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群眾面前無小事

[複製鏈接]

16

主題

37

帖子

2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ucycy 發表於 2016-1-19 1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群眾面前無小事
  ——記浙江省公安廳成功化解周艾萍上訪案  光明日報
  浙江省公安廳始終堅持把老百姓的事當大事,切實維護百姓根本利益,信訪工作做得紮實有效。去年5月他們成功化解周艾萍上訪案,在當地傳為佳話。
  飛來橫禍,老人痛失愛女
  2003年12月8日21時許,酒後開車的桂敏海駕駛小客車行駛至寧鎮線時撞到橫過公路的行人浙江輕紡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沈晏嬋,造成沈晏嬋當場死亡。
  沈晏嬋父母周艾萍夫婦得到消息后匆忙從安吉縣趕到寧波,見到躺在殯儀館的女兒,老人悲痛不已。
  事故發生后,寧波市交警支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此起交通事故中,駕駛員桂敏海負事故主要責任;死者沈晏嬋橫過公路未注意看清來往車輛,負事故次要責任。
  周艾萍夫婦不相信一向守規矩的女兒會違章,於是向省公安廳交巡警總隊(現改名為省交管局)申請重新認定,得到維持原認定意見的答覆。
 老人決定到省公安廳上訪。
  搞調查設聽證,化解陷入困境
  2004年2月13日,周艾萍來到浙江省公安廳信訪接待室徑直要找副廳長張景華。
  接下來的一個月,省公安廳為此案專門成立了專家組進行分析論證。同時,就周艾萍提出的車速問題,專家組又委託浙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力學系做測試鑒定。
  在調查核實、弄清信訪問題實質的基礎上,4月1日召開了周艾萍信訪聽證會,這是省公安廳第一次為上訪舉辦聽證會,省人大、省政法委、省信訪局、省檢察院等都派人參加,經過雙方陳述、辯論,結論仍然是維持原認定。
  兩位老人不服,又多次到省公安廳上訪。可是多次認定結論都不能說服老人,化解陷入困境。
  一起交通肇事案件對一個家庭就是一場天大的災難。群眾面前無小事。省廳黨委決定讓分管交警的黨委副書記、副廳長張景華親自去寧波調查。
  尋求化解突破,體現以人為本
  張景華親自來到寧波事故現場,模擬重現了當時事故發生的情景。回來后繪製了一張示意圖,跟幾個負責事故處理的同志展開了討論。
  駕駛員違章已是事實,而問題的關鍵是死者沈晏嬋是否有違章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的規定,行人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在沒有人行橫道線的地方過馬路。可怎麼判斷沈晏嬋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通行的呢?
  2004年5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新法對這類情況有較明確規定,可是這起交通事故發生在2003年,仍適用舊法。仔細閱讀新法,同志們感到其中體現的以人為本、扶持弱者的思想完全可以借鑒。行人在行走過程中始終處於弱勢,應該在法理的允許範圍內保護弱者的利益。
  根據現場重現的情況看,事故發生時,沈晏嬋已經通過四分之三以上路面。當時死者對安全是如何判斷的已無從得知,但從行人的角度考慮,「司機假如沒有酒醉,假如沒有超速行駛,而是在規定的車道內行駛,沈晏嬋完全可能安全通過路面。」張景華斬釘截鐵地說。
  2004年5月30日,浙江省公安廳對這起交通事故作出複核結論,認定駕駛員桂敏海負事故全部責任,死者沈晏嬋不負責任。
  「女兒終於可以含笑了。」老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而對於省廳的同志來說,解決群眾的上訪不管多辛苦多困難都是份內事,高興之餘,他們又投入了新的化解工作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