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少女心不是長不大的借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2 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丨yuti

  1

  前陣子《我的少女時代》這小片兒,先是瘋狂刷了我的臉書首頁,然後又大肆侵佔了我的朋友圈。關於少女心的討論,順理成章地又在所有的意見平台中變得熱烈起來。

  不禁想起來好多年前看《初戀這件小事》的情境。我和舍友兩個人窩在她的小床上,對著電腦屏幕哭成了傻逼。我對自己說,如果最後我的阿亮學長,也是喜歡我的,就好了呢嗚嗚嗚。後來我和小時候的暗戀對象機緣巧合說開了,原來對方真的是喜歡過我的,那一瞬我的少女心忽然有了依附,卻又因為可以預見的彼此再不相交的人生,一下子成為了過去。

  我真正的成長,好像是從人生的這個逗點開始的。

  在這之前,我是一個自己徒手修腳踏車鏈條的標準假小子。父母不多管束我但也不曾教過我溫柔,沒帶傘的下雨天我淡定地貼著沿街商店在窄小的屋檐下走回家,跟男生打籃球比跑步偶爾說髒話,對人的喜歡憋在心裡不吭聲,喜歡損人,要自己說一句讚美的話比登天還要難。

  後來成績嚴重滑坡,在年級最厲害的班裡穩固地墊底,每周小考的排名紙貼出來我看都不想看。高考去了很普通的大學,每次參加老同學聚會都很掙扎,對自己的信心躺在地上爬不起來,卻死倔著不讓別人看出一點端倪。

  就這麼硬邦邦的活了二十年。直到供我仰望了整個青春期的「阿亮學長」跟我說,你是笨啊,我也是喜歡過你的啊。

  那些被古怪的脾氣壓抑住的少女心忽地砰然迸發。

  我終於正視起自己執拗的過去。啊,彼時好像不管是老師、父母還是同學,誰都希望我是一個強勢的孩子。大概是因為那些少女情懷一直沒有找到依附與肯定,才總是被偏執的情緒狠狠踩在腳底,尋不到出頭的空間。

  這是我的少女時代。更準確的說是,還沒開始長大的少女時代。小心翼翼的,需要支撐的,枝丫還無法獨立抵抗整個世界的少女心。

  2

  知乎上有一個高票答案我很喜歡。

  「我希望有天在院線上看到的,不是打胎打架式的胡作非為,不是青春期狗血遍地,成年後蠅營狗苟的劇情,而是主人公努力補齊缺憾、跟往事和解,最終成長為一個勇敢又柔軟的大人。」

  最近的我大概是這樣啦。

  雖然我那個到五十歲還是把女兒當兒子養的老爸,依然會在我掉眼淚的時候說哭哭哭哭有什麼用,我再也不像小時候那樣咬著牙不說話了,而是無賴地打滾喊,嚶嚶嚶我一個女孩子家家的哭都不能哭了嗎嗚嗚嗚嗚哇哇哇!然後看著老爸露出一副姚明臉,兀自又想笑。

  我開始會在,覺得媽媽今天的大衣很漂亮、同學的氣質很棒、朋友的想法很讓我膜拜的時候,一五一十地把這些想法全部閃著星星眼告訴對方。

  我的性格好像鬆了一口氣,並且越變越柔軟。開始喜歡粉粉的事物,看著地鐵上嬰兒車裡小小的臉會低聲驚呼好可愛,尤其是來了台灣以後,那種雙手合十雙目蹦星星的舉動跟這裡遍地的初戀氣息毫無違和感。我意識到自己變得坦然。

  不是年少時候那種因為懵懂才心思單純的善良,而是在可以直面過去,多少稍微經歷過一些人生起伏和冷暖之後的年紀里,有力量的澄澈。

  我還開始有一點明白什麼叫柔軟的抵抗。抵抗這個世界的冷酷,抵抗人生的陰暗面,抵抗不喜歡的人和事,要用微笑的眼睛,和勇敢又不自我糾結的心。

  3

  提到最近遇到的少女心的話,在台灣遇到的這一位統計學老師是不能繞開的人物。

  我的統計學老師是一隻姓翁的年輕大妹子,說年輕也不算特別年輕啦,小孩也會走了,大學時代還是混著 BBS 過來的。

  不過給人的感覺就是特別有精氣神。

  即便是在抱怨晚上睡不好早上醒得早的時候。

  她抱著雙臂站在講台上好委屈地抱怨。

  「當初教師公寓樓下那塊機車停車場擴建的時候,我就知道日子要不好過了。每天凌晨兩點還有人騎車機車突突突突回家,今天財管系在那片地開趴,明天又是土環系在那裡開。好嘛。這樣就算了,隔壁的排球場居然又早上五點!五點就有人打球!=皿=」

