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軍事打擊日本等於攻擊美國 幸好中國能節制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9 0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日奪島登陸演習。(資料圖)

  

  中國運-12公務機巡邏釣魚島。(資料圖)

  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8月21日發表了題為《分析家們對中日戰爭風險感到擔憂》的報道,編譯如下:

  幸運的話,2013年1月將會被看成是中日關係的歷史性低點。在那個月,東京和北京就東海島爭展開對峙,期間中國軍艦用火控雷達先是鎖定一架日本直升機隨後是一艘驅逐艦。這種現代化的裝備相當於是輔助武器瞄準。

  此類行動令安全分析家們感到擔心,目前他們正在對中日陷入戰爭的風險展開評估——或許不是在任何一方著手準備發動一場戰爭后,很可能是在某種挑釁行為導致非計劃暴力對抗及連鎖反應之後,而雙方在固執的民族主義者的影響下都選擇使事態升級。

  東京大學中日安全關係主要專家松田康博說,雙方都在努力避免此類可能會被民族主義者利用的事件。他說:「意外事件是最大危險,它們可能發生,但是可以加以平息。美國試圖讓日本為應對此類事件做好準備。」

  日本退役海軍上將、現為獨立安全問題分析家的香田洋二認為,雙方都知道如何來控制事態的發展,就像中美在2001年做過的那樣,當時一名中國戰鬥機飛行員在駕機撞上他所攔截的一架美海軍EP-3偵察機后墜機身亡。香田洋二說:「但是,不要製造這樣危險的意外事件當然更好。」

  由日本管轄中國聲稱擁有的釣魚島是2012到2013年中日對峙的場所。

  外國分析師往往更加緊張。國際戰略研究所新加坡辦事處的鐘偉倫(音)拒絕將EP-3事件視作一個先例。他指出,中國與日本的關係遠比它與美國的關係更易引發激烈情緒。在一場危機中,理智可能會一反常態地供不應求。

  循著這樣的線路,防務學者羅伯特·艾森和德斯蒙德·鮑爾寫道:「日中就東海問題最初爆發的敵對行動有可能依然只是:一場短暫、有節制的交火,一個發人深省的教訓,鼓勵雙方作出急需的努力,增進交流並認識到避免衝突對雙方都有利。但是它也有可能在有機會採取預防性措施前失控。」

  分別在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和國立澳大利亞大學執教的艾森和鮑爾說,在出現哪怕是很小的敵對行動時,控制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對兩國領導人來說都將成為不同尋常的挑戰。兩人在國際戰略研究2014年11 月一期的期刊上寫道:「此外還有這樣一種可能:一國或兩國的領導層出於對國內因素的考量都很想利用一場加劇的危機。最初的暴力行為將會使另一方遭遇必須還以顏色的巨大壓力。」

  隨後,就是誘使升級的戰術和技術上的刺激因素。軍隊現代化程度越高,對情報、監視、偵察(ISR)系統的依賴性就越大,而這些系統一般都特別易受攻擊——其中包括先發制人的進攻,如果另一方不希望遭受首輪基於ISR的打擊的話。日本的ISR能力不是一般的強大,這就帶來了(與其能力)相稱的打掉這一系統的強烈慾望。

  艾森和鮑爾稱,這個問題也涉及了美國,後者含糊地表達了在這樣一場危機中支持日本的承諾。首先,美日兩國共享著一些ISR的資源。從某種程度上講,打擊日本就意味著打擊美國。其二,通過打掉它們的瞄準裝置,很容易就會讓中國用於對付美國軍艦,特別是航母及其護衛艦的反艦導彈威力大幅削弱。美國勢必會很想打擊這些指揮、控制、通信和ISR系統。中國在這些系統依然存在的時候將會禁不住想要開火。

  所有這一切都凸顯出從一開始就避免危機發生的重要性。好消息是,中國能夠節制部隊的行為。2012至2013年中日圍繞釣魚島的對峙就是證明這一被低估的靈活性的證據:當中國只是減少它的部署時,這一對峙就宣告結束。眼下釣魚島發生暴力衝突的危險不大。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8: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