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生不肯稱帝曹操實是漢末第一忠臣zt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5-10-17 1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漢末最忠於漢室的忠臣,莫過於曹操,雖然他被兒子尊為魏武帝,但他在世時,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權在握,依然臣事漢朝,把他說成大奸臣,那是羅貫中的污衊。

  

  曹操對獻帝一直忠心耿耿,顧全大局。自董卓專權,曹操逃亡到關東,集結討董聯軍,雖然他是第一個發起人,但為了大局,他主動推舉袁紹為盟主,這需要多麼廣闊的胸懷。

  反董聯軍佔領洛陽后,諸侯停滯不前,等待觀望,惟有曹操獨自領兵西進,雖然由於孤軍深入而失敗,但他的反董決心,明顯比諸侯要堅定。

  董卓挾天子西遷長安后,袁紹等人圖謀立劉虞為皇帝,遭到曹操的拒絕,他表示「我獨西向」,再加劉虞自己拒絕稱帝,所以這一圖謀沒有得逞。

  李郭之亂后,漢獻帝東還,一路十分狼狽,各地諸侯都認為漢室氣數已盡,如果曹操是奸臣,全可不管這種閑事,甚至對獻帝加害,但只有曹操主動迎接獻帝,重新建立了漢朝政權。而且為了大局,曹操還把大將軍的職位讓給了袁紹。

  關於衣帶詔事件,其實只是董承自稱得到了獻帝討曹操的衣帶詔,真偽難以判斷。如果是假的,那麼奸臣是董承,如果是真的,曹操發現這一件事後依然尊獻帝為君,而不是將他廢除,這怎麼可能是奸臣的作為呢?我們只要看看董卓、司馬師、司馬昭、孫竣等人,皇帝對其稍有不滿就被廢掉,有的則連不滿都沒有,甚至加以殺害,那才是奸臣的行徑。另外要說明的是,董承原來是董卓女婿牛輔的部將,也參與過李、郭等人的叛亂,來歷就很有問題,實質上是董氏餘黨。至於曹操殺死董承的妹妹,從那個時代考慮,出於斬除後患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不能用現代的標準要求漢末的人吧。

  伏皇后被殺,主要原因是她在董貴妃被殺后,在對伏完的書信里有「惡言」,並參與了伏家的陰謀活動。曹操其實很早就知道這件事,但一直沒有行動,心裡還是不願意出現廢皇后的事情,直到伏家真的對中央政權的穩定構成威脅,才不得已下手的。東漢之所以衰亡,就是在外戚和宦官交替執政下腐化的,曹操對伏氏的打擊,徹底解決外戚問題,和他原來和袁氏一起誅滅十常侍一樣,都是對腐蝕漢朝的腐朽勢力的掃蕩。

  曹操雖然掌握很大權力,但一直尊重獻帝權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獻帝手裡。曹操見獻帝,都按照當時三公見皇帝的慣例,左右有虎賚夾著。有一次獻帝對他說:「曹公如果認為我值得輔佐就請輔佐,不能的話也隨你。」那時獻帝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將曹操殺死,曹操很緊張,汗如雨下,但是獻帝沒有下令殺他,曹操也沒有因此對獻帝有什麼不恭。由此可見,獻帝和曹操還是比較信任的。

  我們再把曹操和別的勢力比較一下。劉備從小就是野心勃勃,連村裡的大樹還想當作皇帝的車蓋,他這個皇親真假也很難說,最後獻帝還活著,劉備就迫不及待做了皇帝。孫權佔據江東,魯肅一見他就勸他要學劉邦,不要學齊恆晉文,後來孫權到底自己做皇帝,當然不是忠臣。劉焉在西川借口米賊當道不願供奉朝廷,還製作天子車馬,也是想取代漢室。馬騰、韓遂本來就是叛亂分子,後來受招安的。至於董卓、二袁、公孫瓚、張魯等人就更不用說了。曹操說「設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一點也沒說錯。

  另外,我們分析一下三國演義里關羽的一句話,他投降曹操時有三個要求,第一個就是「降漢不降曹」,降漢,那就是說原來是劉備在和漢朝對立,從劉備最親信的關羽這句話里看得出,劉備才是漢賊。前面我說的都是正史,演義是尊劉貶曹的,但即使羅貫中再巧言令色,誰忠誰奸還是露出了馬腳。

  曹操被當作奸臣,因為曹丕篡位自立,那是他兒子的事,曹操自己一直臣事漢室。因為他,漢朝才又延續了二十多年。有人說尊劉貶曹是封建正統觀念,其實,就是按照封建正統觀念來考較,曹操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室忠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