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只看著錢,生活有什麼意義?

[複製鏈接]

89

主題

100

帖子

86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阿里呀 發表於 2015-8-17 1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京的鼓樓街華陽大廈前面,有一對修鞋的夫婦,他們輪流上班,28年來一直守在這裡。1987年至今,該處修鞋攤擦鞋的價格始終保持1元錢。
沿街的樹蔭下,吳蘋的鞋攤很簡陋,她戴著口罩,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攤位的周圍,是擺放成半圓的6把椅子。

吳蘋年近五旬,「家裡人有修鞋手藝,我學會後1987年開始在這裡擦鞋補鞋,這一晃就過去28年了。後來我老公下崗,就跟我一起在鞋攤上謀生。」
吳蘋說,最初擦鞋的人不多,那時是1塊錢,現在經過這麼多年,人們很多觀念都改了,很多人喜歡把皮鞋擦一擦,由於價格未變,也有很多老人過來擦鞋。「雖然價格比較低,但客源非常多。」

吳蘋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她每天天亮出門天黑回家,因為出門早可以趕在大家上班前把鞋子收下。即便是中午,吳蘋也與老公劉師傅輪流做飯午休,「我家就住在這附近,所以逢年過節也在,有時年三十也在。」

當問及為什麼不換個地方或是開個小鋪時,吳蘋樂呵呵地說,「其實自己也想過開店面,但是在這裡,大家騎著車子經過這兒,扶著車子就能把鞋子擦好,修好,如果要拐進小巷子的店面里,成本會高,況且對大家來說也不方便了。」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過程中,不少人前來擦鞋、補鞋,甚至從龍江趕來修鞋子。「關鍵是人實在,從不亂要價,這麼多年房價什麼都在漲,就她家修鞋不漲。」一位阿姨感嘆道,「平時過來修鞋子,如果是粘粘膠或者釘個什麼,她都不收錢。」

這麼多年以來,吳蘋與老公劉師傅擦鞋的價格一直是1塊錢,修鞋也主要在10元以內,「錢嘛,能夠維持生計就好了。來我這的很多都是熟人,我怎麼好意思漲價?別人怎麼漲是他們的事,我做我自己的事情。」吳蘋說。

吳蘋感慨地說,自己家是個老房子,沒有房貸,攤位也是政府照顧下崗職工特定在這裡的,所以不像其他人那樣要挪來挪去,「女兒已經參加工作了,家裡賺的錢也夠花。」吳蘋晃了晃手中的擦鞋巾,「你看,這一塊能用很長時間呢。」

吳蘋夫婦的善良和誠懇,打動了很多人,周圍的顧客也都是與他們有著很多年的交情。偶爾也會來一些新客,知道擦鞋1元錢后非常驚訝,「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人,過來擦鞋后,堅持要多給錢,硬塞給我們,說大家都不容易。」

揚子晚報記者看到,在吳蘋擦鞋、補鞋的過程中,有人會把東西暫時寄存在這裡,她說,有的老客戶會讓自己順便照看下東西,甚至幫他們收快遞。聯想到現在有些地方代收快遞等需要繳納一些費用,記者問起吳蘋,吳蘋表現得很不理解:「只看著錢,生活有什麼意義?」

修鞋攤的周圍,放了6把椅子,「這一片有個菜場,有些老人買完菜走不動,就順路歇歇腳。每天下午比較涼快的時候,大家出來轉轉,會坐在這裡跟我聊天。」

吳蘋說,旁邊大廈里的工作人員非常熱心,看她每天搬來搬去費力,就騰出了一塊地,晚上把修鞋車和椅子放在大廈里。「天黑回家啥都可以不帶,但顧客沒來得及拿走的鞋子一定要帶回家。」吳蘋說,顧客的鞋子比修鞋設備更重要。

吳蘋說,修鞋擦鞋這麼多年,從未想過換一行,雖然每天要戴著口罩防路邊的汽車尾氣,雖然膠水會把手粘住,甚至被嗆到,雖然女兒心疼自己想讓休息不讓繼續修鞋,但吳蘋並沒有換工作的打算。「我不老,還能幹活,並且我是真的喜歡這個,自由自在的沒有束縛,用流行的話說,我也是自由職業者了!」吳蘋非常認真地說,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看到修好的鞋子有成就感,就像賦予了鞋子新的生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