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層科研機構的「辛酸」如何求解?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2-16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年底到了,不少高校迎來科研項目報銷的高峰期,某高校竟出現學生排隊替導師報銷經費的怪事。更令人唏噓的是,基層科研項目背後藏著多少「辛酸」,常人很難有切身體會。山東一家科研機構負責人說:「我們要買一個伺服器,就要一級一級往上打報告,先給計算中心,再給科學院,再到省級政府採購中心統一採購,正常周期要半年甚至一年,耽誤大量科研時間,完全等不起。」

  如今高校越來越像機關,越來越文牘主義了。各種手續繁瑣不說,關鍵是制度設計僵化落伍,科研經費安排不科學。我以為,只要是科研工作之必需,且有必要的監督措施確保價格合理、採購合規,是不是可以嘗試由高校和科研單位自行解決?特別是,對於一些需求比較緊急的科研設備,可否考慮開闢「快速通道」?而且,政府採購中心的職能人員不可能是「萬金油」。某種設備器材的性能、行情、品牌優劣等等情況,使用者也應有發言權,不分大小緩急地統一歸由政府採購中心去購買,且不說會不會出現違規違紀問題,被那些內行賣家忽悠也大有可能。

  科研經費審批許可權也許有必要上收並嚴格管理,但對具體採購事宜還是靈活一點好。政府採購還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機關部門設施設備採購,多給高校和科研機構一點自主權。其實,把一個科研項目的總經費控制好就行了,只要監督不缺位,項目所屬科研人員自然會精打細算,合理安排資金使用,盡量採購價廉物美的設備器材。

  其實,上面提到的山東省某科研機構還不是基層小單位,它買台伺服器都那麼「好事多磨」,那基層科研機構在日常運作中的「辛酸」也許在所難免。機構如此,又遑論個人,尤其是那些正在事業「爬坡」的青年科研人員。我們總是說要給年輕人優越的工作條件,總是要求他們「開拓」「創新」,但假如「做項目時甚至連買一本書都要層層上報,往往等批下來了書也用不到了」之類奇葩情況還會不時發生,那麼這些要求只能是緣木求魚。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5: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