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列顛掀起「中國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5-10-26 0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習近平主席對英國的國事訪問舉世矚目。從倫敦到曼城,從白金漢宮到小鎮酒吧,5天時間裡,習近平主席出席了30多場活動,在不列顛掀起一股強勁的「中國風」。

  在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習近平主席的這場「超級國事訪問」不僅開啟了兩國關係通往「黃金時代」的大門,在中英關係發展史上豎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而且向全世界進一步昭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

  兩國領導人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的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從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到面向21世紀的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關係的升華,是中英雙方從各自國家長遠利益和世界和平繁榮大局作出的戰略選擇,可謂水到渠成。

  站在中英關係新定位的宏大起點上,習近平主席和卡梅倫首相等英國領導人全面規劃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從力爭早日實現雙邊貿易額1000億美元的目標,到合作建設欣克利角C核電站,從中方將在倫敦發行中國之外首支人民幣主權債券,到雙方同意大幅增加本幣互換規模,並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開展可行性研究……訪問期間,兩國各部門和企業間簽署了數十項合作協議,涉及領域之廣,合作亮點之多,前所未有。

  而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國際上負責任的大國,雙方決定保持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內溝通,密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更是豐富了中英關係的內涵,凸顯了中英兩個大國的戰略眼光,展現了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理念給全球發展帶來的光明前景。

  這一周,最新「出爐」的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數據引發了國際輿論熱議。儘管不乏憂慮之聲,但看主流,觀大勢,更多海外觀察家並未被輿論中的「逆風」所干擾,他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未變。

  對於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長6.9%的整體表現,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文表示,由於基數效應,現在中國經濟即使年均增長5%,其增量也大於2007年14%的增量。《紐約時報》也認為,中國更關心的是經濟增長的構成,而不只是速度,當前的增速放緩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黃金時期」。

  正如美國前財長蓋特納日前所言,中國開始進入艱難的過渡期,某種程度的經濟減速不可避免,但推行經濟結構改革的目的是追求均衡發展、夯實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基礎。

  如此看來,要正確看待中國經濟,還是得回到那句老話上去——風物長宜放眼量。

  這一周,中東地區局勢依然動蕩不已。23日,在敘利亞局勢出現新的變化、敘總統巴沙爾「高調」突訪俄羅斯之後,美國國務卿克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土耳其外長瑟納爾勒奧盧和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爾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會談,商討如何推動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政治進程。

  能坐到一起會談固然不易,美俄等四方就此進行了初步商討,達成了一些共識,與會四方也同意和有關各方繼續協商。然而,敘利亞問題錯綜複雜,各方訴求差距太大,特別是美俄兩個主要大國的根本立場不同,敘利亞局勢發展仍然撲朔迷離。

  作為中東的另一個老大難問題,這一周巴以之間的暴力衝突依然不斷。23日,巴勒斯坦示威民眾與以色列軍隊士兵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爆發衝突,造成100多名巴勒斯坦人受傷。面對再度升級的巴以衝突,中東問題有關四方(聯合國、歐盟、美國、俄羅斯)代表23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導人保持「最大的剋制」,「避免挑釁性的言辭和行動」。

  然而,巴以衝突由來已久,除非有關各方能找到讓巴以雙方保持克制的「靈丹妙藥」,否則巴以和解之路依然漫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5: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