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日報指導文學創作令人噁心

[複製鏈接]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7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5-12-30 0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久前,作家馮唐重譯了泰戈爾的《飛鳥集》,走腎的譯法驚了不少人。比如「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有人評價「這是譯者的『腫脹』凌駕於作者的哲思。」但也有人說,泰戈爾在中國一直被誤讀,老一輩譯者,比如冰心、鄭振鐸、郭沫若都曾「誤譯」,馮唐不過是戳破了一層泡沫:中國人從來就沒讀懂過泰戈爾。而《人民日報》忍不住發聲:《莫借「翻譯」行「篡改」》,也給馮唐差評。


作家馮唐「大出風頭」,引來黨報點評

文章說,馮唐所譯的《飛鳥集》,實是「乃不知有信,無論達雅」了。將「面具(mask)」譯為「褲襠」、「好客(hospitable)」譯為「騷」,皆違背了原文的本意;隨意的粗口和網路辭彙,更是將泰戈爾營造的意境徹底毀棄。

「翻譯是要為讀者展示作品原貌,作者的個人風格如果凌駕於原作,就違反了翻譯的職業規則。」

文章還說,這也反映出翻譯行業缺乏規範,部分出版社縱使有心在翻譯環節嚴格把關、提高品質,也缺乏具體的判斷和實施標準。

以下為《人民日報》文章:《莫借「翻譯」行「篡改」(文化世象)》

不久前,作家馮唐翻譯的《飛鳥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直斥其是對經典的褻瀆,也有讀者調侃這是文學翻譯界遭遇的一次「恐怖襲擊」。

「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在馮唐譯版的詩集中,低俗不雅的句子令人側目;而諸如「我會給你新生噠」這類網路語言更不鮮見。

且不說隋唐時的佛經譯介,自嚴復在《天演論》的例言中提出:「譯事三難:信、達、雅」,這三個字遂成為譯事楷模,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信」指譯文要準確,不歪曲、不隨意增減原文的意思;「達」指譯文要通順明白,符合所譯語言的語法及表達習慣,而不拘泥於原文字詞;「雅」則指譯文要有韻味,盡量傳達出原作的風格意趣。三者或不可兼備,但至少應做到與原文對觀,「其義無不達」。

此後,雖有「直譯」「意譯」之爭至今未絕,但即便允許對原文做適當增刪調整的「意譯」之主張,亦不能扭曲原意,並十分強調對原作意境的傳達。典型的例子如郭沫若的「風韻譯」理論——「我們相信理想的翻譯對於原文的字句,對於原文的意義,自然不許走轉,而對於原文的氣韻尤其不許走轉。」

由是觀之,馮唐所譯的《飛鳥集》,實是「乃不知有信,無論達雅」了。將「面具(mask)」譯為「褲襠」、「好客(hospitable)」譯為「騷」,皆違背了原文的本意;隨意的粗口和網路辭彙,更是將泰戈爾營造的意境徹底毀棄。《飛鳥集》的近十個中文譯本里,公認以鄭振鐸譯本為最佳,讀者在批評馮譯本的時候,也往往引用鄭譯本作為對比——「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恆的接吻」「大地藉助於綠草,顯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但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細細品讀馮譯本,也有人找出不少優於鄭譯本之處。然而翻譯畢竟有著嚴格的規則,肆意地將自身的風格凌駕於原作的氣韻之上,甚至不惜為此篡改原詞,才最終導致了輿論的一致差評。

有人說,翻譯家的工作是一種再創作,有一定的自由度,此言不虛;但這種再創作與作家的創作並不相同,作家的創作可以「從心所欲」,翻譯家的再創造卻要做到「不逾矩」。翻譯,其實是戴著鐐銬的舞蹈,「一名之立,旬月躑躅」,這副鐐銬是束縛,也是成全;是對作者的尊重,也是對讀者的責任。

被譽為「當代翻譯理論之父」的美國語言學家尤金·奈達,有一條最著名的「等效原則」:譯語中的信息接受者對譯文信息的反應,應該與源語接受者對原文的反應程度基本相同。俄羅斯文學翻譯家草嬰則用更通俗的比喻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我就覺得一個文學翻譯家,主要就是做原文作者同譯文讀者之間的一個橋樑,這個橋樑要做得寬闊、平坦、容易走。」翻譯的作用是溝通,「譯者」二字,就等於和讀者簽訂了一個契約,承諾儘力將讀者送至原作的境界。倘若譯者自我膨脹,甚至隨意改變路線,一心只圖向讀者展示自己的境界,那已經違反了翻譯的職業準則了。

上世紀90年代,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譯《紅與黑》時,將法文「mourir」(死)譯為「魂歸離恨天」,不料引起爭議,《文匯讀書周報》還曾刊登文章,指出這種譯法加入了不屬於原文的因素,值得商榷。前輩學人,嚴謹若此。如今,如馮唐者如此隨意地翻譯經典,既缺乏對經典的尊重,也缺乏對翻譯本身的尊重。

翻譯一行,積弊久矣。譯者缺乏自覺,原因之一或許在於這個概念從源頭上就未釐清。比如林紓,直到今天仍被許多人誤認為是近代著名翻譯家,他將西方小說譯為古文的過程中改動尺度之大,也成為不少譯者擅改原著的依據。而實際上,林紓根本不通外文,他只是將別人翻譯的句子改寫成古文,嚴格說來,並不屬於當今我們所定義的「翻譯」之列。

而行業規範的缺失,也加劇了這一狀況。出版社往往為了追求名人效應帶來的銷量不顧質量,或為了降低成本雇傭沒有經驗的學生兼職,導致翻譯市場泥沙俱下。在翻譯難度大、利潤薄的文學翻譯界,這種現象尤為嚴重。部分出版社縱使有心在翻譯環節嚴格把關、提高品質,也缺乏具體的判斷和實施標準。

回到《飛鳥集》,道理同樣如此。馮唐有展現自己風格的自由,也不排除有人就喜歡這種風格。但是,卸下了鐐銬、隨心所欲的翻譯,終究已不能稱之為翻譯。有關部門與出版行業應當負起責任,制定出有效的行業規範,進一步明確「翻譯」一詞的內涵。當譯者自由發揮過度、逾越了規範的制約時,則必須在封面上註明「編譯」或「譯寫」之類,以示區別。而對於已有數種經典譯本在前的名作的再度翻譯出版,則更應慎重。而一個人,如若沒有修辭立誠的胸懷,既不能超其文之美,亦無力追其義之信,還是趁早打消做翻譯家的企圖吧。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13

主題

200

帖子

282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21
沙發
yunyyyun 發表於 2015-12-30 12:21 | 只看該作者
都夠令人噁心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702
3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6-1-2 05:12 | 只看該作者
yunyyyun 發表於 2015-12-30 12:21
都夠令人噁心的!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2: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