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橫渠之聲】鄭彪:農業文明是自古中國的大福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9 2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鄭彪 橫渠書院

  

  文明的先進落後是完全取決於生產方式,還是與該種文明所崇尚和遵循的價值觀有關?

  在中國古代的農業文明中,也含有先進的工業,因此才使得宋朝的經濟外貿發達,生活富裕,世界第一,故也就招來蒙了古人的入侵。

  再往前追溯是匈奴,與華夏比是價值觀對立的兩種文明。漢武擊敗匈奴后,北匈奴的西竄推動了西方民族大遷徙和羅馬帝國的解體,但也加快了西方人種和民族的形成,加上蒙古人幾百年西征的影響,深深影響了西方文明,主要是對其價值觀的影響。當然,西方有古羅馬的價值觀,但與匈、蒙游牧文明確是同屬一路的。

  原本人類文明就是兩路:就是華夏農業文明與匈奴游牧文明兩種文明,道不同,區別就在仁與不仁而已。現代還是如此。當中國也實現工業化,開始富強起來,文明的優勢就開始突顯了。所以,完全以生產方式劃分先進或落後,有利有弊,且有利於強者,成為滅絕對方的理由。

  另一個問題,就是工業化。中國自古不是沒有工業,雖然當時也相對先進,但那是手工業。西方工業革命是大機器工業,效率太高,成本就低,故能摧枯拉朽。關鍵在於西方工業為資本主導,利潤高於一切,科技也為資本主導,於是財富迅速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使得世界被價值觀邪惡的少數人操弄著。人類工業化二百年,就以危險到瀕臨滅絕了。

  可見,生產方式的決定性是歷史範疇,哪種價值觀的文明引領人類,才具有終極的決定意義。這也是對中華復興無可限量的、前途充滿信心的歷史依據和理論依據所在。

  中華自古是農業文明,是大幸運大福氣。能孕育出優秀的文明,特別是價值觀,主要被孔子概括進儒學,道家也有,外來的佛教其實後來已被中國化。價值觀優秀,故能有無比巨大的吸引力和同化力。

  美國人造出個軟實力概念,以為了不起,其實小兒科。但有利就有弊,華夏農業發達,但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需要尚武。華夏自古尚文也尚武(孔子箭術其實是很高明的)。問題在於,北方游牧民族善騎兵,機動性強,相當於現代坦克部隊,來去如風,這個厲害,華夏老是吃虧。去除外患的根本,就是需要國力強勝,實現大一統,而這個條件到了漢武時才真正具備了,故能一舉解決匈奴問題。所以漢朝時的中國人文武兼備,能說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威震八方,也就沒有了像現在這樣的周邊亂象。誰敢?

  也因為富強,外患基本解除,漢朝政治開始走向了反面,終於出現了五胡亂華。這種現象反覆出現,唐宋也是如此。關鍵是元、清兩朝,游牧文明入主,雖說是同化,但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許多優秀文化和品質被消解,這方面的教訓至今未很好總結,也是清朝必亡的根本原因所在。直到毛澤東共產黨領導,高舉義旗,身先士卒,羔羊重新成為猛虎,中國終才得救,開始新生。

  中國人不僅早慧,而且上來就能得道,是絕頂大聰明。西方人進化太慢太晚,至今不能得道,有馬、恩的道而不能用,終歸是小聰明。俄羅斯能有列寧,開出大道,了不起,可惜半途而廢。

  雖然我們的好日子剛開始,就有內外力聯手走邪路,廢武功,長西方誌氣,滅自己威風,也故有了現在的亂局。但好在我們這個民族、這個政黨,底子好,底子厚,經折騰,能自強,敢自我刮骨療毒,而且毛生前給種了牛痘,身後還留下錦囊妙計,就是思想理論,繼續革命。所以,萬物皆備於我,未來真正是中華好前景。故環顧全球,最有希望的民族、國家,還是中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