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強烈反西方 美中之間互相猜疑(圖)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5-14 2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習近平強烈反西方 美中之間互相猜疑(圖)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追蹤:習大大最新動態
  美國前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在紐約表示,習近平帶有強烈反西方色彩的言行限制了美中關係的發展。他認為,目前美中之間存在嚴重缺乏互信的問題,而這隻有在兩國最高領導人經過務實、坦率的交談才能加以管理。


  洛德還說,美日安保條約像美國打開中國大門之初毛澤東和周恩來所理解的那樣,是有利於中國在一個穩定環境中發展的安全保障。
  雖然中國國內正進行美國是圍堵還是歡迎一個崛起的中國的辯論,但是洛德認為,中南海的領導人,當然包括習近平,確實認為美國要推翻中國政府,「不是中央情報局策動一場政變,而是媒體、非政府組織、人權呼籲,軟實力試圖破壞他們的制度。」
  習近平言行具強烈反西方色彩
  洛德說,與此相對的是,習近平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具有很強的反西方色彩。他批戈爾巴喬夫,對顏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極為緊張,反對西方價值觀,提出「七不講」——不講憲政、新聞自由等等,還下令大學不準使用西方教科書。他說:「習近平本人發表了很多反美反西方的講話,所以,我擔心這種惡性循環:他們認為我們要推翻他們,我們認為他們的觀點完全是反西方的。因此,這限制了我們的關係。」
  在這樣認知根本衝突的前提下,美中之間如何進行合作?
  洛德認為,美中之間不會發生戰爭,雙方沒有領土爭端,都不想打仗;雙方在地區和全球範圍內有很多議題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他說:「只要雙方不發生誤判,美中之間存在著一個合作平台。」但是他又說,「由於制度問題,(美中關係)存在著『天花板』。」
  不過,洛德認為,「由於美中兩國都有各自在許多議題上進行合作的壓倒性利益——且不說各自面臨的巨大國內挑戰——雙方仍將繼續採取務實態度,儘管有時候必須『捏著鼻子』(無可奈何地去做)。」
  習近平上台後美中之間的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加重了。紐約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認為,「美中之間現在的不信任甚至比五、六年前更嚴重了。」
  洛德承認,這不僅是事實而且性質更具整體性。他說,美中關係有起有伏,經歷過很多突發事件,如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炸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事件,但數月後很快恢復。但是現在美中關係中存在的問題有所不同,「是系統性的騷擾」,「中國人認為我們要推翻他們的制度,我們對他們的反西方觀點也有點抓狂,而這貫穿在一系列議題中:在亞太地區,中國是準備把我們趕出去還是要和我們共處?美國在亞洲的再平衡政策是要圍堵中國還是要顯示美國對亞洲經濟發展的興趣?」
  解決互信的機會即將來臨
  但是洛德認為,美中兩國間的這種系統性問題現在有了一個緩解的機會,那就是9月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正式訪美。他說,「兩位領導人應舉行閉門會晤,沒有助手、不設談話要點,純談一些戰略議題,不求立即變成親密無間、相互信任,但是他們應該彼此提出問題。奧巴馬應明確表示美國的再平衡到底是什麼?美國應如何對待中國的崛起;習近平要說說他認為美國是否應被包括在亞太地區之內、『中國夢』的內涵是什麼等等。同時也談一些具體問題,如氣候變化、軍事關係和經濟框架等。」
  總之,洛德認為,美中缺乏互信的問題必須要由雙方領導人在「頭腦清醒、坦率的討論中才能加以管理」。
  夏偉表示,今年底在巴黎將召開的全球氣候問題會議是個好機會。如果美中領導人能在這個問題上表達兩國就對抗氣候變化進行合作的真誠意願,「那將是難以置信的互信行動。」習近平9月來訪,洛德說,「奧巴馬和他正好可以談這個問題。」
