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紀委:查處周、令案 消除政治隱患

[複製鏈接]

292

主題

292

帖子

183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onkey456 發表於 2016-1-15 1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聚焦監督執紀問責,深化標本兼治,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法規制度,強化黨內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成效。――2016年工作總體要求

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昨天閉幕,會議公報也隨之「新鮮出爐」。這次全會於2016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舉行,會期三天。出席這次全會的中央紀委委員124人,列席226人。全會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持。全會總結2015年紀律檢查工作,部署2016年任務,審議通過了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紀委常委會所作的《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挺在前面,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神聖職責》工作報告。

在全會公報中,提到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成績時,特別指出「黨中央嚴肅查處周永康、令計劃違紀違法案件,消除了黨內重大政治隱患,彰顯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周永康、令計劃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並且有重大的貪污問題。周永康、令計劃等人事實上形成了一定的利益集團,這些「大老虎」、「小老虎」利用權力關係編織起了巨大的腐敗網路。如果由這些人執掌重要崗位的話,會對國家政權造成危害。另一方面,查處周永康、令計劃提振了民心,讓社會公眾和國際社會看到,中國政府在反腐敗方面動了真格。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堅決查處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相互滲透,拉幫結派、搞利益交換,對抗組織、欺瞞組織等問題」的表述也出現在對去年成績的總結中。庄德水指出:「以前談到腐敗,我們總是會想到經濟問題。但現在在經濟問題的背後,還有利益的交換,不僅有經濟利益的交換,還有政治利益的交換。相互提攜,權力相互照應,甚至形成權力的勾兌,形成一定的政治同盟。」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現在許多落馬官員利用經濟利益作為收買手段,來獲取政治同盟的支持,甚至來換取選票。

與之相對應的是,此次公報強調,「政治紀律在黨的紀律中永遠排在第一位」,「要加強對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庄德水指出,違反其他紀律,肯定觸犯了政治紀律。「很多腐敗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有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包括黨性不強、意志薄弱、對中央精神理解不夠等等,政治紀律是黨員幹部的第一道思想防線,這道思想防線崩潰的話,肯定會發生腐敗問題,其他紀律也就隨之一瀉千里。

原文:「配合做好地方領導班子換屆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協助黨委把好選人用人的廉潔關」

解讀:庄德水告訴北青報記者,「按照現有制度規定,組織部在選拔任用領導幹部之前,都要當地紀委出具一個廉政意見書,在意見書上會對他的個人情況進行一個鑒定。這相當於把好廉潔關。」庄德水表示,按照公報表述,要增加紀委在幹部選拔任用中的分量和發言權,把合格的、廉潔的人選提拔上來。

解讀:北青報記者獲悉,現在有些人在「四風問題」上會採取打擦邊球的方式,暗地找各種方式、各種理由去規避紀律的懲處。庄德水表示:「現在擴大了八項規定執行範圍,對領導幹部聚餐等違規行為提出更高要求。」對於一些由「地上」轉入「地下」的違反「八項規定」的現象,會議公報明確表示要從嚴懲處。

解讀:公報強調,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用嚴明的紀律管住全體黨員。「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要交給執法機關,由執法機關按照法律程序來調查處理,而紀檢機關則重在執紀,不要求大求全。」庄德水告訴北青報記者。公報也指出,黨紀嚴於國法,必須讓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線。

1嚴明黨的紀律,完善監督制度。政治紀律在黨的紀律中永遠排在第一位。探索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強化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修訂黨內監督條例,研究修改行政監察法,使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相互配套、相互促進。

2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夯實管黨治黨責任。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要制定黨內問責條例,把問責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強化派駐監督,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推進省區市紀委實現全面派駐。

3落實巡視工作條例,向全覆蓋目標邁進。實現對中央和國家機關巡視全覆蓋,內容要更加聚焦,方式要不斷創新,作風尤須務實。堅決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以紀律為尺子,深化專項巡視,緊盯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問題,機動靈活,精準發現,定點突破。

4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緊盯年節假期、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堅持以上率下、看住「關鍵少數」。對在執紀審查中發現的「四風」問題線索,要深挖細查、決不放過,越往後執紀越嚴。暢通監督渠道,激發群眾監督正能量。

5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持續保持遏制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決減存量、遏增量,確保實現不敢腐的目標,強化不能腐、不想腐。實踐「四種形態」,及時分類處置,一般性問題要與本人見面,談話提醒、函詢核實,讓黨員幹部相信組織、忠誠組織,把問題主動向組織講清楚。

