有伯夷叔齊為他守節。現在漢朝並沒有差到紂王的程度,我雖沒有伯夷叔齊那麼偉大,也願意為國家盡忠守節。我沒有別的選擇,必死在此地!

  孩子,你是我最放不下心的人,我知道你是一個有才智的孩子,你要好好努力。我把你交給主簿楊會,他就是我的程嬰。」周圍的眾人無不悲傷落淚,傅干更是哭的無法說話。

  傅燮的名望全國皆知,在涼州更是人人敬仰。王國也很敬佩傅燮,但一直沒有等到傅燮的回應,覺得可能傅燮在等自己表態,於是就派前酒泉太守黃衍勸降傅燮。黃衍對傅燮說:「這場戰鬥的勝敗已定,傅將軍不要再堅持了。天下就要不姓劉了。我們對將軍非常敬仰,不如加入我們吧。」傅燮按劍斥責黃衍說:「你也漢朝做過官的人,現在竟然為反賊做說客!」

  傅燮放棄了生的機會,帶著僅有的士兵,衝出冀城衝進敵軍,用生命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化作飛天彩虹,在漢朝黑暗的陰霾中格外醒目。

  羌軍打下了冀城,得到了整個涼州。從184年末羌軍起義算起,到187年中佔領涼州,前後將近三年,看似羌軍用了很長時間,但跟黃巾軍比,他們是幸運的。黃巾軍擁有數十萬人馬,主力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被漢軍殲滅了。

  韓遂不但地盤大了,還得到了很多人才,特別是偏將軍馬騰。
沙發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11 07:00 | 只看該作者
  

  馬騰的長相有一種天生的軍人氣質。他身高在八尺以上,漢尺比現在的尺要短,如果摺合成米,保守估計最少一米八,這在當時是很高的,三國志的記載里超過八尺身高的人不到五個。馬騰不但高大,而且魁梧,原文用「身體洪大」來描述。長相也很威嚴,五官雄異特別是鼻子很大,感覺像獅子,跟電影《美女與野獸》里的文森特撞臉。馬騰模樣特別,因為他是個混血兒。

  馬騰,字壽成,出生在涼州隴西。他的父親叫馬平,字子碩,當過天水蘭干縣尉(今隴西縣地區),相當於縣級公安局局長,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丟官永不被聘了。沒了工作不算,他還不太會種地,也就沒有了固定生活來源,成了無業游民。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馬子碩同學,當官兒時沒有解決個人問題,還是個單身。現在落魄成了大齡男青窮。既然表字「子碩」:就是希望孩子多。可女人都沒有呢,孩子怎麼碩?問題是像這樣無工作無手藝無家產的三無難士,哪種喪盡天良的父母能把閨女嫁給你?

  馬家眼看將要無後,好在天給「絕人」之路,當時的隴西有大量的游牧民族,馬子碩娶不起漢女,最終娶了羌女為妻。生下了漢羌混血馬騰。(《後漢書·董卓傳》注引《獻帝傳》:騰父平,扶風人。為天水蘭干尉,失官,遂留隴西,與羌雜居。家貧無妻,遂取羌女,生騰。)

  出生在赤貧家庭的馬騰,沒有任何產業。好在年輕有力氣,他去山裡當光頭強砍木頭,然後拉到城鎮里去賣錢,幸好當時沒有國家森林法,也沒有熊大熊二搗亂。馬騰賣木材的錢,可以滿足生活需要。

  據說馬騰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看馬騰的家境不像啊,這個說法不會是馬爸爸編出來給家人勵志用的吧。比劉備是皇叔這種謠言更加不靠譜,好賴人家劉備有盧植這樣的尚書老師,有公孫瓚這樣的官二代同學作背書,起碼這個中山靖王之後是真實的。如果馬騰真是馬援之後,那這個「之後」也太往後還往後一直往後了吧。

  雖然馬騰靠山吃山,能湊合活著。但一個大小夥子總窩在家裡砍樹也不是回事兒。187年前後,他當兵了。當時涼州刺史耿鄙為了討伐羌軍,招募志願軍。馬騰身為馬援之後,當然要向祖宗學習,積極為漢朝效力,再順便體會下不用賣傻力氣,就能吃飽飯的感覺。

  

  憑藉威猛怪異的身材相貌,加上伐樹練就的好身體,馬騰迅速在軍中脫穎而出,很快從普通新兵成為軍從事,再到軍司馬,后因戰功升為偏將軍。前後大約用了半年的時間。然後就造反投奔了韓遂,並被韓遂倚重。

  馬騰投奔韓遂的時候,正是羌軍鼎盛的時期。兵力充足,人才濟濟,韓遂手下郡守級別的人物就將近十人,還有很多羌胡豪帥,涼州實際已經獨立與漢朝之外了。而且建立了起義以來最強的武裝組合:「悍(韓)馬組合」

  悍馬組合,一致推舉「合眾將軍」王國為首領,讓王國帶領羌軍殺向中原。他們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分析了兩年前的美陽之戰(就是被流星打敗的那次戰鬥),覺得當時太急於求成,拉的戰線太長。所以,這次他們選擇攻打陳倉(現在寶雞地區),離涼州冀城只有四百里。陳倉是長安的一道屏障,位於涼州之東、中原之西、川蜀之北的三岔口,戰略意義非常重要。