  洛德表示,美中雙方有共同利益的議題還包括反恐。另外,兩個較難解決的問題是網路戰和太空核力量原則,「都是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他說,另一個問題是北韓,如果發生突發事件,如權力更替,美中雙方應如何應對。而這個問題因為太敏感中方是避談的。
  作為最早參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國外交官,洛德親歷了美中恢復正常關係基石的《上海公報》的制定過程。他說,美國外交政策的卓越之處在於共和民主兩黨政府的台灣政策,「儘管有台灣這個難題,但我們與中國一起取得了進展,而台灣不僅發展了經濟、保持了安全、並且建立了民主制度。我希望台灣能成為中國的榜樣。這是美國八位總統的記錄。」
  洛德想藉此說明,美國外交政策之卓越在於可以找到擱置最難解問題的辦法,從而推進美中關係的發展。
  改善美中關係之道就是與中國競爭
  洛德認為,美國應該歡迎中國的崛起。他批評奧巴馬政府反對中國主導的亞洲基建投資銀行是很愚蠢的。他認為,美國已經準備好同中國競爭。他指出,改善兩國關係的最佳途徑就是與中國競爭。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改善美中關係可以做的最好事情,那就是擺脫美國有害的政治環境和單一主義,加入與中國的競爭。這樣我們就可以顯示民主制度的優勢,讓全世界比較哪個制度更好。」他說,美國應有信心未來更美好,因為「我們有更好的軍事力量、科學技術、企業家精神,最好的大學,有能源革命、人口移民,我們可以與中國競爭,我們不應怕他們,而應該歡迎他們。」他補充道:「我們的競爭是和平的。」
  中國官方媒體有記者擔心最近日本首相安培訪美,以及美日修訂安保條約,這些舉動會損害中美關係,並擔心這一條約把中國當作唯一的敵人。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也批評這一條約是冷戰的產物,警告「妄圖通過軍事同盟擴充軍事實力、遏制他國發展、謀求一己私利的做法,終將是徒勞的。」
  美日結盟保證亞洲安全
  洛德認為,其實中國很清楚《美日安保條約》並非要把中國當成敵人。「我要指出的是,我們(美日間)有一個安全條約,但沒有啟用,也不是給誰壯膽。這些年來,它並未傷害中國。」
  與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的批評相反的是,洛德認為美國的盟國和軍力其實幫助了中國的經濟起飛。洛德說:「中國的發展以及亞洲很多經濟發展奇迹,正是在美國的盟國和軍隊提供的區域穩定的框架下才得以開始的。」
  歷史是最好的見證。45年前,這位親歷了美中兩國領導人為打開中國大門進行努力的資深外交官說,毛澤東和周恩來都理解美日同盟對中國不是威脅而是有利。他說:
  「我記得我第一次去中國,周恩來對基辛格和尼克松說,『你們跟日本的關係對中國很危險,他們會再成為軍國主義。』跟今天的說法一樣。尼克松和基辛格說,如果你擔心日本,那你應該對美日結盟關係感到高興,因為如果日本在美國條約的核保護傘下感到安全了,它就不用去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了,所以我們對日本的抑制,對你們是有好處的。」
  洛德說,經過基辛格和尼克松的解釋之後,毛周都接受了美國的觀點。「即便後來在見毛主席的時候,他特別告訴基辛格,因為我們在一起照相,當我們秘密訪問中國時,跳過了日本。他說:『你們應多關心日本,應像訪問北京那樣多訪問東京。」
  毛周都知道美日結盟不是威脅
  因此洛德說,「所以至少那時,中國領導人理解美日同盟不是一個威脅,事實上是防止日本成為對北京的威脅。而今天我認為還是這樣,因為確實有個威脅,那是北韓,這點非常重要。這是再次向中日兩國保證。這不是懷有敵意的行動,我仍認為,事實上一個密切的美日關係對中國是有好處的。」
  洛德表示,美國希望有個好的中日關係,「我們知道歷史問題和現實爭議都會日漸遠去。」同時他也希望中國放心,他說,美中之間確實有相互制衡的行動,「當然這是對沖(hedging),你們對沖我們,我們對沖你們。但是我們不是敵對的,我們並不願看到相互敵對。美國在這一區域保持強大的盟友關係有很多理由,其中包括北韓。」
  洛德與夏偉最近在紐約華美協進社進行了一次有關美中關係的對談。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5/14/362669.html#ixzz3a80qP2mj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