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在聯大牛了一把 中國角色劇變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9月28日,習近平在第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將要結束時,說了3個「我宣布」,涉及內容包括設立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等。事實上,過去幾天里,習近平代表中國在聯合國表達了一系列意見,也做出了很多的承諾。

  按照官媒的報道,這些都得到了國際社會較為普遍的歡迎。然而,挑剔的中國民間輿論關注的則是又一次對國外的大手筆援助和減免外債之舉,並且與官媒在是不是「窮大方」的問題上爭吵起來。雙方在此事上的分歧,反映了當下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劇變。
  由習近平的諸多表態以及中國近看來的國際表現來看,中國目前所追求的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定位和形象。這本是大國的正確選擇,也有中國傳統文化和現實政治的理念要求,以及戰略利益的驅動。但在另一方面,這種責任對於已經處於發展困境的中國而言確實是一種負擔。
  習近平扛起「負責任大國」旗幟
  一般而言,如果一國的能力越大,其雄心也越大,其責任也就越大,同時,該國所要承擔的責任也會越大。美國是如此。但在中國方面看來,美國在承擔責任的同時,過多地把自身的利益與之綁定在了一起。其對自由、民主兩項價值觀的選擇性追求,以及對貧窮、動亂、不平等等理念的漠視,亦使美國對責任的理解和承擔出現偏差。而美國所聚焦的重點恰好與中國相反。雖然中國在解決貧窮、教育、醫療等問題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其在人權、自由、民主等方面則還有著明顯的不足和問題。
  中美兩國都會很自然地站在自身的立場和視角看問題,雙方的缺點或許也只能從對方那裡對比和映照出來。不過,兩者之間存在一個顯著差異,即當下作為追趕者的中國表現出了更強烈的自我調整、適應、修復和進步的努力,而習慣了領跑全球的美國一時之間很難轉過身並放下身段來認真審視自己。
  與20年前冷戰結束時期相比,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且仍然處於急劇變動的過程之中。美國缺乏自我調試的動力,而中國似乎是更快地適應了這種新形勢。習近平在9月28日聯合國大會上以「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的演講中,能夠發現習近平對新時代新形勢的理解、設想和建議,並且做出了自己的承諾。毫無疑問,這些都凸顯出了中國順時應勢的敏感性和對時代脈搏的把握。
  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將堅持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而習近平此行是一次主動提出和履行責任之旅,集中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正是在這種宏觀決策下,才有了中國向外大舉援助、減免外債、建設8,000人維和待命部隊等的部署。
  戰略利益驅動 需避免毛澤東時期教訓
  當然,中國目前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其自身的貧窮、醫保和教育不足、環境破壞還未完全解決,又陷入了一場難見起色的經濟困境之中。中國此時的大舉對外援助有不堪重負之憂。民間的質疑和批評有一定的合理性,應當尊重。事實上,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而言,履行責任都要考慮到自身的承受能力,需要使兩者大體呈現正比才算合適。
  中國在這方面有著較為慘痛的歷史教訓。毛澤東執政時期,中國執政者產生了不切實際的雄心和戰略,對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等國家地區的巨額援助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但是卻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越南抹去中國無私幫助的歷史記憶並利用中國軍援與中國交戰的案例至今令中國人難以釋懷。一直接受中國援助的朝鮮的不安分甚至是要挾、挑釁,也時常令中國難堪。
  反對者的質疑不是否認對外援助的不可行,畢竟中共執政的中國正是靠著廣大亞非拉國家的支持才進入聯合國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要緊的是要注意其方式和尺寸。那些歷史錯誤的發生有時代的局限性因素,執政者需要有所反思,並且已經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調整。而現在,中國又有了對外援助的強烈動機,同時也需避免「悲劇」重演,或者說要讓援助最大化地發揮其應有效果。
  中國崛起之後,承擔國際責任就成為一種必然。不止是因為中國有了更強的能力,還因為中國的國家利益延伸到了更大範圍,更深刻地與國際局勢綁定在一起。更何況,中國和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中的處境並不良好,甚至可以說較為艱難。這有不同國家國家利益層面的較量,也有意識形態層面的敵視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就尤為需要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更多地肩負起責任,因此有著難以物化的戰略利益回報。而中國成為「負責任大國」,也是一種共贏的選項。 多維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