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因不文明記錄被美國遣返?假的!(圖)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9月21日,美國華文媒體世界新聞網報道稱,一名赴美旅遊的中國遊客,由於在歐洲旅遊時留下了「不文明記錄」,被美國海關遣返回國,並廢除了其十年有效的美國簽證。該新聞被各大門戶轉載后,引發廣泛關注。不過,據新浪新聞報道,經核實,該遊客被遣返屬實,但並非因「不文明記錄」,而是因「不良記錄」——該遊客赴美旅遊停留時間和入境目的不符,違反了美國的聯邦入境法。
美國華文媒體最早報道的因「不文明記錄」被遣返新聞
採訪對象均為匿名
中國遊客在旅遊時的不文明行為,一直以來是人們關注和爭論的焦點。
此前,諸多旅遊時的不文明行為屢遭詬病(資料圖)
9月21日,一篇「中國遊客因不文明記錄被美國遣返,並被廢除簽證」的報道,在網上引發熱議。還有的網站直接將標題擬成《一上海遊客因「不文明遊客記錄」被美國遣返》。據了解,該報道由世界新聞網於9月19日首發,以《中國不文明遊客 十年美簽作廢遣返》為題。報道反響強烈,引發了國人對於不文明旅遊行為的反思。
如果事情屬實,該男子將成為第一個因「不文明遊客記錄」而遭美國遣返的中國人。
該遊客的簽證(讀者提供)
但報道中存在諸多疑點。該報道中,採訪對象均為匿名。同時,所採訪的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雖然表示這名中國遊客的簽證確實被以「不許入境」作廢,但並未承認遣返是因其有「不文明行為」。同時,該報道本身也並未解釋何為「不文明行為」,只是引用了中國國家旅遊局制定的《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管理辦法》的相關報道內容。
遣返實因「觀光簽證目的不符」
中國人喜歡以各種方式證明自己「曾經來過」(資料圖)
「這名遊客被遣返,並非因為所謂的『不文明記錄』,而是因為其之前多次在美停留紀錄,被疑與觀光簽證目的不符有關。」一名了解該名當事人的美國華裔旅遊業知情人士說。
該知情人士表示,這名來自上海的遊客,之前至少兩次來過美國,停留3個月後,又延期到半年。而在獲得了10年有效美國簽證之後,其再次來美只獲得了30天的批准,卻又延期了3個月。
「超長」的停留時間,與該遊客的觀光簽證目的不符。因此,遭到了美國的遣返,並取消了10年有效美國簽證。
9月20日,世界新聞網再次刊發相關報道,改口稱中國遊客被遣返,是因為「觀光目的不符」。
該報道稱,該中國遊客十年簽證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遭到取消的消息,19日在美中兩地迅速傳開,各種猜測隨之發酵。除當事人周邊一度盛傳是因其之前在歐洲旅遊時留下「不良紀錄」,上了入關黑名單原因外,洛杉磯一些民眾也根據洛杉磯海關移民官在其護照簽證上留下的法律編號INA235、236條款,推測該旅客違反了聯邦入境法第五條,即當事人在回答海關提問時,對自己在美停留時間、入境目的等回答有矛盾或漏洞。
而「出現狀況」被拒入境的情況,目前最多的情況包括:有犯罪前科(如指紋或其他生物性指針與移民局相關網路系統出現比對紅燈)、罰單不交、不付撫養費、欠稅等等,而赴美觀光旅行的紀錄如果與居住和工作有關,也可能被拒門外,甚至取消十年往返簽證。
該報道稱,熟悉中美兩國簽證的律師張軍表示,中美兩國互相給予十年簽證,中國持有人每次來美停留時間從一天到180天不等,最終決定權是在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主要基於入境者來美目的。
張軍表示,十年簽證實施將近十個月,目前發現的最大問題是,不少人誤以為拿到簽證后,不需任何理由,想來就來,自由進出。「一些人甚至停留到179天,出去一天又回來,根本違背了兩國互相給予觀光簽證的初衷。」
不文明記錄 中國目前僅登記11人
由「不文明」到「文明」,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資料圖)
2015年4月7日,由國家旅遊局制定的《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根據這一辦法,國務院旅遊主管部門將建立全國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
該辦法規定,必要時可向公安、海關、邊檢、交通、人民銀行徵信機構等部門通報「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
然而,截止目前,國家旅遊局官方曝光的《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中,總共只有11名遊客上榜。其中沒有上海籍貫的遊客,也無人涉及歐洲的不文明行為記錄。
美國一家旅行社的地陪負責人張先生表示,「不良記錄」與「不文明記錄」之間並不能划等號,「騙簽、個人徵信記錄不良、超期逗留都能造成不良記錄,但還沒有聽說因為不文明記錄被遣返的,國外也沒有這樣的規矩。」
而專家表示,即便是有「不文明行為記錄」,也很難被各個相關行業機構強行限制。
北京旅遊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說,被記入不文明行為記錄的遊客在出遊時並不能被各個相關行業機構強行限制,因為沒有這方面的法律依據。「所以《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更多是起到一個震懾作用,政府希望藉此達到督促全民文明旅遊的目的。」
相關專題:美國
我也說幾句 已有(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9/21/385430.html#ixzz3mQ0QXD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