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析:李克強總理新年考察釋放哪些信號?

[複製鏈接]

295

主題

295

帖子

184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順豐凱迪 發表於 2016-1-11 12: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年上班頭一天,竟然在崗位上見到了李克強總理,還和總理握了手,能不高興嘛!」太鋼煉鐵廠4350立方米高爐值班工長李志強說起見到總理的那一刻,神采飛揚。

2016年1月4日,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山西太鋼集團考察。當時,李志強和往常一樣,正在主控室進行高爐的日常監控,忽聽得工友們興奮告知,「總理來太鋼了!」

令李志強沒想到的是,不一會兒,李克強總理真的來到了他所在的主控室,微笑著同大夥一一握手。

在太鋼集團,李克強總理大聲勉勵現場職工:「太鋼以不鏽鋼聞名,相信你們能把困難扛過去!好鋼要千錘百鍊,好產能要優勝劣汰。希望你們用『不銹』精神和智慧,浴火重生,重振雄風!」

目光一直追隨著總理的李志強「又激動又緊張。」事後,工友們和他開玩笑說,你的名字和總理只差一個字啊!李志強認真地回答:「總理日理萬機,記掛著咱們,來給咱們打氣,這可不就是親嘛!」

在山西,受到李克強總理鼓舞的國企,還有山西焦煤集團。在山西焦煤集團官地礦,總理深入礦井7000多米,來到垂直深度300多米的綜采工作面,在井下考察歷時2小時。他對井下礦工動情地說,「有人說你們是煤黑子,我說你們是煤亮子。煤炭工人不僅是山西的脊樑,也是國家的脊樑。」

此間觀察人士認為,李克強總理的「新年考察」之行,實際上都是在某種程度上釋放出對於新一年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和經濟政策走向的重要信號。

正如2015年開年,李克強總理現身深圳華僑城「柴火創客空間」,和一夥年輕、新銳的創業小夥伴面對面,用「眾人拾柴火焰高」為他們點贊,在中國的最南端開啟了一次「創客」頭腦風暴。

這一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蔚然成風,越來越多的「草根」群體加入「雙創」大軍,點燃了互聯網+時代的創業熱潮。

2016年之初,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李克強總理的「新年考察」選擇了困難最多、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省份之一的山西,可謂用心良苦。

山西的經濟高低曲線圖恰恰成為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瓶頸的寫照。在煤炭的「黃金十年」里,產煤大省山西經濟增長駛入快車道。然而,最近3年中,山西經濟遭遇斷崖式下滑。山西的GDP增速從8%、4.9%掉至2.7%。2015年前三季度,在31個省市區的GDP增速排名中,山西增速排名倒數第二。

經濟下滑中,山西產能過剩行業的煤炭、鋼鐵國有企業困境重重。太鋼集團因受產能過剩影響而陷入虧損局面。

「李克強總理新年伊始選擇到山西的鋼鐵、煤炭企業考察具有極強的啟示意義。」國資問題資深研究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去產能」等五大任務,而鋼鐵、煤炭行業的「去產能」、「供給側改革」首當其衝。「李克強總理首選考察山西的鋼鐵和煤炭企業,是焦點中的焦點,是『去產能』的重中之重。」。

李錦分析認為,總理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針對「去產能」進行調研、攻堅克難,充分表現了中央化解產能過剩的決心。這不僅是為山西經濟困境破題,更是為全國經濟發展破題。

作為全球最大的不鏽鋼生產企業,太鋼歷經產能過剩的痛苦和效益下行的嚴冬。而太鋼也在不斷改革中積極探尋新的出路。在此過程中,太鋼集團保持了生產運營穩定、職工隊伍穩定,公司全年預計產鋼1025萬噸,其中不鏽鋼401萬噸,鋼材產銷率100%,出口不鏽鋼81萬噸,實現營業收入908億元,虧損數額是歷年少有。

「總理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就來到山西,並首站來到太鋼考察,令太鋼人備受鼓舞。」太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說,總理的講話更發人深醒、令人振奮。

李克強詳細了解了太鋼集團企業生產經營、產品結構調整、用工和效益等情況。他說,受產能過剩和需求收縮影響,鋼鐵行業形勢十分嚴峻,當前要把去產能、促升級作為緊迫任務,痛下決心進行結構調整,既治標、又治本,既要採取多種方式出清落後產能,禁上新增產能項目,又要轉變只在傳統產業上做文章的觀念,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等新動能。企業要發揚千錘百鍊不怕難的精神,堅持做強主業,適應市場需求多元發展,深挖潛力,在技術、質量、管理上下功夫,以更多的優質產品擴大有效供給,在提質增效中重振雄風。

「正如總理所說,搶抓機遇,主動出擊,全速構建新常態下的競爭力,就能浴火重生,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否則就難以擺脫被淘汰出局的命運。」李曉波表示,2016年太鋼的主要生產經營目標是:產鋼1040萬噸,其中不鏽鋼42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900億元,全力實現扭虧為盈。

他深知太鋼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因此「要堅定信心,橫下決心」,全力提升品種質量競爭力,準確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勢,專註鋼鐵,咬住品種質量,面向市場,面向用戶,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搶佔市場制高點,突出重圍,擁抱「藍海」。

「當前的困難期,正是加速優勝劣汰的窗口期。」李曉波清醒意識到,「多元產業已經成為鋼鐵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我們要以更大的勇氣,更積極的舉措,從戰略上重視和推進多元產業。」

李錦認為李克強總理所講的「好鋼要千錘百鍊,好產能要優勝劣汰」兩句話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其用意在於一是要穩定鋼鐵行業、穩定人心,改造升級傳統產能,激勵好產品、鏈條、品種充分發展,經百鍊而成「好鋼」;二是要去產能,處置「殭屍企業」尤其是當前重中之重。

「顯而易見,新動能能夠提供新動力,傳統動能要通過改造創新、去產能倒逼改革,從而『騰籠換鳥』實現轉型升級」。李錦表示,去除落後產能,到了要脫胎換骨、痛下決心的時候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