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布萊爾為什麼扛不住了?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0-28 1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硬扛了12年之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25日終於為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道歉」!CNN將布萊爾的大照片放在網站最醒目的位置上——系著黑色領帶的布萊爾眉頭緊鎖,緊閉雙唇,一副真心懺悔的樣子。是不是很感人?別急,事情沒那麼簡單。

  硬扛了12年,布萊爾終於鬆口了?

  2003 年,美英兩國牽頭,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揮軍伊拉克。事情進展得很順利,薩達姆倒台了。然而,伊拉克沒有迎來民主與自由,基地組織死而不僵,中東依然戰火紛飛。英美倒是撤軍了,但是如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又趁機坐大。

  小布希與布萊爾一直被視作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管小布希認不認,他是逃不掉了,但他最高調的盟友布萊爾一直拒不認錯,堅稱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沒有錯」。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過去多年他就伊拉克戰爭的回應姿勢:

  2004年,在英國下議院:「我不會就衝突致歉,我相信(開戰)是正確的。」

  2007年,接受電視訪問:「我完全不認為需要為我們在伊拉克做的事道歉,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我不會對伊拉克市集放汽車炸彈的人負責。」

  2007年,下台時:「我或許有做錯,但我認為這是為國家做的正確決定。」

  2009年,接受(BBC)電視專訪時:「(如果事先知道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仍然認為推翻薩達姆是正確之事。」

  2010年,布萊爾回憶錄《旅程》上市:「這就是個新聞標題式的問題。那就得有個(能寫進)頭條標題的答案。回答『是』的話結果就是:《布萊爾為戰爭致歉》《他終於說抱歉了》。我不能說出抱歉兩字;我只希望通過我仍在延續的生命做點什麼,去為死亡的慘劇做補償。」

  2013年,電視訪問:「當人們問我,『你後悔推翻他(薩達姆)嗎?』我的回答是——『不,推翻這麼一個野獸般的人,你怎麼會後悔呢?』」

  ……

  他的政治遺產因伊拉克戰爭而黯然失色,下台數年來質疑和批評如影隨形。不僅在國內飽受指責,2012年布萊爾赴美演講時一群抗議者沖著他大喊「好戰者」和「戰犯」。

  25 日,布萊爾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路(CNN)資深時政主持人法里德·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的訪問時就發動伊拉克戰爭道歉。在當天的採訪中,扎卡里亞指責布萊爾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角色就是小布希的「貴賓犬」(poodle)。他真心懺悔併發自內心道歉了?且慢,我們來仔細看看原文:

  CNN:伊拉克戰爭是否是一個錯誤?

  布萊爾:「無論何時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我要說我為我接收到的錯誤情報這一事實表示道歉。」

  「我也對規劃中的錯誤以及我們對推翻政權后可能出現局面的錯誤認識感到抱歉。」

  「但是我很難為推翻薩達姆道歉,即使站在2015年的今天回頭看,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比有他的伊拉克仍然要好。」

  CNN:伊拉克戰爭是否是IS崛起的主要原因?

  布萊爾:「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不過我們要非常嚴謹否則會誤解當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局勢。當然,對於2003年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我們中的部分人而言,不能說對2015年的局勢沒有責任。」

  「但也要意識到:第一點,始於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同樣對今天的伊拉克有影響;第二點,ISIS實際上是憑藉在敘利亞而非伊拉克的基地興起的。

  由此,我們要從一個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今天的政策,我認為這一點很關鍵。我們曾介入伊拉克並部署駐軍,我們曾介入利比亞但沒部署軍隊,我們沒介入敘利亞而僅要求政權交替。在我看來,即使我們的政策未能取得效果,也不見得其他策略會更好。」

  …………

  你告訴我這叫做「為發動伊拉克戰爭道歉」?

  「我們捲入戰爭的理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是為了推翻薩達姆。」英國老漢雷格·吉斯(Reg Keys)對布萊爾的言論很「反感」。他的兒子湯姆·吉斯(Tom Keys)曾是英國上等兵,死於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179名英國士兵遇難、3500人受傷。還有數十萬無辜的伊拉克男人、女人和兒童喪命。這傢伙必須舉起手說『我錯了、我道歉』。」

  為什麼是現在?