  「我被吵得頭痛,只好下去跟同學說,同學~麻煩不要這麼早在這裡打球可以嗎~他居然跟我說,又沒有明文規定?!好嘛,那我就給你找明文規定,我回家去翻翻翻,終於給我找到了在一個公共空間管理法例裡面有寫,晚上十點以後早上七點以前公共空間要保持安靜!後來我就去學校投訴,他們就在排球場立了一塊牌子寫說,早上七點以前不能打球。罒v罒」

  「……但還是有同學會在那裡打球,我就只好又穿好衣服下去,指著牌子說,=_,=同學……這裡有寫,現在不可以打球哦……然後他們是會走啦沒錯。不過這並沒有什麼差,我依然還是每天一早被吵醒要走到排球場去……QAQ」

  大家笑得人仰馬翻。

  這種對事的堅持和戲謔的調侃,有小固執又不會牙關緊咬的生活態度,超級超級吸引我。

  上課講題講錯被指出來的時候,她都會馬上認錯,然後誇獎指出錯誤的同學。

  她會叉著腰教育同學,誒你們不要怪對岸啦,已經有那麼多研究說明台灣大部分霧霾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你們難道都不生氣不想要改變一下嗎。

  提到一點經濟學的內容時,就會不自覺地扯到自己在打電動時候的生財之道,眉飛色舞洋洋得意。

  還說起自己的先生,也是一位大學老師,說他一直想開一門課叫做《電動與人生》,表情幸福又自豪。

  我去加她臉書,發現她髮狀態還特別喜歡用顏文字,儼然就是個少女嘛。

  啊,原來是少女。

  啊,原來這就是大人的少女心。

  直視自己的對錯,清楚自己的責任,享受自己的喜好,擁抱應有的幸福。

  還有柔軟的堅持。

  她轉過身一邊寫板書一邊說。

  「哎呀,那些同學其實也沒有錯啦。只是這樣我真的不行,我還在想解決辦法啊,頭痛頭痛。T T」

  4

  據說獨生子女最大的問題是,二十好幾了還覺得自己十八歲。

  我看到這個論調的時候,覺得膝蓋深深中了一箭。

  不是說自己不在成長啦,不過確實好像長的比較慢。尤其是一直念書,躲在象牙塔里,不用靠自己的肩膀背起生活重擔的話,好像心智就一直會相對幼稚。會任性,覺得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做,難爭的榮譽就不爭了,討厭的人就不交往好了。會有這樣潛意識的傾向。

  然後對外叫囂自己還是一個少女啦,不管不管,我就是有顆少女心。

  好像比我嚴重的人大有人在。

  不過也是意識到自己的矛盾才寫這樣一篇文章。我想幫自己理清楚,該繼續保有的純真和該放下的幼稚之間的區別。

  前陣子有一天坐公車去夜市覓食,兩個放學回家的高中生,穿著白衣黑裙的制服坐在我的聽覺範圍內。我聽見她們在說。

  「唉所以他知道你嗎。」

  「當然知道啦。」

  「可是我覺得他很壯誒。」

  「可是他有肌肉啊!>

  果然再也回不去了呢,嘰嘰喳喳討論隔壁班男生的年紀。

  陳綺貞在《不在他方》里寫:

  「忍耐過一種只有自己能讓自己解脫的遭遇,成長的計時器才真正開始啟動。」

  不說「疼痛」,不說「傷痕」,沒有這樣年輕又漂浮的詞語。

  只是點點頭說,該長大的時候就長大吧。

  我原本一直以為她是最應該停留在青春里永遠做夢的少女。

  可是看了她的散文才懂得,她的少女心原來也是在威尼斯感過冒、在哈瓦那迷過路、在大學曾經轉系失敗、在早餐店裡看過城市匆忙之後,在規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里,沉澱下來的洞察一切的眼睛。

  原來在「曾經狂奔、舞蹈、燦爛的說話」這樣的歌詞之外,是腳踏實地式的,不強調白襯衣或是流蘇裙,不遊走在什麼東西邊緣的,觸摸著瑣碎,感受著熱騰騰的生活的。

  這樣子的眼睛。

  沒有人會永遠停留在少女。

  沒有人可以永遠長不大。

  我會盡己所能,努力補齊缺憾、跟往事和解,最終成長為一個勇敢又柔軟的大人的。

  嗯,這正是我不願做少女的少女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3: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