  187年冬(中平四年十一月),王國帶著數萬人的羌軍,一舉攻打到了陳倉城下,史上又稱「三輔之戰」。

  

  三輔地區是西漢時期拱衛首都長安的中央行政區。包括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三個郡。因為三郡輔京師,謂之三輔。轄境相當今陝西中部地區。

  

  面對找上門兒打架的羌軍,劉宏不能再把腦袋埋錢堆里作鴕鳥了,他做出兩項部署,首先不得不重新啟用了西涼名將皇甫嵩,搭檔依舊是熟悉涼州的董卓。讓他們各帶兩萬人馬,迎擊羌軍。

  其次,安排京兆尹蓋勛(蓋勛棄官漢陽郡以後,此時已經入朝)率領孫士瑞、楊儒、杜楷等五個都尉做接應,蓋勛可以直接密見劉宏,這支隊伍實際是戰時天子警衛團,如果戰事不利,劉宏遇到危險情況,蓋勛可以及時護駕。(《續漢書》:凡五都尉,皆素有名,悉領屬勛(蓋勛)。每有密事,靈帝(劉宏)手詔問之。)

  陳倉之戰的過程這裡不再細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本系列第21期:皇甫嵩抄斬董卓全家是巧合還是必然?∣《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21))簡單說,在這場戰鬥中,皇甫嵩沒有聽從董卓的謀划,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隱忍不發將近三個月,然後抓住時機只打了一仗,就乾淨漂亮地將王國打回涼州,這件事發生在189年春(中平六年二月)。

  

  但也是這一仗,讓董卓跟皇甫嵩正式結了梁子,因為皇甫嵩的軍事水平實在太高了,董卓站在皇甫嵩身邊出謀劃策,好比學渣給學霸講解題思路,賈玲給瞿穎講模特貓步。董卓沒有羨慕,跨過嫉妒,直接給出恨。

  從現在往回看,羌軍的這次失敗,是戰略上的失敗,使羌軍失去了成立以來最好的一次攻進中原的機會。王國回到涼州就被韓遂撤了。為了擴大影響籠絡人心,悍馬組合又綁架了閻忠作為羌軍首領。

  韓遂做事與眾不同,很多鬧獨立的諸侯,都會自封一些官職名頭,比如公孫度割據了遼東地區以後自封平州牧,呂布佔領下邳后自封徐州牧,袁術更加自嗨直接稱帝等等。韓遂起義后,始終沒有自封任何官職。哪怕是擁有了涼州這麼大個場子,韓遂也沒給自己搞個涼州牧噹噹。

  選羌軍頭領這件事也很詭異,無論從名望還是能力,韓遂完全可以自己做老大,可他一直推舉別人做。如果看不慣了,就換,換不了,就殺。即使麻煩,他也不願意自己出面做頭領。也許他還在等洗白的那一天?

  由於史書對他背景的記錄不多,所以無從了解他的成長曆程,也就無法揣測他的真實想法。縱觀韓遂的所作所為,他做事更務實一些,而且不是個官迷。另外,韓遂有著很多涼州人都有的多疑孤僻的性格,這在以後的故事裡,會體現得越來越明顯。

  

  韓遂劫持的這位閻忠,是西涼漢陽郡人,在當地很有威望。閻忠第一個看出賈詡是個奇才,有張良、陳平的能力,當時的賈詡還只是個少年。在皇甫嵩如日中天的時候,閻忠還曾勸其自立為王。這樣的履歷是比較適合在羌軍里混的,但閻忠嚴重看不上羌軍,可又逃不出去,他憤懣不已,一生氣死了。

  按說閻忠已經終了,韓遂可以自己當頭了吧?不中。結果羌軍內部又打起來了。換句話說,剛才那幫出去砍外人的一家人,砍完人,又回自家屋裡繼續互砍上了,因為他們想起來了,家產還沒分清楚呢。史書沒記載這次內訌的原因和損失情況,但從此羌軍每況愈下了。

  於此同時漢朝也亂了。189年初夏(中平六年四月)靈帝劉宏駕崩了,漢庭也打起來了,別以為只有你們羌軍會玩兒內訌,這不是什麼專利,核心技術不就是殺熟互砍嗎?我們也會。而且作為朝中精英,即使是內訌也要比你們玩兒的層次高,你們殺的熟人不過是州郡小吏,我們殺的是大將軍、車騎將軍、侯爵。怎麼樣,怕了吧?

  皇宮裡,外戚被宦官殺了,宦官被官員殺了,皇宮中沒鬍子的男子被袁術血洗。經過這場頂級內訌,東漢像陽光照射下的雪人,開始慢慢消融。

  外戚的代言人大將軍何進臨死前,在軍人群里發了一個大紅包:帶兵進京勤王。西涼人董卓是運氣王,第一時間搶到了天子,也就搶到了漢朝。

  

  董卓:我好開心~

  幸福來得太突然,董卓也沒做好接管漢朝的準備,只好摸著人頭過河,他殺大臣換天子,遷首都亂金融。董老大簡單粗暴的執政導致漢朝更亂。本來漢朝就從鄉長變成三胖子了,還讓董卓給了一棒子。

  董卓亂政,引來諸侯紛紛起兵討伐,聲勢浩大。為了保全自己,董卓向韓遂、馬騰發出邀請,希望當年的老鄉對手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消息傳來,讓還在互砍的羌軍先是一愣。然後扔下砍刀,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來源:時拾史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4: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