  據英國《衛報》25日報道,布萊爾辦公室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布萊爾接受CNN採訪時所說的話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托尼·布萊爾一直為在情報失誤和計劃方面的錯誤道歉。與此同時,他也一次又一次地說過,他並不認為推翻薩達姆是錯誤的。這一次他還是這樣說。」

  「他沒有說2003年推翻薩達姆的決定導致了ISIS的崛起,他同時指出2008年前沒人聽說過ISIS,而那時基地組織基本上被擊敗了。2009年時,伊拉克相對比較穩定。所以布萊爾認為,ISIS的崛起是兩個原因的共同結果:其一,伊拉克政府追求部族利益的錯誤政策;其二,阿拉伯之春開始了,ISIS從伊拉克遷移到敘利亞,壯大后再反過來再影響到伊拉克。」

  既然這「道歉」毫無新意,為什麼布萊爾要選在這個時候重複一次自己說過無數次的話?我們來看《衛報》的標題:

  2009年,英國針對伊拉克戰爭的調查委員會成立,調查時間範圍從2001年夏至2009年7月底,內容囊括英軍備戰、參戰、撤軍的全過程,旨在判斷英國當年參戰是否具有正當性,以及時任首相布萊爾是否利用虛假信息誤導了國會議員和公眾。

  然而由時任首相布朗發起、原定一年出爐的調查報告一拖再拖,至今6年仍未見蹤影。今年6月,卡梅倫表示對此正「失去耐心」。近日,英國國內抨擊這份報告屢屢推遲發布的聲音再度高漲。

  《每日電訊報》統計了這樣一組數據:這項調查3年前完成證據採集;調查委員會雇傭了11名工作人員;調查委員會主席約翰·齊爾考特爵士( Sir John Chilcot)每天能拿到790英鎊的報酬,其他成員每日565英鎊;2009年以來,委員會反覆盤問過129名證人;齊爾考特爵士及他的成員研究過150000份文件;據BBC,證人的證詞加起來超過250萬個單詞;截至目前,伊拉克戰爭調查委員會耗資1037.5萬英鎊。

  與此同時,伊拉克戰爭結束已經12年。根據聯合國數據,2003年以來18805名伊拉克平民死亡。但是伊拉剋死亡調查組織(Iraq Body Count)方面統計的死亡數據更高,介於134400人到151652人之間。

  對,就是這麼巧。布萊爾在這個節骨眼上接受採訪,表示「道歉」。英國媒體批評布萊爾這是精心計算的「戰術撤退」,搶在調查結果公布之前先發制人。布萊爾只為虛假情報和善後不利道歉,也引發了關於齊爾考特報告中是否只就這兩方面批評了布萊爾的猜測。

  報道中東與阿拉伯世界新聞的albawaba網站25日刊文分析,布萊爾及有關的工黨高官可能聽到了風聲,報告結論將對他們不利。作為一名公共關係以及操縱媒體的老手,布萊爾可能算計到,報告將指責他判斷犯錯,對他來說現在主動道歉是更好的選擇,而非之後被迫道歉。

  既然不能承認伊拉克戰爭是錯誤的,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承認戰爭的部分是錯誤的。

  或許你會在心裡想,布萊爾這樣毫無誠意的公關,有用嗎?哦親愛的,就別替這些總統首相們操心了。

  不到一個月前,美軍誤炸無國界醫生在阿富汗的醫院,最後美國總統奧巴馬出來道了個歉。一開始他大概也沒打算親自出面,以美軍為首的北約在阿富汗屢炸屢 「誤」,屢「誤」屢炸也不是第一回了。只不過手下的美軍太年輕,找的借口還彼此矛盾,輿論反應越來越大,他才不得不出來善後。畢竟,道個歉而已,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後果。你看,現在大家不都忘了嗎?

  布萊爾也是,就算明年伊拉克戰爭的調查報告公布了,憤怒的英國公眾能拿他怎麼樣呢?戰死的英國戰士和他們的家人能拿他怎麼樣呢?如今深受中東亂局所害的無辜平民又能拿他怎麼樣呢?他都「道歉」了呢,比上不足,比比小布希還是夠了。

  照這樣下去,大概英文辭典中「道歉」一詞也該改改定義了。未來,人們或許會這樣編寫詞典——這個詞的特殊用法是英美無良政客憑此逃避罪責。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