6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重點查處強佔掠奪、吃拿卡要、貪污挪用等突出問題,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行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7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聚焦中心任務,創新工作方式,改變工作作風,夯實基礎工作。把德才兼備、敢於擔當的幹部選拔進紀委領導班子。發揮幹部監督機構作用,以更高的標準、鐵的紀律,建設一支忠誠於黨、讓人民放心的紀檢監察隊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會議公報中,提到了三項法規:黨內監督條例、行政監察法和黨內問責條例。前兩項法規的修訂與修改,屬於完善監督制度的一部分。公報強調,「探索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強化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修訂黨內監督條例,研究修改行政監察法,使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相互配套、相互促進」。而對於黨內問責條例,公報的表述為「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要制定黨內問責條例,把問責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公佈於2004年,北青報記者查閱《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發現,其中已經提到要對其進行修訂,進一步健全監督機制,拓寬監督渠道,強化監督力量,並明確「研究制定加強對主要領導幹部監督的制度,切實加大對一把手的監督力度」。

庄德水對北青報記者表示,黨內監督條例概括了現在黨內的十大監督制度,隨著實踐的發展,這十大監督制度有一些用語要求已經不合時宜,包括巡視監督的一些具體提法,跟現在的巡視條例存在一定的矛盾和衝突。「有一些制度跟當前的反腐敗形勢是不配套的,還有一些制度本身在執行過程中是缺失的。」庄德水強調,「更重要的是對黨內監督的範圍、原則和要求,要根據十八大以來的新的實踐提出一些新的規範和具體的內容。」

「黨內監督條例主要是頂層設計方面的內容,主要從頂層設計來廓清現在黨內監督的內容、職責和許可權,體現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庄德水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於1997年公布,2010年曾經進行過修改。庄德水表示,建立健全監督體系,必須重視監察體系的建設。「如果說之前紀檢這條腿跑得比較快,現在監察這條腿也要一起快起來,兩條腿同時走路,共同推動整個反腐敗工作向前進」。

黨內監督主要是指對黨內領導幹部和黨組織的監督,對黨組織之外的領導幹部如何監督以及對一般性的政府機關如何監督的問題,要靠國家監察來解決。

「從公報中要形成相互配合的角度來看,下一階段肯定是要形成一個系統、全面的國家監督體系。整個國家的監督體系包括黨內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國家監察。所有的公職人員、政府機構和組織都要納入到監督的範圍中去,不存在脫離監督的組織和個人。」庄德水說。

庄德水告訴北青報記者,在現有《行政監察法》的規定中,有一些單位脫離了行政監察法的監管範圍,比如高校就不歸行政監察法管理,這次修改,最好能夠把黨內監督無法涉及到的部門都用國家監察法去約束和管理。進一步豐富監察的範圍,明確監察的對象,同時對監察的職能進行重新定位,刪掉與監察沒有關係的條文,並推進政府廉政和勤政。

北青報記者發現,2009年曾經頒布《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而受訪專家表示,如果制定黨內問責條例,範圍就比前者廣。條例可能會在組織層面針對黨委、紀委,同時對領導幹部個人也要進行追責,所以這就涉及到組織層面和個人層面,從責任監督層面來說涉及到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庄德水舉例稱,如果領導幹部有違紀行為,「紀律處分條例會對其進行紀律處分,而問責條例可能會對其進行組織處理。與此同時,用監察來對他進行政紀的處理。相當於三種藥方來治領導幹部同一種病,威懾力特別大。」

「如果要把黨委和紀委都納入問責條例中去,在發生問責事情時,領導幹部既要對本人失職的行為獲責,同時要對組織管理方面的問題獲責。而以前的問責條例主要是針對黨政領導幹部,並沒有針對組織。」庄德水表示。

在1月12日習近平的講話中,已經提到今年要嚴查基層貪腐執法不公。在昨天公布的公報內容中,也明確提到,要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並強調,重點查處強佔掠奪、吃拿卡要、貪污挪用等突出問題,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行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就在去年11月底,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並講話。而此次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也明確提出,嚴查基層貪腐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反腐敗要跟國家工作任務、基本形勢相關,現在工作重點有扶貧,所以反腐敗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庄德水告訴北青報記者。

會議公報指出,「監督執紀問責,必須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紀委的職責定位、方式創新、作風轉變,都必須充分體現這個一貫方針。早在去年王岐山在福建調研期間,曾提出「四種形態」,這次的會議公報中也再次進行強調: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是極極少數。

會議公報還強調,實踐「四種形態」,紀委責任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執紀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提高思想政治水準和把握政策能力,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北青報記者獲悉,紀委工作要「抓早抓小」,抓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這些工作量要比單純查辦案件耗費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是對紀檢監察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方面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庄德水說。本版文/本報記者 張偉 孟亞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