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進恐怖的「黑槍之都」 ,忍不住心亂跳起來(組圖)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5-5-7 1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跑遍全世界,恐怕都很難找到這樣一個買槍的好去處。一條主幹道,兩側豎立著各式各樣的槍店招牌。臨街的櫥窗里,各種名槍並排而立,既有曾經受戰爭洗禮的 AK47、M16等主流武器,也有血統高貴的Holland&Holland雙管獵槍,你要是托上關係或是找個熟人,甚至還能買到一些年代不詳的俄式反坦克火箭筒。

  通常,槍店老闆會給你一打子彈,幫你上膛,帶著你走到店鋪外僅兩三步遠的街道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向著天空隨意開槍——直到你滿意,掏出約合官方價格十分之一的鈔票,即可成交——無需任何手續,也不要任何證件。這個近乎傳奇的小鎮,就是著名的「南亞黑槍之都」——巴基斯坦的德拉·亞當·海爾。

  

  AK-47不過100美元

  巴基斯坦各地的部落長老、武裝組織、保安公司是這裡的常客,一些愛槍的有錢人,也是這裡的擁躉。甚至還有來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反政府武裝,派遣身份各異的中間人,不遠萬里前來掃貨。前信德省警務督察阿夫扎爾曾對《環球時報》記者開玩笑說,你就是想買架直升機,他們也能給你造出來。

  從巴基斯坦西北重鎮白沙瓦向南,朝著科哈特方向行駛約40公里,就到了德拉鎮。德拉鎮屬於聯邦部落直轄區,形式上歸中央政府管轄,但實質以部落長老自治為主。自從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以來,德拉鎮就始終是讓中央政府頭疼的一塊地方:毒販活躍,槍支泛濫,綁架、謀殺和各類犯罪案件頻頻發生。如今,從白沙瓦到德拉鎮,一路上要經過數道邊防軍設置的哨卡。每輛車都會遭到嚴格盤查。

  進入德拉鎮,你會發現,槍在當地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鐮刀、鋤頭、鐵鍬等生產工具一樣,當地人或是把槍扛在肩上,或是隨手揣進兜里,然後就在街上閑逛。大街上手裡拿槍的人,就像在北京的街頭拿手機一樣普遍。而在道路兩旁的店鋪,不是賣槍的,就是造槍的。一點兒矜持都沒有,就那樣敞開大門,大大方方地杵在那兒。很多店鋪,朝街的一面是店面,背街的一面就是造槍作坊。 在德拉鎮人眼裡,造槍、賣槍,與旁遮普人種田賣糧或是紡織賣布一樣,都是天經地義的事。

  根據巴基斯坦政府聯邦部落直轄區秘書處的估算,在黃金時期,德拉鎮槍支年產量達數百萬支,共有約1萬名工人在當地大大小小的槍支工廠內工作。當時,一支原產於義大利的半自動霰彈槍售價為1300美元,而同樣的一支槍,「德拉鎮製造」卻不到100美元。在2002年左右,一支德拉鎮製造的AK-47也不過 100美元。

  150多年造槍歷史

  德拉鎮的造槍史,可以追溯到150多年以前。當地人說,第一個將造槍手藝帶來的,是一個英國逃兵,時間大概是1857年。這名英國逃兵受到部落區的熱烈歡迎,從此住了下來,並將槍支裝配的手藝傳給當地人。那麼這種手藝後來憑什麼又發展成產業,又經久不衰呢?有人說,當地的地理位置或許是決定因素。

  在 1930年出版的《西北邊境省軼事》一書中,作者J.M.尤爾特曾這樣描述:「(白沙瓦南部)藏在矮山之中的山谷,就是科哈特山口,這裡曾有機會取代開伯爾山口,成為那條載入史冊的入侵之路。」科哈特山谷終究沒能取代開伯爾山口,成為往來中亞與印度次大陸的交通樞紐,但憑藉便利的位置,軍火生意在這裡生根發芽。當「德拉鎮製造」聲名鵲起,英國殖民者把這裡生產的槍叫做「山谷製造」。又因為德拉鎮附近基本由阿夫里迪部族掌控,所以後來又有人將「德拉鎮製造」 稱為「阿夫里迪槍」。

  從英國殖民地時期過渡到巴基斯坦建國后,「德拉鎮製造」始終保持著它獨特的魅力。而鄰國阿富汗發生的兩次動亂,又讓許多軍火走進德拉鎮: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許多俄制武器從邊境地區流入;2001年美軍又在阿富汗打響反恐戰爭,又導致很多美式裝備經由不法分子之手抵達德拉鎮。因此,德拉鎮不僅成為自產的武器銷售地,同時又成了不少外來軍火的中轉站。

  

  槍支泛濫成嚴重問題

  廉價、非法、仿造,這是「德拉鎮製造」的三大法寶。德拉鎮的仿造水平相當高。2006年,BBC曾經採訪當地一位名叫哈吉·阿夫里迪的商人,哈吉拍著胸脯保證說,我們什麼槍都能仿造,「就算你拿來毒刺防空導彈,我們也能給你造出來」。不過,既然是仿造,總要看到實物,研究內部構造,然後才能造得出來。可不少巴基斯坦人卻不懂得這個道理。造槍師傅法里德·沙阿說,總有好多人千里迢迢趕來,掏出一張照片,也不知道照片上究竟是什麼槍,撂下一句「照這個給我造兩把出來」,轉身就走掉了,搞得造槍師傅很無奈。

  事實上,不僅是在德拉鎮,在整個巴基斯坦,槍支泛濫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或許是因為安全形勢常年不好,巴基斯坦人對槍,有著天然的依賴,也很隨意。走在巴基斯坦任何一座城市,你都會看到,槍無處不在。軍隊、警察、保安,人人手裡都拿著裝滿子彈的槍支。軍方和警察手裡的槍,通常是有安全保障的,問題就出在保安身上。在巴基斯坦,保安公司生意很火,僅在首都伊斯蘭堡,就有數百家保安公司,規模大的有上千名保安,小的僅有幾十人。保安公司購槍是合法的,可是當這些通過不同渠道購買的槍支,最終被派發到個人素質參差不齊的保安手裡,安全性就沒法保障。而個人購槍,根據巴基斯坦政府的規定,必須有合法的持槍證才可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有很多規避法律的手段。有很多人,自己沒錢買槍,也沒有合法證件,就喜歡到槍店租槍。租槍就像租錄像帶一樣,一支售價200美元的手槍,租一小時不過三五美元。

  很多人租槍的理由都是在婚禮上用——當地人結婚,習俗是向天放槍,基本相當於我們放鞭炮。但這些以婚禮名義租來的槍,實際用途到底是什麼,卻沒人能說清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